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279)
除夕钟声响起,万国寺的头香袅袅燃烟。
瞿老夫人认真注视龙川溪边的烟火飞腾。
瞿二娘步履匆匆,“夜黑天凉,您别站在风口。”
瞿老夫人缓缓转过身,“都看清楚了?“
瞿二娘点点头,双手抬起在耳边拍了拍,“进来吧。”
一个面生的小丫头躬头弯腰入内。
瞿二娘心下叹了口气,开口:“说吧,二郎君和贺掌柜单独出外院时的情形——是否亲密?说没说话?有没有同居一室?”
小丫头哆哆嗦嗦张嘴,一口地道的徽州话,“……两个人一前一后,隔得拉远,说了些话,先去的库房拿纸,再去外院书房拿笔墨,拿纸的时候二郎君在外面等,拿笔墨的时候贺掌柜在外面等……没,没有同居一室过。”
“都说了些什么?”瞿老夫人沉声问。
小丫头有些害怕,“我……我离得远就听了什么梅花、桃花、菊花……在书房,两个人说的什么百鸟图,买卖……说的官话,我听不太懂就凑近点听,结果一凑近踩到了枯木枝,我怕被发现赶紧跑了。“
瞿老夫人:……眼神望向瞿二婶,怎么派人听墙角,都不知道派个文化程度高点的?!至少要听得懂官话吧?!
瞿二婶缩了缩脖子:能力的参差,水平的差距,总要叫老板知道物有所值啊!——她打听过了,贺掌柜身边那位钟管事,如今一个月五两银子,她才多少呀!这叫一分银子一分货。
瞿老夫人转过目光,“两个人可有说有笑?”
小丫头连忙摇头:“没……没!都没什么表情!看上去不是很熟!”
瞿老夫人松了口气,缓缓坐回条藤椅上。
瞿二婶朝小丫头挥挥手,又转身给老夫人倒了杯水,“我一早便和您说了,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怎么会搅到一块儿?”
却想起她那日在绩溪作坊看到的伞柄上的兰花小刻,前几日恰好又在二郎君的袖口上看到了如出一辙的兰花绣样……
瞿二婶张嘴想说,话都到喉咙里,却到底咽下了——这话要是说出口,那贺掌柜不死也要掉层皮。
何必呢?
都是可怜人。
瞿二婶把热水递给瞿老夫人,“先前同您也是随口一说,您是把二郎当作眼珠子的,当即慌了神,立刻想法子验证……如今没事,倒是皆大欢喜。“
第212章 阴差阳错
瞿老夫人没说话,但稍微松懈的嘴角暴露了她内心的如释重负:她倒也不是不喜欢贺显金,就算不喜欢,也不能否认这丫头面容身量都顶好,为人也聪明,长了根好舌头,说话知进退,着意哄人时能把人哄得摸不到天南海北——这样的姑娘,若冲男的有意引诱,一笑一个不吱声!
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这两个,一个要弘陈家的名,一个要增陈家的利。
是不可能拢在一起的!
更何况贺显金又是这样的出身!
不不不,就算贺显金出身清清白白的,也是不配二郎的啊!
二郎他爹死得早,本已做到了从四品知府,若再干个二十载,进六部入京做官,跨过正四品这道天堑,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二郎争气,父子两人都在朝为官,父提携子,子帮衬父,陈家何愁不发达?
如今二郎他爹死了,官场上,谁还能提携二郎啊……?
瞿老夫人面色上顿生出极大的悲戚。
只能为二郎寻一位在朝为官的老丈人啊!
官职越高越好,官位越重越好,家世越显赫越好……
姑娘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吗?
身量高不高挑重要吗?
灵巧善言重要吗?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爹啊。
二郎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一条坦途大路啊!
她听瞿二婶说,显金与二郎之间眉梢眼角处有些不对,她吓得当晚翻来覆去,一闭眼尽是二郎与贺显金凑在一起笑笑闹闹的场景,她当即睁眼再睡不着,恨不能当场叫人把贺显金押来,到堂前的石板路上跪着!
这才有除夕当晚,她特意给两人的独处机会。
一对情到浓处的小鸳鸯,就算再自禅冷静,在无人之处,也难免显露出几分怯意和亲近。
等等,怯意?
瞿老夫人突然想起什么,眯了眯眼,挺直腰板低声问那小丫头,“你仔细想想,贺掌柜是否瞧上去与平日不一样?”
小丫头还留着头,别说情窦,痘痘都还没长,没听懂什么意思,直愣愣道,“是有些不一样。”
瞿二婶手一紧,余光当即瞥向瞿老夫人。
瞿老夫人脸色陡然冷厉下来,声音中如藏有万把刀子,“哪里不一样了?“
小丫头仰头想,想起贺掌柜到后头变得沉默,对二郎君爱答不理的,与素日见谁都笑的模样判若两人,便犹豫答道,“瞧上去不太高兴,也没怎么搭理二郎君……“
瞿二婶手一松:刚刚差点就把那贺显金送沟里去了!
瞿老夫人神色也缓了缓,皱眉摆摆手示意小丫头可以下去了。
小丫头头也不回跑得飞快。
瞿老夫人看着屋内被风吹得明暗恍惚的蜡烛,心头有些涩——她当然知道如今琉璃灯罩漂亮实用,罩在油灯外,再大的风也吹不熄油灯的亮,可一个琉璃灯罩就要三百文,整个家里除了二郎的院子,其他院子都没有置办这精贵东西……
她辛劳坎坷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年轻时夫君死得早,她为了省钱,每个月从泾县走到宣城,走两天两夜,只为了省骡车的费用四十文钱,她少用四十文,老大就多四十文买纸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