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64)
要到这个地方,柳慈和学生们必须穿过慈溪一路向南,接近奉化时再往西翻越四明山。
因为祝山长给他们定的时间比较紧,所以一路上没什么休息时间,基本就是走走走,实在接近天黑了才能找地方休息。
霖铃原本想象中的行医和明星真人秀里的旅游差不多,就是一群人穿得美美的出去玩,到点儿吃点农家菜,什么土鸡之类的,然后再互相唠唠嗑,一天就过去了。
不过现实永远比理想骨感。因为他们走的路都是乡下的山路,周边没什么店。
且不说她走路走到脚都磨泡了,关键是吃住条件也很差,基本上和乞丐差不多。半途中的吃饭就是啃干粮,或者生火煮点糙米,连肉都没有。
幸好子骏带的干粮比较多,常常分给霖铃。王燮带的钱也没什么用,只能跟着霖铃到处蹭吃蹭喝。
到了晚上没正规旅店住,他们就住在乡下的破庙,或者农户家里,用一些药物钱财换歇脚之处。
这样的日子才过了两天,霖铃就受不了了。她心里暗暗叫苦,觉得自己这趟出来是大大的失策。
不过神奇的是,她身边这群学生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苦,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偶尔还会出现走丢之类的事,还要霖铃把他们捞回队伍。
霖铃看着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年轻真好。
虽然她自己年龄也和他们差不多,但她觉得这段日子当教习以来,她性格已经成熟了不少。
也是被生活所迫吧。
**
到第三天,大家终于赶到四明山山脚下的菜根村,石榴村在山的另一头。
从菜根村后面出发有一条细细的山路,一路向山顶蔓延。众人在菜根村里的小溪中洗了脸和手,然后沿着山路进发。
初春季节,一路上山花烂漫,鸟鸣啾啾,溪水在身边叮咚作响,遍布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那叫一个如诗如画。
学生们一边走路一边看景,一个个都情绪高涨,兴奋得和树上的麻雀有的一拼。
唯一一个走得比较吃力的就是霖铃。因为她平时锻炼得少,再加上一路上还要操心,所以爬山有些体力不支,一直拖在大部队后面,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
子骏走在队伍前面,时不时回头看。他发现霖铃落在众人后面,看上去走得很吃力的样子,忙走过来问他:“先生,可是爬山爬得累了?”
说着就要扶霖铃的手臂。霖铃赶紧说:“我没事,不用扶,你到前面去看着柳老吧。”
“柳老我叫王燮看着,没事的,”子骏关切地看着霖铃:“先生你若实在走不动,就让学生背你,千万别撑着。”
霖铃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这时常安忽然拿着一根树枝奔过来,到霖铃面前说:“先生,我劈了一根细竹子,正好可以当拐棍。你拄着可以省好些体力。”
霖铃拄着常安做的树枝拐棍走两步,果然觉得省力多了。她对常安笑说:“谢谢啦。”
子骏看看常安,笑着说:“你有时候还挺聪明的。”
“什么有时候,”常安挺着胸脯,用骄傲的语气道:“我啥时候都聪明。”
子骏看他一副得瑟的样子,轻声笑骂一句:“呆子。”又在他脑袋上轻轻敲个响榧子。
常安就站在旁边一边揉头一边呵呵傻乐。
霖铃见大部队走得远了,连忙拄着拐杖跟上去。子骏跟在霖铃身边陪她说话,常安又不时说个笑话,霖铃心情大好,渐渐也不觉得那么累了。
这时,霖铃看见山路对面走来一个挑担子的农夫。对方看见霖铃几个,尤其是子骏,就问道:“刚摘的熟草莓要不要?”
霖铃一听马上说:“让我们看看?”
农夫把担子的盖儿掀开,露出红艳艳的草莓来。霖铃挑了几个检查一番,果然个头大颜色饱满还水淋淋的,心里就存了想买的念头。
她问农夫:“多少钱一斤?”
农夫见霖铃几个年纪小,眼珠一转道:“二十文一斤。”
子骏二话不说对常安道:“付钱吧。”
常安刚准备付钱,霖铃忽然说:“且慢!”
子骏愣了一下。原来霖铃这几天经常遇到乡下贩草莓的农夫,问了几次价格都是每斤七八文左右。这个农夫要价高了一倍多都不止,摆明了是欺负外地人。
“老伯,”霖铃手叉腰说道:“为什么别人家草莓只要七八文,你的要卖这么贵?是不是看我们几个外地来的不晓事,就想着敲我们一笔?”
那农夫本来看霖铃几个天真烂漫,以为他们不了解行情,所以敢漫天要价。如今被戳穿心事,他一下子恼羞成怒,对霖铃高声骂道:“你是哪里来的村厮,闭着眼睛放屁一瞎哧。哪个要敲你的钱。你不睁眼看看我家草莓个头月份吃口哪是别家可比的。话说一分价格一分货,你买不起好货也就算了,还赤口白舌说我哐你的钱。没的舌头上放屁——不嫌话臭!”
霖铃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和那个农夫吵起来。常安也在旁边上蹿下跳地帮腔。
吵了一会柳慈来了。原来他已经和学生找到生火的地方,却见霖铃和子骏迟迟不来,所以就亲自下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