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241)+番外
静姝安静的听着。
六月二十日,储秀宫妃赫舍里素真在景山病逝,遗体经景山东门到朝阳门外园内安厝。
在畅春园避暑的康熙帝知晓后,谕礼部道:原任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选入宫中,未经册封、倐以疾逝,良用轸恻,今追封为平妃。应行礼仪、尔部察例议奏。
一应丧葬,按妃位礼仪所行。
七月,胤禛前往遵化暂安奉殿祭祀孝庄文皇后。
七月二十五日午时,十一阿哥胤禌用过身上出现红色小麻点,上吐下泻,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甚至一度呼吸骤停。
太医和能治病的那几位传教士紧赶慢赶,等到赶到时,胤禌已经陷入昏迷。
还没查出个什么名堂,胤禌就于七月廿五申时死去,时年十一岁。
宜妃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这个事,她抓着太医,非要他们查出个缘由来。
太医将当日十一阿哥吃过碰过的东西一一检验,没查出什么问题。
传教士看了会儿,开口道:“他可能是因为严重过敏而死。”
他知道她不懂,细细讲道:“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所以有些东西,有些人吃了用了没事,有些人却会有很严重的反应。”
他说:“包括身上起疹子,上吐下泻。”
传教士道:“更严重的,可能还会死去。”
“我不听,我不听,你滚出去。”宜妃将茶杯瓷器都砸在地上,“你们都滚出去。”
传教士看了一眼太医,太医见机快的,已经在往门口走。
传教士也跟着出去了。
传教士问他:“大人真的没看出来吗?”
太医停住脚步,看向他:“看出来了,你救得回来吗。”
传教士摇头:“如果是一般的过敏症状,我这儿有药。但是他的过敏反应很厉害,我没有办法。”
太医行了个礼:“你是个好人,只是还不太适应这里的生活。”
他行礼后离开。
传教士听着身后女子尖厉的声音,摸不着头脑。
等他回到住处,其他的传教士听说后,不由感叹:“你好运啊。”
看他茫然不解,其他的传教士道:“如果是普通人知道这件事,除了哭泣也没有别的办法。但他们是这个国家地位最高的人。詹姆斯,你想一想。在我们国家,那些贵族们可把平民当成了人?”
詹姆斯没有说话:“我只是……没有办法……救那个小男孩,我感到很难过。”
那传教士摇头道:“你能够从死亡的边缘回来,你应该担心自己才是。向主感恩吧,感恩他救了你一条命。”
第150章
那位传教士举起十字架,念了声:“阿门。”
詹姆斯不理解。
他是贵族出身,整个家族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在神学院上学,所遇的都是好人。
他信奉《圣经》里的每一句话。
主让人宽容慈爱,世上的每一个男子都是自己的兄弟,每一个女子都是自己的姐妹。
他是如此的正直善良又单纯。
他无法理解这些人所说的话。
他还是低下头,举起十字架,放在嘴唇上亲吻:“愿仁慈的父护佑世上每一个人,他们皆是我的兄弟与姊妹。阿门。”
他是如此的坦荡无私。
那位劝导他的传教士也毫无办法,只是微微摇头,离去,留下他一人做祷告。
翊坤宫中,宜妃终于砸累了,歇了下来。
在门外探头的老九胤禟这才进来。
宜妃抱着他,神情悲伤,
胤禟小声道:“我听说十一弟去了。”
“……你十一弟……的确去了。”
这事儿已经报给了康熙,康熙也不过说句按例办。
宜妃却受不得这丧子之痛,将翊坤宫上下,除画意外,尽皆打了二十板子,而后让内务府重新给她换了人。
纵然如此,她也气得心口痛。
是她让十一今儿过来的,她想孩子了,哪知道就招了这祸事。
宜妃泪流满面。
五阿哥胤祺得了康熙的令,特进宫来瞧宜妃。
宜妃有两个儿子在身边陪着,才缓了些。
胤祺道:“额娘还是要保重身体啊,您不仅有十一,也有我和老九。”
宜妃又哭了一会儿,才道:“我心知是这么个理儿,可想起你那短命的弟弟,便总忍不了伤心。”
胤祺又坐着哄了会儿,最后宿在宁寿宫皇太后那里。
两兄弟连续陪了几天,直到十一抬出了皇宫,宜妃才好了些许。
连续哭了几天,她眼眶红肿疲乏,如雨后海棠。
康熙下朝之后也来陪了她一会儿。
宜妃在康熙怀里哭了一夜,第二日,哭乏了,才沉沉睡去。
一夜没睡好的康熙,回了乾清宫打算再睡会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身体困得很,头脑却清醒。
辗转反侧,让梁九功侧目。
康熙坐了起来:“梁九功,茶。”
梁九功奉上茶水,斟酌道:“爷要不去永和宫坐坐。”
“让德妃来。”
“是。”梁九功下去办了。
乌玛禄得了令,坐上轿辇到了乾清宫。
去的路上,魏珠就已经说了:“皇上昨夜没歇好。”
康熙让她坐下。
乌玛禄坐下后,伸出手,淡笑道:“还请爷将心拿来,奴才替爷安。”
康熙闻言一愣,笑骂道:“小混蛋。”
他招她上床歇息,将她搂在怀里:“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只是久走不得,走累了心口闷。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