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33)
简唐说:“他们在枯竹大师的庙里。”
“哦,”霖铃道:“刚才我经过那间庙,没看见他们。”
简唐道:“兴许他们怕冷,都躲在里面。”
霖铃点点头:“那我去看看他们,你们接着玩吧。”
**
霖铃告别江陵和简唐,又沿着山路回到“古刹盘松”。一走进庙门,她果然看见子骏,王燮,常安,张德龙和朱勉五只正在庙门口堆雪人。
一看见霖铃进来,他们脸上都露出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霖铃走过去一看,那雪人长得特别眼熟,不就是...祝山长?
霖铃肚子里好笑,但是奔着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对他们说:“这雪人堆得挺好的,再堆一个。”
王燮笑道:“堆谁?”
“堆个子骏吧。”
王燮几个看看子骏的脸,纷纷开始收集素材。霖铃也陪着他们一起胡闹,在庙里到处找堆雪人的材料。
他们玩耍时,枯竹大师从庙里走了出来。
霖铃一见他连忙迎上去,双手合十行个佛礼,笑道:“打搅大师休息。”
枯竹大师是个聋哑人,听不到霖铃说话。但他天资聪明,从霖铃的唇语就能读出她的意思,也笑着还了一礼。
其实霖铃平时和枯竹大师很少接触,但是不妨碍她对这位神秘的僧人心怀敬佩之情。
因为枯竹大师虽然命不好,但是脸上一直笑嘻嘻的,完全没有任何苦相,可能这就是佛家高人的境界,不以世俗悲喜挂心。
霖铃陪着几个学生忙活了一阵,很快堆出了一个可爱的雪人,头上有个圆圆的发髻。她还强迫子骏把头上的发带解下来绑在上面,这样一看就更像了,简直是活灵活现。
雪人堆完后大家都拍手说像。子骏有点受不了了,反驳道:“我哪有这么胖。”
霖铃笑道:“我看挺像的,感觉是你的亲兄弟。”
王燮他们都哈哈大笑。子骏气鼓鼓的又不能向霖铃发火,只能数落常安他们。
霖铃笑着说:“好了好了别闹了,进去坐会。”
一行人走到庙里,拜了佛,然后到庙后院的一个小阁子休息。
这间庙虽然很小,也没什么香火,但却被枯竹大师整理得特别干净,门是门窗是窗的。
他们进去后,枯竹大师生个炭火,又给几个人端来茶水。他家的茶也十分纯净,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几乎不输何净家茶水的质量。
霖铃一边喝茶一边问枯竹:“大师,你这个茶是哪里找来的?怎么吃口这么清纯?”
子骏在一旁说:“枯竹大师对点茶很有研究,茶水也都是用的山中泉水。”
“原来如此,”霖铃笑道。她对枯竹大师的敬仰之情又上了一层。
这时朱勉吸两下鼻子,说道:“什么东西这么香?”
枯竹大师笑着走进里屋,过了一会又捧着一堆东西走进来。
霖铃凑过去一看,竟然是一堆芋头。枯竹大师也是一个馋鬼,一个人偷偷躲在房间里煨芋头吃。
他的芋头已经煨了一半,所以隐隐散发着香气。霖铃赶紧指挥学生们把芋头放在炭火上再煨一会。枯竹已经在芋头外涂了一层盐和酒糟,放在微火上一煨,满屋子都飘着香气。
等芋头煨熟了,子骏捡了一个大个的把皮撕开,用纸包着递给霖铃道:“先生先尝尝。”
霖铃也不客气,拿过来趁热吃了一口。又软又酥,入口即化,混着淡淡的酒香和咸味,简直说不出的美味。
她一边吃一边“嗯嗯”地赞叹,又让子骏他们快吃。子骏几个便拿着芋头吃起来。
吃到一半,秀秀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看见霖铃几个就笑道:“你们竟然在偷吃东西。”
霖铃连忙招呼道:“秀秀,我们在吃刚煨的芋头,过来跟我们一起吃。”
秀秀手中挽着一大一小两个篮子。她先把篮子递给枯竹大师,一面说道:“大师,这是祝山长让我给你的星子碳,还有一篮栗子。”
枯竹大师连忙施礼道谢。秀秀这才盘腿坐下。她看一看火上的芋头,忍不住道:“怎么都这么小?”
朱勉一听,立刻把手里一个较大的芋头递给秀秀道:“吃我这个,我这个大。”
秀秀瞅瞅他手里的芋头,刚要伸手去接,王燮突然酸溜溜地说:“刚才与我抢芋头的时候连命都不要的样子,怎么小娘子一来便如此大方了?看来我下辈子也得做个女的才好。”
秀秀一听脸就红了,立刻把芋头扔还给朱勉道:“我不要了!”
大家都笑起来。朱勉的脸红得跟炭火似的,在王燮身上狠狠打一下,嘴里骂道:“就你这厮会胡说!”
王燮笑着对秀秀唱个诺,赔礼道:“小娘子勿怪,我方才是说笑的。”
秀秀“哼”一声不理王燮。枯竹看着这群小孩只觉得有趣。见大家的芋头吃得差不多了,他又把秀秀刚带来的栗子放在火上烤。
不一会栗子熟了。刚烤熟的栗子外皮油亮,栗肉如金,捏在手里很烫,还有一股馋人的香气。
子骏吃了几只觉得好吃,便一个劲地剥着吃。常安在旁边要给他剥,反而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剥着更加好吃。
秀秀一边吃栗子一边说:“刚才我进来的时候看见院子里有一只芦花鸡,你们看到了么?”
朱勉立刻道:“看到了!方才我还想捉它来着,可惜它跑得忒快!”
子骏道:“捉鸡还得叫常安去。他有功夫,只要长腿的都逃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