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32)
咏雪诗应该怎么做,不应当由前朝的诗人或是我来告诉大家,而是应当由大家自己去亲身感悟。尤其今天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决定—-咳咳。”
她故意咳嗽两声,才笑着说:“从现在起的两个时辰内,大家可以自行移步室外,尽情赏雪玩雪。一个时辰后,请各位回来,各自交给我一首咏雪诗,格律不限,我们现场一起品评,选出做的最好的三首。”
她这番规则一出,斋舍里立刻就炸锅了。学子们纷纷觉得惊奇,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
霖铃做个让大家安静的手势,笑着补充道:“另外,我还有一件小事要宣布。今日评选中最优的三首诗,我会请它们的作者去镇上的莲香楼吃饭,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这下在座的学生才是真正沸腾了,一个个脸上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霖铃笑着朝他们一挥手,大声道:“现在开始,去吧!”
大家欢呼一声,一窝蜂地朝室外的雪地里奔去。不到一刻时间,整个斋舍里只剩下霖铃一个人。
她迈着优雅的小步子,走到子骏的座位边坐下来,开始以一条咸鱼的姿态等待学生们来交作业...
**
大半个时辰后,霖铃终于觉得这么等着也有点无聊,便又走到窗边朝外面张望。
窗外一个学生的影子都没有。
霖铃开始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玩得太大了,万一这些学生玩得忘了时间可咋办?
到时候自己一首诗都收不上来,还不能骂他们,因为这馊主意是自己想的。
她纠结了一会,终于决定亲自下山去看看他们,顺便给学生们提醒下时间。
她一走出闻鹊斋,便看见对面的德邻斋门口跪着十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大都衣衫单薄地跪在雪地里,各自面前摊着《孟子》《论语》之类的经书。
霖铃看见这些学生每个人都冻得浑身发抖,捧着书的手指也在不停地打颤。不过他们个个咬紧牙关,捧着书不停地小声念,一边念一边脸上还露出极为痛苦的表情。
霖铃的目光在这群跪着的学生中间扫视一圈,立刻就看到了佟云。
他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衣服都被雪花的寒气浸湿了。但佟云似乎浑然不觉,一门心思正在背《中庸》的内容。
霖铃有点看不下去,偷偷绕到佟云身后问他:“佟云,你们在做什么?”
佟云见是霖铃,急忙小声说道:“上次吴通判来的那次,他说起蜡油浇手臂之事,孔先生觉得很有启发,便叫我们跪在雪地里背书,背对了才能进斋舍。背错了就一直不让起身...”
“那你背出了吗?”
佟云哭丧着脸道:“学生实在是太愚钝,背了一上午也没背出,其他同学早就过了。我...我一遍都没背对。”
霖铃看着孩子冻得惨白的小脸,心里也有点同情他。
不过同情归同情,她也没什么办法。谁让他命不好,被安排在孔寅的斋舍?
她朝佟云倾过身子,飞快地说道:“你快点背,早点背早点进去。”
佟云听话地点点头,低下头继续背书。
霖铃默默叹口气,转身下山去了。
第72章 寺庙野餐
这一带的几千株梅花已经基本开放了,远远望去简直是云蒸霞蔚,就像一片火焰山一样。
霖铃在这些梅树间穿来穿去,很快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简唐和江陵。
“文正!明远!”霖铃笑着走过去:“你们在干什么?”
简唐手里正抱着一束梅花,而旁的江陵正在用剪刀剪梅花枝。
两人看见霖铃过来,齐齐放下手中的活儿,走过来迎接霖铃。
霖铃笑着说:“你们两在干嘛?”
简唐笑道:“明远说想剪几枝梅花带回号舍里插瓶。我便替他参谋参谋。”
霖铃心说,这江陵同学还是很有生活情调的。她凑过去看简唐手里的梅花枝,果然每一枝形状都很漂亮。
她想了想说:“我有个建议,你们除了剪红梅,还可以剪几枝腊梅混在一起插。一来腊梅香,二来颜色有差别,红红黄黄的混在一起多好看,比全是红色的要好。”
两人一听,立刻点头赞同。
霖铃陪他两走到一颗枝干粗硬的腊梅树旁边,在一众开花的树枝里挑选。
简唐指着一根弯弯扭扭的树枝说:“这根怎么样?”
霖铃一瞧,简唐选的那根树枝形状很漂亮,有好几个分叉,花骨朵也多,可惜大部分花都已经半开了,剪下来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霖铃笑道:“这根还可以,就是花骨朵太满了,养不了太长时间。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三人又找了一会。江陵绕到树的另一面,指着一根树枝说:“这根呢?”
霖铃跟过去一看,江陵选的这一根果然很好,长度不长不短,枝干稀疏有力,而且有十几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这根很不错,”霖铃肯定道。江陵赶紧用剪刀把这根花枝剪下来,和那捆红梅枝条放在一起。
霖铃看他两剪了一会花枝,问他们:“你们诗做好了没有?”
两个人一起摇头。霖铃又好气又好笑,只好嘱咐他们:“你们别忘了正事,玩可以,但诗也是要写的。”
江陵和简唐一起应道:“是。”
霖铃正准备走,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便问他们:“对了,你们有看到子骏王燮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