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30)
乔琬便问他:“徐司业可要过去与柳监生他们拼桌?”刚好省去他一人独占一桌,浪费座位。
徐璟点头:“可。”
只是苦了柳廷杰与吕穆,如坐针毡。
乔琬突然想到,那日徐璟让吕穆回去抄书,吕穆可抄完了?
她噙着一抹坏笑走开,耳朵时不时留意那桌的动静。
这桌子坐四个人还是有些挤,尤其是其中还有两个成年人,阿余给他们上菜时显得束手束脚的,不慎被烫了一下。
柳廷杰自责极了,因是他急着去取自己那杯桃酪才碰倒了阿余手里的东西。
他一下捉住阿余的手查看:“没事吧没事吧?真是对不住,你去看大夫,药钱我赔你!”
阿余“腾”地红了脸,一下抽回手。
柳廷杰始觉唐突,讪讪收回自己的手。
乔琬走过去:“快涂些烫伤膏才是!记得要先用冷水冲得透透的,快去。”
第18章 客气与不客气
这个小插曲让柳廷杰心不在焉,时不时探头看向厨房,直到阿余重新出来他才松了口气,脸上的自责消去了些。
听了徐璟与柳廷锴的叙旧,柳廷杰才知道原来自家二哥和徐司业是旧日同窗,他瞪大了眼。
心底庆幸,幸好是读书和他一样混的二哥,否则换了严肃古板的大哥来,一定会刨根究底他在国子监的表现,再托徐司业时时监督他,不让他好过。
“深之此番回京呆多久?”
徐璟呷一口清茶,虽然上新了不少饮子,他仍是选择喝这没什么茶味的茶叶,仿佛老顽固。
柳廷锴笑道:“此番是任期满后回京述职,且待陛下吩咐了。”
他在北地苦寒之境满打满算驻守三年,有功无过,年前评级又拿了甲等,怎么也能再升一升,说不准就留任汴京了。
徐璟怎么说官运都比他好太多,起步就是翰林院,又赶上新帝提拔势力,靠在老师身后捞了个国子监的差位,大刀阔斧改陈除旧正合陛下心意。
年方双十,绯袍加身,就此成为京中新贵。
在外人眼中便如鲤跃龙门,运道实在是好。
就算此番柳廷锴破格连升,也只是五品观察使或副都指挥使,司业为从四品,按品级比他高半级,又是文官。
国朝向来重文轻武,连文官徐璟都有些为故交感叹。
昔日柳深之为将门子,靠父荫入太学,自己不过出身寒门,得老师举荐才能入四门学,勉强算得上半个同窗。
国子监中向来阶层固化,寒门学子多遭歧视,他不愿做那些人的附属,自成一派,柳深之却不在意这些身份门楣,常与他交好,是难得的坦荡君子。
柳廷锴得知他已是四品司业,目光澄澈,竟无旁人眼中的羡嫉之色,而是真心实意为友人高兴:“改日,改日定要与你好好喝杯!今日暂且作罢,弟弟们还在侧。”
徐璟颔首:“改日再登门拜访。”
他们的聚餐匆匆结束,缘是柳廷杰与吕穆还得赶去上晚课。
柳廷杰走前仍内疚不放心,专门找到阿余叮嘱:“若有不适,一定得看大夫。”
阿余低头应是,私下里对乔琬吐槽柳三郎也忒客气,叫她好不自在。
乔琬意有所指道:“柳三郎是难得客气郎君。”
客气总比不客气的好。
像阿雁不知从哪得知她开起了铺子,还买了丫鬟,红眼病就又犯了,找过来,很不客气地:“乔小娘子这事办的可不地道。”
乔琬惑然:“什么?”
阿雁仿佛捉住了她什么把柄一般,得意洋洋:“小娘子当初赁屋时可说了自己一人住,我们才只收这么点赁屋钱,如今却不声不响带了个丫鬟进来住,也没和我们商量。”
乔琬微笑着问她:“可是我们打扰到旁人了?是陈郎君还是胡娘子说的?晚些奴去赔罪。”
能这么说,自然是知道没有的。
阿雁一噎:“也不是。”
“那么,阿雁姊是有什么问题?”
阿雁原本就是想先发制人,拿捏住乔琬的好性子,逼让她主动提出涨赁金一事。
只是一向通透的乔琬这回不接她的茬,她又死要面子不愿承认自己为钱而来。
胡娘子远远地“嗤”一声,扬声道:“啊呀呀,你是没听懂阿雁的意思,她哪里是嫌人多?就是想涨租子了!”
乔琬这才露出了然的神情来,只是依旧不主动提。
阿雁被戳破后,皮笑肉不笑道:“乔小娘子也莫怪我计较,两人总比一人闹腾,家具物什坏得也快些,这是理所应当的。”
乔琬对她的话表示了理解,然而,
“只是当初赁屋时从未说过这屋子只能一人住,奴赁的是这间屋子,至于这屋里住几人,还是用来堆放杂物,不该是奴的自由么?”
“小娘子当初可说自己是孤身一人,打算做些小本生意谋生。”
“奴确实说过要在此做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长久下来免不了买奴置办,这些道理阿雁姊当比我懂啊。”
阿雁顺着她的话差点被绕了进去,说不过她,反激将道:“总之,小娘子既然都有了铺面,难道还差这点赁屋钱?”
听听这熟悉的论调。
乔琬最讨厌的就是道德绑架,若是阿雁今日来肯和她好好商量,她未必不肯付这一百文的租子,只是人家偏要站在道德制高点,那好吧。
乔琬微笑:“赚多少那是奴的本事,和这赁钱有何关系?奴还想着攒钱在汴京置业呢,自然不能挥霍。”
嚯,好大的口气!
阿雁只当她是为了搪塞自己,倒吸一口凉气,正思索该怎么驳她,就被她塞了一小碗卤味到怀里:“新做的卤货,阿雁姊带回去阿秣尝个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