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40)+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清军居高临下,依险俯击,弩铳迭发,藤牌兵继之,每进则以拒马木列前自固。

准噶尔军初战受挫,乃下马力攻,冒矢铳鏖战,伤亡甚众,仍不退兵。

董鄂费扬古见其后阵不动,知为妇女和驼畜所在,即令一部迂回横冲,一部袭其后阵,准噶尔军顿时大乱。

噶尔丹见大势已去,一路逃窜。

扼守山顶的清军乘势奋击,上下夹攻,斩杀三千余人,俘获数百人。

噶尔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击毙。

最终,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康熙传令,让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负隅顽抗。

康熙知噶尔丹已不成气候,只留下一部分人驻守,旋即凯旋。

胤禩细心照顾康熙,康熙心中很是欣赏,一日作诗道:

戎行亲莅制机宜,栉沐风霜总不辞;

随侍晨昏依帐殿,焦劳情事尔应知。

随后将此诗赠予胤禩。

胤禩妥帖收好。

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回京城,太子胤礽知晓消息后,欣喜若狂,想要前去迎接。

确定好军队凯旋的路线,于六月四日,太子胤礽率大学士阿兰泰、户部尚书马齐、礼部尚书佛伦前去勘察诺海河朔地方。

六月五日,两支队伍相遇。

康熙虽知太子要来,但亲眼看到太子后,忍不住欣喜的拥抱拍肩。

“你瘦了。”

胤礽闻言一愣,而后笑道:“想是思念皇父的缘故。”

康熙只觉他这话格外动听,拉着他入帐说事。

余下几位阿哥面面相觑。

大阿哥胤禔先开口:“行了,太子来了,皇父顾及不到咱们的,咱们都散了吧,啊,散了吧。”

他自己先离开。

八阿哥胤禩看了一会儿,凑上去:“四哥,我跟你一起走。”

三阿哥胤祉看了一眼,回自己营帐看书去了。

余下几位阿哥小聚,约着在周边走了走,晚上才回来。

胤禩还是和康熙一个营帐,太子营帐离康熙营帐很近,其余各位阿哥营帐各自分散。

第二日行军,到六月八日,已在离京城二十里外。

凯旋进城要讲究吉时。

康熙体恤太子,命太子胤礽先回京师。

六月九日,太子胤礽率百官来迎康熙皇驾回宫。

回京后,胤禛歇息了两日,见静姝担心,也存了点儿显摆的心思,便和静姝说起这次外出的事。

静姝只是安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笑着。

等听到太后的打算时,静姝小小的惊呼了一声:“如果是这样,那以后我和如意见面的机会便多了。”

“如意性子爽利,人又好。”胤禛笑道,“她要真留在了京城,到时候你多邀她来玩,免得你自己也无聊。”

“好。”静姝柔顺的笑着。

胤禛看着她,笑了一会儿,摇头道:“你先下去准备准备,过两天,我陪你回府见见你阿玛额娘吧。”

静姝惊喜道:“好啊。”

她笑得眉眼弯弯。

女子出嫁,除非有夫君陪同,否则是不能擅回娘家。

若是擅回娘家,只可能是被夫君休弃了。

这是天大的丑事。

静姝出嫁后,一直想回府看看,但她不太好意思说,只好一直憋着。

胤禛见她可爱,忍不住说了些浑话,他笑道:“你今年及笄,便该同我敦伦,之后怕是不方便回府了。”

静姝嗔了他一眼:“不与你说了,我要下去了。”

她离开。

胤禛笑了一声,去往书房,给孝懿皇后上了三炷香后,自个儿坐了会儿,想起此次战事,作下《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等诗。

六月十五,胤禛陪乌拉那拉静姝回府,乌拉那拉家早已准备妥当,依礼相迎。

乌拉那拉夫人拉着静姝下去说话。

“他怎么样。”

“四爷待我很好。”

“谁说那个了。”乌拉那拉夫人目光老往她肚皮那儿跑。

静姝不好意思的喊了声:“额娘。”

乌拉那拉夫人收回目光,口中还是问道:“他怎么想的。”

静姝害羞不已:“他说……他说等我及笄之后。”

乌拉那拉夫人放下了心,念了几句那就好,又问她府里的事。

静姝道:“女儿一切都好呢,德妃娘娘将她身边的姑姑派给了女儿。”

她怕自己额娘担心,忙道:“那姑姑并不把持府中事务,而是给女儿细细分析,教女儿怎么掌管府中事。”

乌拉那拉夫人沉默了会儿,才道:“你那会儿年纪小,毕竟是进宫,也不好让家里的老嬷嬷跟着去,只派了两个伶俐的丫鬟。”

她轻叹了一声:“倒是她体谅你些。”

静姝笑道:“德妃娘娘的确是很好的人,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只是我有时候听不大懂。”

乌拉那拉夫人摸了摸自己乖巧听话的女儿,她道:“听不懂就听不懂吧,你好好为四阿哥打理好府上的事,才是正事。既然那个嬷嬷愿意教,你也要多听多看。”

“为人正妻,哪有容易的……”

乌拉那拉夫人平时掌管府内一切事务,大到举办宴会,小到府上人的月钱。件件样样都得她过眼。

她惆怅的看着自己女儿,最后也只是道:“做人媳妇儿了,就要好好为夫君考虑。你们才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她怕她不明白,又细细叮嘱她:“在别人眼中,你两是一体的。不论是谁丢了脸面,都是丢的家人的脸面。”

她细细叮嘱,殷殷嘱咐。

恨不得将自己这些年的为妻之道都交给自己女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