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12)
这其中关窍不简单,用料配比,若没人告诉,靠自己是摸索不出来的,若只求形似,就会像实际那样,画虎不成反类犬,昙花一现之后,彻底垮了。
不过,却也不是没有旁的法子。
乔琬还不知道自己又被老熟人给盯上了,碍了旁人的道,正琢磨将这火锅令的名号喊得更远些去。
继前几期的“异域风情”、“大江南北”、“山珍季”、“海鲜时”,现已到了初冬季,最契合冬日的主题莫过于各色辣锅了,故取了“无辣不欢”这个主题名。
这个主题对于嗜辣人士来说,再友好不过了。
眼下她正指导庖厨如何防止泡椒在发酵过程中花掉。
所谓起花,就是生霉,白花花青斑斑的一片,花的厉害的还会长黑毛。
花掉了,这缸泡椒也就废了。
“每回下泡椒之前,缸和盖子都得烫一遍,擦干水,才能把卤水倒进去。也要注意缸得密封,不能进水,进空气,不然就算成了,这缸泡椒也存不久。”
乔琬传授完方法,又说了些小技巧,譬如辣椒去蒂更容易入味,若是不去,在辣椒身上戳几个小孔也是一样的作用。
泡椒辣中带酸的风味能做不少吃食,只要成功了,少不得做泡椒鸡爪、泡椒牛肉、泡椒笋、泡椒猪蹄一堆小吃。
不光是小吃届,泡椒火锅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圈中,也有着响亮的名号。
最出名的酸菜鱼火锅就不必多提了,那股令人上瘾的酸味来源除了酸菜之外,泡椒亦是功不可没。泡椒郡肝,涮着爽脆酸辣,下红汤里也是一绝。
另还有肥肠锅子,里放几颗泡椒做点缀,不仅能去腥,也能增加辣的层次感。
红艳艳一片中,零星几颗黄绿色的泡椒。煮得耙糯的肥肠,摘去里面的肥油,剩下的肠衣软粑入味,浓郁诱人。
在这样的初雪冬日,吃些辛辣的东西能够快速让人暖和起来,这也是人们为何以姜汤驱寒。
辣椒不仅能带来温暖,还能丰富食材口味。
每到缺食少蔬的冬日,家家户户少不得杀羊宰猪,这时候羊肉便重回销冠宝座。
其实若不是那股羊膻味的口碑两极分化得太严重,以羊肉鲜嫩的口感,在乔琬心里,豕肉是断动摇不得一点羊肉老大哥的地位的。
恰好就在辣椒的加持下,羊肉身上这股膻味能够适当的被除去一点儿。
入口没那么刺激了,使多数人好接受,又不至于泯然众肉矣。
火锅令的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客人们才从外头进来,经寒气侵袭的肚肠被熨帖的暖意抚慰,驱散了周身的冷浸。
徐璟进来的时候,便看见乔琬坐在食案前,桌上摆着一口铜火锅,造型怪异,中间高高突起,下面也没有碳炉,沿边一圈凹槽里面码满了肉,热气腾腾的,不知道又是什么新火锅花样。旁边也摆满了肉食菜蔬。
他看了一眼,便不看了,眼神却落在她正对面那人身上——柳廷锴。
二人相谈甚欢的样子,神情愉悦,连坐姿都微微松懈,似乎很熟络了,徐璟脑子里突然闪出今春偶然遇见柳二郎时对方魂不守舍的模样来。
柳廷锴见了徐璟,眼里闪过吃惊,随即便出声招呼:“景安!”
随后笑道:“都是熟人,不如同坐。”
徐璟淡然点头。
乔琬撑着脸观察两人互动,轻咬筷子,看一眼徐璟,又看一眼柳廷锴,在二人脸上来回扫,若有所思。
总觉得前者对后者的态度不如后者热络呢。
不,不,从他这坐下后默不作声一直保持着一副棺材脸看来...徐司业今日心情不大好啊。
这是有情况啊?
徐璟先问她:“今日怎么来这边了?”
乔琬笑道:“鲍管事如今也历练出来了,我就不必总待在新店了。”
说到这儿,她眨眨眼,一脸狡黠,略抬了抬声音:“而且比起那边,自然还是咱们这边的客人们更亲近些嘛。”
“就是!”“小娘子这话很对!”
这话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许许多多店内吃火锅的监生们附和。
前段时日小娘子总不在,只打发管事在这儿,他们就像家中爹娘有了老二之后被忽略的老大一样,心里总归有些不平衡的。
徐璟点点头。这时候柳廷锴又开口了,目露惊讶,他还是头一回听说。
“小娘子竟又开了家新店么?”
乔琬谦虚称是:“这都离不开各位对小店的支持。”
其他人又称赞她厚道谦虚,为商者若都像小娘子这般又怎会被人骂奸猾!
乔琬最新发现,徐司业刚进店时头顶那片乌云消失了,这会肉眼可见地放晴了,虽然他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周身那股气场却柔和了下来。
不愧是男人心,海底针。
“快尝尝这山海锅!”她夹一块肉入口,随后享受得眯起眼。
山海锅便是山海关浑锅的化称,因使用“浑汤”而得名。
浑锅在山海关的江湖地位有如红油火锅之于川渝。
最底下铺一层酸菜和海带,切成细丝,拌匀在一起。若要讲究些便在中间撒上金钩海米,味道更加鲜美。
再依次码上五花肉、排骨、丸子、鸡肉、脊骨、整虾一类的荤食,高端些的,还有各类海鲜,当然价格也会更加美丽。
加入浑汤,随着浓白的汤汁滚沸,氤氲热气裹挟着各种肉类的香味飘散开来,勾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