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31)
这事本就争不出个对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闹到官府去也没个定论。
看阿雁好似得了好处吧,偏偏她心中郁闷极了,好似拳头砸在棉花上,有气没处撒的感觉。
捧着个碗回到倒座房,洪老太只瞧她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她没谈妥,冷笑:“这次又捞得了什么回来?”
阿雁重重将碗往桌板上一搁,卤味的香气四散开来,碗里荤素都有,满满当当一碗。
素的有豆皮、腐竹、土豆,荤的有鸡子、鸭翅、肉皮,香成一团,不分你我,连豆皮上也全是肉香。
洪老太吃了一口,又再次冷笑:“这乔小娘子当真是不小气,每每都给这么一大钵。”
“小恩小惠的有什么好,”阿雁气闷,“连一百文赁钱都不肯多交!”
她便将方才事情绘声绘色说了一遍。
“不错,”洪老太听得连连冷笑,抽一口旱烟,烟枪杆磕在炕上,笃笃有声,“人家有多少钱那是人家的事,有本事,你也赚去!”
洪老太当然不是为了夸赞乔琬。
阿雁听了她的话,眼珠子滴溜溜转,而后展颜笑道:“娘是有什么主意了?”
阿雁仿佛不记得昨日不欢而散的事了一样,第二日又当作没事人,凑到乔琬的跟前,看她在灶间忙上忙下,搭嘴问道:“哎呀呀!这么香,啥味儿啊?”
乔琬忙碌间抬眼一笑:“熬底料呢。”
这火锅底料最耗功夫,乔琬每次都熬好一旬的量,只是红油的总不够用,经常几天就耗光了。
因除了火锅之外,烤鱼也得用到红油底料,所以用起来快。
故这一次她买回来从前双份的牛油,势必熬一锅大的,存久些。
阿余在一旁剁配料,老姜洋葱蒜子,眼泪哗哗直流。
阿雁伸长了脖子凑过去看。
灶间太小,三个人站在这实在拥挤。
乔琬走来走去都不方便,于是问阿雁:“阿雁姊这会急着用灶间?”
阿雁摆手:“嗐!我没事!我就是在这看看你们。”
乔琬便依她看。
过了一会,她又问:“这圆的是甚么?”
乔琬答:“草果。”
“哟,这还得放树皮呢?”阿雁骇道,“又不是灾年了,怎得还给客人吃树皮呢?”
“这是桂皮,香料来的。”
她问的这些问题无厘头,乔琬耐着性子一一答了,最后无奈:“阿雁姊怎得突然对熬底料好奇起来了?”
阿雁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一声:“就是随意看看。”
但就是赖着不走。
乔琬没了脾气,抿起嘴,手里活不停。
心里想的,这人好赖不分么?
没见胡娘子虽然与她交好,但每当她用灶间时从来不在旁边闲聊,就为了避嫌么?
这都是人家靠着挣钱的手艺,你杵在那装傻,这算甚?!
阿雁当了两天的木头桩子,自认为已记得清清楚楚了,连忙向洪老太汇报了学习成果。
洪老太听了,骇道:“这么累挺,竟还只是个汤底?”
乖乖,这得卖多少钱?
怪道挣钱呢,没多久就租得起铺子。
洪老太是经历过风浪的,自认看得清楚,敲着烟杆道:“咱们不能这么干,少放些料。去打听打听,她卖多少,咱们就比着便宜些,味道差点也不愁没生意。”
胡娘子呆在家的时间多,这两天就瞅见倒座房里头洪家母女神神秘秘的,后也大白天钻到灶间去了,不一会儿,灶间就飘出来股熟悉但又不大一样的油香味。
她好奇,猫过去一看,阿雁反过来挡在门口:“胡娘子有甚么事?”
胡娘子似笑非笑:“闻着这味我还只当是阿乔在灶间,原来是阿雁啊。”
“有甚么奇怪的?”阿雁冷笑。
胡娘子当然说没有。
不过晚上等乔琬回来了,她就立刻钻进了东厢房仔细与她说了,话间很为乔琬不平。
瞧着胡娘子愤愤的脸,被抄袭的本人反而心气平和得异常,笑眯眯地给对方续上一杯菊花茶:“消消气,消消气,为那样的事不值当。”
胡娘子愣住:“怎的,阿乔难道不介意?”
语气很不是滋味,颇有一腔好心错付的酸味。
乔琬忙道:“当然不是。”
安抚了胡娘子,她看一眼同样愤愤的阿余,和平劝道:“只是难道我去找她理论了,就有用了?显然人家并不真正在意脸皮。”
阿雁这类人啊,细枝末节上要脸,到了真正触及利益的时候,脸面什么的反都不重要了。
闹得鱼死网破难看不说,究竟得不了什么好处。客人又不管你谁是原创谁是模仿,只管好吃划算。
胡娘子捏着茶碗半晌,回过神后,神色复杂:“你倒是看得开。”
阿余握拳:“我知道,小娘子说了,咱们要争取做那个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
这是上次知道了黄记和郑记暗地里悄悄模仿烤鱼却反倒稳固了她的生意的事情,乔琬私下给阿余灌的鸡汤。
胡娘子总算被逗笑:“这丫鬟嘴也伶俐。”
第19章 恶意竞争
过了几日,乔琬常照顾生意的铁匠也托人带话过来:“昨日有拿了小娘子先前订的第一批锅子来问能不能照着做的。”
还偷偷将乔琬汰换下来的旧锅带去比划。
乔琬觉得好笑,回道:“照着她的要求做就是。”
乔琬之所以不用旧锅,是因为那是个半成品,受热不均,吃的时候汤总沸出,影响客人食欲。
她也不去提醒阿雁这事,有些教训要自己吃过亏了才能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