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17)
姜亭晚点头:“是了,我倒忘了今儿是冬至。”她又看向温恪长公主,笑道:“五娘尝尝这儿酒饮。”
乔琬亦在后厨疑惑,以这位身份,这位宅邸方位,何以跑到她这小小火锅店来——被她的火锅给折服?
那也应该去陈桥门分店更近得些。
想到她刚刚“也值得他日日都来”话里似乎有些滑不溜秋的酸味,难道,难道五公主实则也暗恋着国子监里哪位监生?
只是能和公主的身份匹配上的.....难道是高丽四王子?抑或琉球三王子?
但他们也实在算不上日日都来。
正猜着,前头管事的进来了,愁眉苦脸地问她:“小娘子,贵客要吃徐司业惯常爱爱吃的锅子。”
啊
乔琬重复一遍:“她问的徐司业?”
季管事点点头:“只是,徐司业倒也没有偏爱过哪一道锅子......”
乔琬恍恍然,原来如此,如此这般。
她笑道:“既如此,便给她们上八生锅吧,清淡鲜甜。”也是店里卖得最贵一锅底。
季管事一眼看出她心中所想。
乔琬笑道:“这位贵客不差钱,既然是冲着徐司业来的,想来也不会与我们计较这些。”
季管事这才去了,并贴心提醒:“客人食时请先涮‘八生’,再下其余配菜。”
“八生都是些什么?”姜亭晚好奇。
“所谓八生,是指八种生鲜主料,小店里八生有鸡胗、牛百叶、海蛎、墨鱼、青鱼、猪腰、鲜虾、精肉八种。”
温恪长公主看那片得轻薄如纸的食材,这才,满意了些:“想不到你们这街边小店庖厨的刀工也不比大酒楼差。”
季管事笑得温和:“哪里能和大酒楼比,只愿客人们吃着舒心。”
温恪长公主在侍女的伺候下,吃了一片涮鱼肉,鱼肉薄至透明,过汤即熟。
这样的冷天,外面湖面都结了冰,能吃上鲜鱼很不容易,鱼肉也多瘦老。
此鱼肉入口细嫩鲜甜,蘸料又酸辣咸香,温恪长公主吃过,点评了句:“尚可。”
吃完主料,乔琬赠给她们一份绿豆面条。
八生锅的关窍在于汤底是清汤,若用高汤,则掩盖八生鲜味,若用清水,风味又大打折扣。
绿豆面条原汤丢进去煮,带汤而食,汤吸收了八生的精华,带着淡淡的绿豆香,滋味殊佳。
温恪长公主越吃到后面,脸色越好,最后擦过嘴,不忘再点评:“想不到这市井小店,味道的确不错,别有情趣。也不知道这汤底如何就那么有味儿?瞧着清澄澄的。”
季管事尴尬了。
姜亭晚解围道:“店家能开长久,自然是有些不同寻常的本事在。五娘若喜欢,以后常再来吃就是。”
温恪点点头,也不是真要问了人家安身立命的秘密去。
这一顿是温恪长公主结的账,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餐费。
握着沉甸甸的荷包,先不说里面的是金子还是银子,有几两,乔琬心道,光是这簇新簇新的荷包面料,就贵重得不行。
第67章 羊杂碎汤
过了冬至,小寒、大寒冻作一团,羊肉火锅又在店里重新受欢迎起来。
每天卖出去的羊肉多,那牛羊肉贩子干脆每日杀了羊,直接全运来给她,都不必再拉去市集上叫卖。
卖剩下的边角肉、羊血、杂碎等卖相不好,味道却丝毫不逊,丢掉未免太可惜。
乔琬让后厨统统切小丁煮成一大锅浓浓的羊肉杂碎汤,放当归、生姜、枸杞等料进去,再加芜荽、葱花、辣椒、胡椒等调味,叫大家伙都补一补冬,来年少病痛。
店里伙计们为此感恩戴德。这样好的羊肉,这样好的汤,怎么不好卖!明明就是小娘子心疼他们找的借口。
乔琬自己也爱喝。
一碗里面,羊肝羊肚、面肺子和米肠子,什么都有。这种统统倒在一起的杂乱煮法甚至比单独精煮一种还要更好吃,后味足。
吃羊杂碎就是吃他的血性、野味,若清洗得太干净,就没意思,但也不能随便洗洗,那样太膻、太腥,常人不敢下口。
所以比起煮来,反而是清洗更费工夫。
趁着刚从大锅里捞上来的热乎劲,就着花卷馍馍,就是一顿丰盛的夜宵。
自冬至日后,温恪长公主又来了好几次,几乎每日下午接近晚食时候乔琬都能听见她马车上挂的铃铛声,随后便是一阵香风,入店内,坐下,点锅子,一气呵成,每每都要坐上一个时辰才舍得走。
起先她本还避着些,后来有次躲避不及,对方进店时正与从厨房出来的她打了个照面。
不过,温恪长公主并未认出她,自这日起她便也不躲了。
温恪长公主很明显是在等人。
乔琬看着每日明显多出来一截的进账,心情舒畅,连带着将温恪本人都看顺眼了。
只是心里奇也怪也,难道徐璟这厮是有千里眼,知道有人在蹲他,所以才这么些天都不露个面的吗?
再说了,凭温恪长公主的身份,要召见一个四品官员,不是很容易?何必在此苦候?
就这么混了七八日,叫温恪长公主本就略显丰腴的脸蛋又圆了一圈,才等来了那个神秘的男人。
徐璟却不是故意避着谁,接下来他很有可能要接任祭酒一职,所以整日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府,是真的没有时间。
今日自然也要加班,不过是想着出来吃个饭,放松一下连日来坐伤了的肩颈,一会还得回去继续——就是在古代,公务员也有写不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