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05)
却没有人抱怨这雨来得不是时候,所有人都在为这场及时雨而高兴,当然除了那些趁难疯炒粮价的黑心粮商。
而不久后,朝廷打南方调来的赈灾粮也到了,由府衙统一发放,每人凭户籍可领两袋米、五袋白面回去,黑心粮商们此前囤的货烂在手里不说,后来还受到了监市的惩罚,附近州县的商会全部清洗了一遍。
这场雨不仅是百姓的及时雨,也是朝廷的及时雨,皇帝为此拔去不少吃空饷的蛀虫,里面就有郑家的几个子弟。
一时间,郑家的处境大不如前,连带着家主郑和远都接连被弹劾,他陈情陈得麻木,皇帝倒未见生气神色,只是关心他道:“郑卿进来似乎累得很,不如在家休沐几日吧,手上的事情放一放,最近都不必来上朝了。”
却不知陛下是真的和善,还是有意架空他的权力......族中最近也是人人自危。
郑和远有心找黄郸密谈,他二人是连襟,亦是多年老友。
黄郸却接连几天都被召进宫面圣,他连谈心的人都找不到。
他如今进不了宫,不能得知这小厮口中所言真假,在又一次被拒之门外后,心里终究存了个疑影。
难道......陛下真有意治罪郑家,于是收拢黄郸,要他帮着欺瞒算计自己?
他满腹心事地坐上马车。
当马车转过街口,绕到黄府后门,正巧风吹起帘子,从车窗瞥见外面景色。
一年轻娘子身边的丫鬟正与门房交谈:“劳您通传一声,是黄尚书叫我们送锅子来的。”
“我看看。”门房懒懒地掀开食盒检查了眼,见里面确实是吃食,这才放她们进去。
郑和远心猛地一坠,阴沉着脸回到家中。
郑夫人迎了上来:“老爷,可见着人了?”
“哼!”郑和远摔了她递来的茶盏,怒道,“你的好妹妹,好妹夫!以后就当没这门亲戚!”
“这......”郑夫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那一边,乔琬接到黄尚书府的外送也很意外,思索之后,她应了下来,并决定自己亲自去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虽如今她做不了什么动作,但送上门来的机会,能多了解对手一点,也是好的。
郑和远其实是误会黄郸了,他是真被召进宫了,也不做什么,这几日就光陪着皇帝下棋赏画,简直比贵妃伴驾的时间还多!
今日是与皇帝闲话家常时,皇帝忽然提到上回宫宴上哪火锅,并笑问看他那日没怎么动筷,可是不服气了?
黄郸赔笑,又以托词含糊过去,皇帝便让他叫家里夫人也尝尝。
“臣,臣休沐日便带拙荆去这火锅店尝尝。”黄郸应付笑道。
一边也被召进宫伴驾徐司业却提起:“倒也无需等到休沐日,这火锅店有外送的。”
皇帝的贴身内侍笑道:“黄尚书这几日不能在家中陪夫人用膳,何不今日便点个外送锅子以作赔礼?您这般体贴,夫人一定高兴。”
三人夹击,黄郸虽不解陛下此举何意,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他不会操作,徐璟很乐意代劳:“阿昌随黄大人的仆侍前去吧,一定要将黄大人的心意带到。”
这才有了方才那一幕。
至于皇帝为何这般清楚郑和远的行程,便要从他以祭天之名,安排人手时,暗中安插了几个内探在民间,专盯着几家府邸开始说起。
两人都被皇帝摆了一道,还蒙在鼓里。
第62章 乔妘心思
宫城门外,认亲和哭泣声此起彼伏,御道两侧都是抱头痛哭的百姓。
夹杂在这些声音里,还有不少感念当今天子仁德,哀民生之多艰,便接连减免了秋税、以身作则缩减宫中份例的。
放宫女的诏令前月就贴出来了,但凡家中当年有女儿入宫的、住得近些的,都来接了。虽没张贴名字,但多数抱着侥幸心理——万一这放出来的就有自家亲戚呢?
乔琬看见有不少刚被放出宫的宫女头发已经花白了,看来是入宫日久,上一回没轮到她们,这一回再轮不上也太说不过去了。
这些人少说也有十几年没和家人见面了,可不哭得动容么?
动情之下,又连声赞扬皇帝善举。
更多的则是还在苦等的,等的时候一边羡慕地看着身边亲人相认场景,幻想着一会儿自己是否会哭的这样惨。
乔琬也不例外。
她在人群中踮脚张望宫门方向,可眼前一望无际的人龙,乌泱泱一片,又有禁军在边拦着不许她们这些亲属上前,什么也看不清。
眼见着已经有不少的宫女被放出宫了,她担心和乔妘错过了。
这时候没有联系方式,要在偌大汴京找一个人可不容易。
好在徐璟将阿昌留给了她,又提前安排好了碰头地点,就在这大树下,故乔琬虽着急,也不敢随处走动,怕错过了。
阿昌看出乔琬躁动,已经是第十一回 安抚她了:“五娘子别急,我们爷说了,他已经托那小黄门告诉过四娘子了,您就在这儿等着就行,四娘子出来后知道该往哪走。”
阿余也很有信心,跟着安慰:“小娘子放心,咱们这棵树最大最显眼,四娘子一定找得到!”
乔琬也知道急是无用的,核验的流程极慢,她不过是有些近乡情怯罢了。
其他被放出宫的宫女忙着认亲时,乔妘紧紧攥着手里包袱,贪婪地呼吸着外头新鲜空气.....她终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