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203)
公事办完,他又一溜小跑到马羌和石棠的跟前,深深弯腰行礼道:“下官公私难得两全,请两位相公明鉴。”
马羌气得鼻子都要歪了,恨不得把这个苟县令卷吧卷吧弄到阴沟里去。
石棠却颇有涵养,只微微一笑道:“苟知县秉公办事就好,此案还有多处疑点,苟知县定须一一理清,切不可冤枉一个好人,放走一个歹人。”
苟县令听得额头冒汗,只得唯唯应声道:“是...是。”
**
霖铃和王燮等人回到清河书院,顾烛山和柳慈已经在等他们。一见面就问:“如何了?”
霖铃叹口气,默默地摇摇头。
柳慈见霖铃心情很差,便劝慰道:“端叔你别着急,事情要一步一步来。如今这样已是大不易,你不要把自己逼迫太甚。”
顾烛山也道:“柳老说得没错。端叔,我已在宅中布下一桌酒菜,端叔去坐坐,喝几杯酒散散心。”
霖铃反正也没什么事,就说:“好啊。”
几个人走到顾烛山的宅子里。白五嫂已经在门前迎侯,一见他们就说道:“官人,李先生,酒菜我已吩咐迎儿重新去热了。快请坐。”
几个人坐好后,酒菜重新上桌。顾烛山亲自为霖铃斟一杯酒,笑着说道:“端叔这些日子辛苦了,好好喝几杯去去乏。”
霖铃端起来喝了一口,忍不住问道:“这酒里怎么有一股中药味?”
顾烛山笑道:“这是柳老给内子开的药酒方子,里面有些调理气血的药材。我便跟着一起服用。”
霖铃问白五嫂:“五嫂的头痛病还没康复么?”
白五嫂笑道:“基本已是痊愈了,只是再吃柳老的几副药巩固巩固。”
霖铃心里也有些惭愧。因为子骏一案,他们在清河书院住的时间太长,几乎就像钉子户一样。顾烛山夫妇却一点也不嫌烦,还经常这样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
她对白五嫂和顾烛山抱拳说道:“顾兄五嫂,这次我们叨扰这么长时间,多亏两位不嫌弃给我们提供住处,不然我们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呢。”
顾烛山立刻说道:“端叔说哪里话来?本来就是我请你们过来,哪里用得上叨扰二字?而且要不是你们过来,马子骏也不用吃这趟官司,说起来也是我害了你们。”
柳慈在一旁哑然失笑道:“顾山长,这如何能怪你?你又不能未卜先知,如何能料到近日发生的事?”
顾烛山苦笑道:“话虽如此,此事结果如此,起因便不重要了。”
这句话一出,仿佛一道闪电在霖铃脑海中劈过。她抓住顾烛山的手臂说:“顾兄你说什么?能不能再重复一遍!”
顾烛山有些错愕地说:“我说此事结果如此,起因便不重要了。”
霖铃脑中登时雪亮,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手舞足蹈地大喊道:“我想到了,顾兄你说的对,我想到了!”
第103章 大宋柯南
剩下三人面面相觑,各自一脸迷茫状。
霖铃也没时间和他们详细解释,就对顾烛山说:“顾兄,劳烦你派个人把雷捕头请来,就说我找到了重要的线索。”
顾烛山一脸懵逼,但是他也知道兹事体大,赶紧派人去请雷捕头。
小半个时辰后,雷捕头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本来正在练拳,又一路小跑着过来,脸上跑得红扑扑的。
一进来就问:“李教习,听说你找到了重要线索?什么线索快说来听听!”
霖铃见雷捕头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忙对他说:“雷捕头快请坐,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雷捕头拿起茶杯,咕咚咕咚往喉咙里倒了一通,然后一抹嘴巴说道:“快说吧,我一会还有事。”
霖铃这才说:“雷捕头,你记得吗?之前我们一直在纠结,说裴聪遇害的那个反锁的屋子,宋德闯进去时,发现仅有裴聪和子骏两人待在屋里,所以不管这件事多么蹊跷,对么不符合情理,大家都默认一定是子骏杀了裴聪,是么?”
雷捕头一脸懵逼道:“是...是啊。”
霖铃摇摇头说:“所以这种推论法,本质是这样:宋德看见子骏进了裴聪房间—宋德跟过去发现房间被反锁—宋德撞开房门,发现屋中只有子骏和裴聪二人—裴聪已死,子骏未死—所以子骏杀了裴聪。”
众人面面相觑。雷捕头说道:“这有何问题?”
“问题大了!”霖铃用筷子一敲桌子说道:“雷捕头,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推论方式,是以原因导出结果。但是原因本身是否正确,却无人关心?”
雷捕头皱着眉头看着霖铃,片刻后他说:“李教习,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绕来绕去的我听不懂。”
霖铃咂咂嘴道:“我就这么说吧,从官府的角度,他们不了解子骏的为人,所以只能从前往后推,然后推出一个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而对我来说,只有一样东西是准确的,那就是子骏没有杀人,有了这个结论再往前推,就能推出真相所在,哪怕这真相听起来非常荒谬。”
雷捕头听完更加疑惑了,愣愣地看着霖铃。顾烛山有些听明白了,说道:“你是说...”
“对!”霖铃大声道:“正如顾兄刚才所说:结果如此,起因便不重要了。目前对我来说,结果已经确定,起因如何便可以反推得知。”
她激动地咳嗽两声,然后说道:“在这桩案子里,已知子骏没有杀人。那么杀裴聪的肯定有第三个人。而如果宋德没有弄错或者说谎,子骏进入裴聪屋子前裴聪叫了一声,说明那时候裴聪还活着。而子骏进屋后屋子一直没有人出来,那么结论就是:当时屋子里肯定有第三个人,而且一直躲到宋德进来后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