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15)
阿秣见没人理他,早不哭了,趁阿娘没空管他偷偷溜了出去,找豆姐儿讨糖吃。
乔琬今天去买回来了笋,用来腌酸笋。
新鲜的竹笋用刀剥掉外皮,保留里面白色的笋肉。虽说七月的竹笋最为鲜嫩,但之前答应了柳三郎清明前让他尝尝螺蛳粉锅子,她至少得抽空试试。
像最近先上的炸腐竹便是螺蛳粉锅理原本的配菜,她觉着涮其他锅子吃也不错,所以先拿来上新了。
没想到的是爱吃清汤锅子的监生们这般偏爱炸腐竹,刚上新第一天就脱销了,太夸张了也。
不过炸腐竹的确好看又好吃,色泽金黄灿灿,油光透亮,飘在锅子里,有文采斐然的监生赞其曰“灿若骄阳”,意境更上一层楼。
自从上新后柳廷杰每次都必点,最喜欢将其煮到烂糊时的口感。
这时候的腐竹吸饱了牛骨清汤的精华,原本干脆爽口的腐竹变得无限绵软,同时又保留了豆制品原有的浓郁豆香味,和油豆腐的外观有点像,但口感完全不同,咬起来汤汁四溢,又韧又香。
当然,他和吕穆也不是每天都来。
因为吕七郎因最近吃多了辣锅,舌上生了两个大燎泡,只能吃些清淡的汤水,便宜了柳廷杰这厮,正对他的胃口。
不过有柳廷杰和吕穆的初期宣传,又有后来的食客口口相传,这几天乔琬的摊子上基本都是座无虚席,每天都能保证至少一千文的收入。
乔琬烧开水把器皿刀具都烫了一遍,用干净的布巾擦干,不留一滴水油,再将切成小块的竹笋码进坛子里去。
腌制酸笋时只需要放水就够了,不需要其它任何调料。
将坛口封好之后,乔琬将装了笋坛子挪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接下来等上半个月就好了。
酸笋可以说是是螺蛳粉的灵魂,但远不止这一种用途。
第9章 醪糟小圆子
除了加在螺蛳粉里,还能用来炒螺炒牛肉炒青菜,给平淡的菜增添不少滋味,其提供的“酸”与“臭”味简直无可替代。
光是想到那滋味,乔琬的舌根就一阵分泌口水。
尤其在煲鱼头豆腐汤的时候,可以在下锅之前先用酸笋炝锅,再放鱼头一起熬煮,这样熬出来的汤鲜美无比。
看着今天早上渔人送来的几条鱼,有花鲢、草鱼、鲤鱼...乔琬决定中午就用剔鱼肉片剔下来的边角料煲个鱼头豆腐汤解解馋。
洪家今天中午吃的也是鱼,炖鲤鱼。
做法就是百姓家里常见的加白水和盐巴煮熟,再放一点酱油调味。
阿雁已经把那几块糊得尤其厉害的挑了出来喂狗,其他的将就吃。
她给阿秣夹了一块最大最白的鱼肉,是鱼肚子上的那块:“来阿秣,吃鱼!”
阿秣撅起嘴:“不好吃!”
“哪不好吃了!”阿雁挑眉。
“没味!”
李寿看他一眼:“阿娘辛苦做给你吃还挑这挑那,快吃!”
阿秣不敢一下反驳两个人,哭丧个脸,埋头去扒碗里的饭,却赌气怎么也不肯碰那块鱼,一倔到底。
洪老太虽没说什么,但也觉得这鱼味道确实淡了点,还有一股焦苦味,不过就算换她来做也只会这种做法就是了。
几人不言不语地吃着,从灶间渐渐飘出来一股浓香,愈来愈烈,几乎是缠着他们不放,嘴里的鱼肉更没滋味了。
阿秣委屈地快哭了,碗里的饭也越扒越快,阿雁看着就糟心。
“这乔小娘子在做些什么,竟这般香?”
她嘴里嘟嘟囔囔的,心里很是不平,想听几句安慰。
“似乎也是吃鱼。”李寿刚刚看见了她宰鱼,故搭了句嘴,“真香啊,怪不得乔小娘子的食摊生意那样好。”
“......”
“你倒是清楚得很!”
阿雁讥笑,觉得自个被羞辱了,端着碗愤然离席。
李寿摸不着头脑:“娘,我说错啥了?”
洪老太举着筷子敲敲碗,也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吃你的饭,莫多嘴!”
李寿老实闭嘴,就着空气中的浓香下饭,竟也扒了两大碗。
要说嫉妒乔琬,阿雁谈不上,就是习惯了用挑剔的眼光去看旁人,忽然来了一个乍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家里又仰仗人家多了些收入,自己那点子隐秘的优越好似站不住脚了,所以怪怪的。
她对乔琬只敢在心底腹诽几句:小娘子貌美,这样抛头露面,又没个父母亲人帮衬,少不了被些人盯上,生出许多风波来...不说别的了,有哪个正经人家会喜欢这样的当家娘子?日后多半是去给别人做妾的。
妾室低微,要伺候正头娘子,说不得那娘子是个善妒的,见她长相勾人还会打骂,前途实在不算好。
她这样想着,气顺了些,靠着这念头多扒了两口饭。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阿雁设想好了未来的的出路,说到风波,乔琬最近确实有些小麻烦。
在摊子上,若说熟客除了柳吕二人倒也很有几位,不只是监生,这附近的居民也偶尔会来换换口味。
只是其余人都是惦记锅子而来,赵若炳却很明显是醉翁之意。
“乔小娘子是哪里人?”
“乔小娘子芳龄几何?”
“乔小娘子住在哪?”
......
这样的闲话,算不上骚扰,但又难缠得很,只有搭讪的和被搭讪的人才心知肚明其中意味。
乔琬忙起来的时候没空搭理他,听见他这些话多半只是笑笑,偶尔敷衍答一两句无关紧要的显得没那么僵硬——其实她也没有那么忙,装出一副忙的样子好搪塞对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