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13)
第一料“主角”,酸菜是必不可少的。
油脂丰富的五花肉配着酸菜吃才最过瘾,五花肉和酸菜在唇齿间碰撞出丰富的汁水,同样的搭配在后世亦常出现于烤肉中。
另一料“灵魂”则是锅中加入的高汤。
做法是用大骨、肘子、鸡肉等煨炖。炖出来奶白的汤汁,盈香扑鼻,不膻不腻,才是“浑汤”。
乔琬前世看介绍浑锅的文章,具体的已经不大记得了,只记得一句“热气腾腾的浑锅彰显着山海关人的古道热肠,也连接着关内关外。”觉得很形象,所以记到现在。
因为一句“山海关浑锅特别之处在于其容器必是紫铜制双耳火锅”,故乔琬专为浑锅打造了紫铜制双耳锅。
中间燃以木炭,锅面汤汁沸沸腾腾,锅底火焰直冒,红红火火,一道正宗山海关浑锅才算成型。
老鸡汤、五花肉、腌酸菜、冻豆腐......浑锅是极包容的火锅,任何喜欢的菜都可以放进去涮煮。人们因团圆而聚在一块吃着,白肉肥腴,酸菜解腻,丸子嫩滑,海鲜提味,冻豆腐吸油爽口。
山海之间百味在此一锅中亦“团圆”。
——
黄郸今日与两位侍郎及几位副手们外出处理公务,地点恰好就在北市附近。待解决完所有事情,也快到用午膳时间了。
他一向自诩是个体谅下属的好上峰,何况便是他自个,也不想回衙门去吃公厨的大锅饭。
毕竟公厨做出来的饭怎么说呢,嗯...若是某一年上头拨的经费足够,那便还能入口,但今年么......公厨的庖厨们个个手艺都还不错,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索性提议:“此处离黄记不愿,便去那吃吧。”
果不其然,其余人都很高兴。
他记得这家黄记是总店,生意一向好,故也是存了让下属们称赞的心思。
毕竟上一次在宫宴上丢脸的事情他可还记得,心里仍有些郁闷。
只是走到附近,明明已经中午了,周边却门可罗雀。
他有一瞬间怀疑自己走错了路。
从前打这边过时,明明每次都可以看见有许多人从里面走出来的。
左侍郎也来过黄记,见识过生意好的时候,于是瞧见更远处的一家店门口人来人往,下意识就认为那是黄记:“黄尚书,是否前面那家?”
黄郸估一眼距离,却摇头道:“就在前处。”他指了指前头挂着彩绘招牌,无比阔气的黄记。
左侍郎顿时有些尴尬:“下官从前也来过,不曾想记岔了。”
黄郸倒也没那么小气,至少在下属面前,他要摆出自己的豁达来,当即呵呵一笑:“无碍!诸位请吧,今日想吃些什么,都不必客气!”
说着,脚下也到了,最先踏了进去。他倒想问问这儿的管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踏进门,零星几个客人坐在角落里头,显得更可怜了。
其实也是他们来得不巧,若再晚些,老客惯常都是晚上来喝酒的,那会客人也能坐个七七八八吧,不至于这么冷清。
黄管事不料家主竟突然来了,急忙亲自接待,迎上去的那一刻,他看见家主隐含怒气地瞥了他一眼。
黄管事心下一惊,家主带客人来,家店里生意却这样冷,这是丢大脸了。
他忙赔笑,胆战心惊地伺候了一顿饭,临走前,从二楼雅间出来,见大堂里总算多了些人气,脸上的笑才没那么勉强了。
这时候有个没什么眼力见的下属忽然提到:“上回宫宴上吃到的火锅,那家店主人我认识,记得在这附近也开了一家分店来的。”
黄郸顿时想起刚才那一家门口人来人往的店来,这才明白了,原来自家的生意是被旁人给分走了!
没用的东西!丢脸丢到家了这是。
他暗暗瞪一眼黄管事,甩袖子走了。
黄管事丧着脸,想了想,到底还是得做这事,便招手叫来一个平头正脸的伙计,仔细看过去,这伙计也能算得上俊朗,就是太瘦弱了些。
不过像他这样的,在村里也是有很多小娘子倾慕着呢!
皮囊生得好,又在城里大酒楼做事,多有出息!
“何麟呐,上回我跟你说的事,你有把握了便去试试吧。”黄管事拍拍他的肩。
何麟一脸信誓旦旦,笑道:“管事的吩咐,我一定办好!”
黄管事动的心思,便是让这火锅店小娘子心甘情愿地将方子掏出来。
至于怎么让么?
这何麟不止是有张好皮相,更是有一张巧嘴,花言巧语骗过不少小娘子。
黄管事叫人打听回来的消息说这乔小娘子年轻,未经人事,也未见定亲,正是这样的小娘子最好骗了,就连老天都在帮他。
何麟从前便没少得黄管事的吩咐干这种勾当,很是得心应手。在火锅店门口蹲了会儿,不一会便有个年轻管事出来问他做什么的。
他趁机扮作农闲时想找活计的帮工,一口一个管事老爷,嘴甜得像抹了蜜。
鲍宣“去”了几声之后,随即想到店里倒还真有些忙不过来,便打量他,看此人眉眼端正,样貌堂堂,身上也干净,便应了他,将他流了下来。
不过也说了:“前三天且只是看看你的表现,工钱只按半数算,不过吃住皆是包的,三日之后若能留下来,月钱便是六百文,你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