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39)+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老大憋闷又毛躁,太子狂放散漫,老三清瘦孤僻,老五太过仁厚没有锋芒,老七……你的字太软太柔。”康熙看向胤禩,“都说字如其人,此言不差。”

胤禩垂首道:“儿子辜负皇父希望。”

康熙摇头:“各有所长罢了。”

若置身事外来看,康熙对胤禛是最满意的。

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比起胤礽和胤禩,胤禛对他来说,确实差了一筹。

康熙又提了一句:“老四像他额娘,是个沉稳的性子。”

他半开玩笑道:“只怕天塌下来都吓不着他。”

胤禩笑道:“四哥是这样,领了掌管大营的活儿,就怎么也叫不出来了。大哥笑他无趣。”

康熙摇头叹息道:“他这个性子……”

他不再说胤禛,而是提点胤禩道:“你四哥写字自有他的风骨,你也得找到你的笔风。”

他提醒道:“你的字外刚内柔,总叫人觉得不像样。”

胤禩点头称是:“儿子回去后再多练练。”

“也好。”

康熙十分满意。

下午胤禔邀他出去打猎,胤禩向康熙说了后,就跟着出去了。

夜间,胤禩回来。

胤禩献上几只皮毛不错的兔子。

胤禩道:“儿子和大哥、三哥打猎回来了。这是献给皇父的。”

第149章

康熙拿起来看了看,夸赞道:“不错不错。”

他问他:“你们今天收获怎么样。”

“每人各打了五六只,我给四哥送了两只去,叫他加加餐。”

康熙越发满意:“你小子不错啊。”

康熙让魏珠把兔子拿出去收拾。

他给太子胤礽写信时,提及了此事。

另一边儿,胤禛和胤祺、胤佑他们一块儿烤兔肉吃。

五阿哥胤祺是跟着太后长大的,性格难免带了几分沉稳,凡事都不急不忙的,不太爱打猎这些活动。

七阿哥胤佑一直都是在等成年之后,过继出去的。

这两人跟老大、太子,还有其他阿哥们玩不到一块儿。

倒是和性格同样沉稳的胤禛能说上话。

这次出行的六人,老大、老三、老八出去打猎,他三个就在营帐里聊天。

谈天说地,无话不说。

老五道:“如意叫我提醒你,回去了别忘了给她带东西。上回你去曲阜带的东西,她觉得差了点儿。”

胤禛笑道:“怎么,如意没让你带。”

“叫了叫了。”他连声道,“她说了,不要金银玉器首饰这些女儿家的东西。”

他支着额头:“也不知怎么养出的这一副刁钻性子。”

胤禛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但他不说,就看胤祺在那儿头疼。

胤佑笑道:“叫我说,如意现在年纪也大了,你不如叫皇父给她指门好亲。倒也合了她的要求。”

“这不还是女儿家的……”胤祺倒是说了个事儿,“皇祖母舍不得如意外嫁,倒有些想把如意留在身边。”

“倒也不错。”胤禛笑道,“她要真留在京中,回来见皇祖母和额娘就容易多了。”

胤佑道:“说是这般说,但我大清的公主向来是和蒙古联姻,恐怕……”

胤佑这话说得半点儿不错。

胤祺道:“这事儿太后也担忧过。不过,太后说,皇父如今有十个格格,少去一个也不碍事。”

倒也是这么回事。

胤禛不打算再聊这事儿,喝茶道:“这还是我第一次上战场。”

“我们还不是。”胤祺和胤佑异口同声道。

胤禛给胤佑出主意:“你不如用这回的军功讨个承欢皇父膝下。”

“倒也不是不行。”老五道,“亲王和皇子比,还是差了点儿。”

康熙仍在,自然是皇子更得康熙器重。

康熙薨后,再转亲王不迟。

胤佑应下了:“也好。”

胤佑提了一件事儿:“出来前,我去见了我额娘一趟。听说你也来,她就问及你额娘,说是刚进宫时认识,后来就没什么交际了。”

胤禛道:“我额娘身体不好,很少出来,我想见她,也都是我去看她。劳烦你额娘关心了。”

胤佑给他讲,他额娘说,她们当年住一个屋的,正是如今的德妃,他的额娘戴佳常在,八阿哥生母魏贵人,还有十二阿哥生母万琉哈常在。

胤佑道:“我额娘那会儿说,你额娘颇有一语成谶的能力。”

当年她们学完规矩,各自分散时,乌玛禄曾说——万一咱们这屋尽皆成了主子,以后在紫禁城的岁岁月月,可有的是日子见。

最后,那一屋子的果都成了主子。

胤禛摆手道:“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几人聊起了战事。

进行战事推演。

五月初,中路军先抵克鲁伦河,逼近准噶尔军。

噶尔丹遥望清军势众,遂弃庐帐、器械,乘夜西撤。

康熙即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坐镇巴颜乌兰地区;令董鄂费扬古西路军截准噶尔军退路,设伏袭击;命内大臣纳兰明珠尽运中路军之粮以济西师。

随后,康熙亲自率领前锋追击三日,至拖诺山而返。

准噶尔军退至特勒尔济时,仅剩万余人。

五月十三,清军西路进抵昭莫多,距特勒尔济三十里扎营。

董鄂费扬古以逸待劳,将东阵兵陈于山上,一部沿土拉河布防于西,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中,以孙思克率绿营兵居中,旋派四百精骑至准噶尔军营地挑战,诱其入伏。

噶尔丹果然将万余骑全部出击,追至昭莫多,即向清军阵地猛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