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27)
林侍郎皱眉,不耐烦道:“李少尹,林某哪来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等小案上?如今人证物证俱全,案情已是水落石出,如何不能确定?”
刑部与府衙素来有些不对付,他也欲给李公绰扣帽子,
“不会是李少尹看这罪女姿容秀丽,心生不忍,意欲包庇?少尹可别怪韩某没提醒,这包庇之罪,足够叫少尹丢了头顶的官帽子。”
李公绰神色一凛,正色道:“官府审案,岂容儿戏?李某不过指出司法该有章程,林侍郎何必出此意气之言?难道刑部审案便是这般不顾案中是否有冤,草菅人命?”
乔琬心领神会,当下便大声喊冤,要求翻案别勘。
“大人如何证明此汤便是由我店中取来的那一份,又如何确定此二道士所言不是蓄意陷害,而是实话?万一这两人与那状告我的人暗中有勾结,污蔑与我呢?”
国朝重视口供,怕冤假错案寒了民心,若犯人堂下喊冤,无论案情大小,必须翻异别勘。
若事关情节重大,还须由另一法官或其他司法机关重审。
李公绰马上接道:“林侍郎,乔氏既然喊冤,总该别勘了吧?”
林侍郎脸色沉冷,盯着堂下乔琬:“将罪女乔氏押入大牢,等候提审。”
翻案别勘,要由大理寺介入,时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林侍郎着急先斩后奏处决了乔琬,便是在打时间差,仗着这罪名特殊,最后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也是他运气不好,换个懂事点的陪审,便不会在他面前多嘴了。
乔琬不是第一次进刑部大牢。
空气里弥漫着潮湿腐烂的霉味和犯人们五谷轮回未及时清理的味道,总之是很不好闻的。
女犯这边还稍微好些,男犯那儿才真是连猪圈都不如。
方方正正,仅一丈半左右的牢房里头已经歪着一个女犯了。
那女犯三十来岁,腰圆膀壮,随意躺在散乱的稻草上,这东西便是她们今晚的床铺。
角落里有一恭桶,蝇虫乱飞,脏兮兮的。
凡是刚进来的犯人哪里受得了这样场景的冲击力,多数都会呕地天昏地暗,好几天后才能习惯。
乔琬因为过于淡定,惹得那女犯抬起头来诧异地打量了她一眼。
见她容貌娇美,便不屑地撇撇嘴,继续歪了下去,任由头发上的稻草盖住半张脸。
乔琬还对押送她的衙役道谢,衙役也是第一回 见这么淡定的囚犯,兼之她长相乖巧,很容易使人心生好感。
眼前这衙役不过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小伙,对上她带着浅笑的眼神还有些不好意思:“你...你别担心,若真有什么冤情,大人们一定会,会还你清白的。”
另一名蓄着络腮胡,看起来是个小头头的则态度恶劣一些,粗声粗气地催那人,:“走了,还跟她废什么话!”
衙役走后,她挑了块干净的地方席地坐下,闭目养神,整理思绪。
说是干净,也不过是相对而言。
牢房昏暗,感知不出具体过去了几个时辰,只能从靠近屋顶的那个拳头大小的窗户透进来的光线越发幽暗判断得出,大约到了暮食时分。
一直没有动静的门口响起锁钥的声音,一连串踢踏脚步由远及近,。
一直躺着的女犯又抬眼。
那两个衙役又来了,要将乔琬带走。
乔琬配合起身,顺便打听:“几位官爷,这会可是去见复审此案的大人?”
短短半日,那两名衙役明显比刚送她来时候态度好了许多,甚至有一丝恭敬,改称呼她为“乔小娘子”,说是只是给她换一间住处,具体提审还得等朝廷年假结束之后,才能安排。
说着话,她便被带出了大牢,来到一间小院,虽不大,但干净,又是单独的院子,门口有人把守。
看起来这些人是府衙的人,而非那林侍郎的人,住在这儿好处就是不必担心有人趁夜对她下手。
这是谁的手笔,可不可能是李公绰的,他若是有这本事,方才也不必与那林侍郎费口舌周旋了。
乔琬谢过两个衙役,又向他们打听是谁吩咐。
衙役却不好说,只神神秘秘向她透露:“小娘子不必太过忧心,且在此住着便是。”
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门前七品官。
眼前这位小娘子,才入狱短短半日,便先有前祭酒府上家仆来打探情况,又有张茂相公府上管事拿银子来打点……
任谁敢轻视了去?
见他们不肯说,乔琬也就罢了。
站在院子里有些感慨自己如今背靠大树果然好乘凉,再不是从前任人搓圆的小宫女了。
她走进屋里打量,见厨房竟还有些米面菜蔬,左右无事,干脆挽起袖子,做起暮食来。
环境简陋,没什么东西,便只做了几道家常饭菜,又分出自己吃的那份来,剩下的,端了出去,分给那些看守的衙役:“手艺粗陋,官爷们若不嫌弃,便拿去下酒下饭吧。”
衙役早闻到了飘出来的饭菜香,从没见识过简单的炒青菜、煎豆腐原来也可以这么香。
其他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先前带她过来的那两个衙役已经接过去了,谢道:“小娘子太客气!这么好的手艺,怎会嫌弃呢!”
乔琬顺势笑道:“几位便在这院中坐着吃吧。”
“不不,太麻烦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