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235)
他把宝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地翻看。
看着看着,他忽然大叫一声:“好!”然后提起剑往脖子方向刺去。
周围牢房传来一片惊呼。张公子魂飞魄散,立刻扑过去抓戚忠的手臂。幸好他多少有点准备,所以抢在戚忠自刎之前拉住了他的手。
但是戚忠的力气太大,两人争抢过程中一不留神,宝剑反弹出去划破张公子的手臂,鲜血直流。
戚忠见状也面现惊慌之色。张公子气得脸色煞白,指着戚忠骂道:“戚雨臣,你好大的胆子!”
戚忠也吓得不轻,连忙冲上来给张公子止血包扎。
张公子厉声责备道:“戚忠,你个无知武夫,满脑子只知道一个死。既如此,你还千里迢迢回汴京做什么!还不如死在永乐城,至少也能给自己,给家人博个好名声。你如今一死,正好坐实了畏罪自尽的罪名。你是一了百了了,但可曾想过你的妻子,想过你女儿?你女儿一直崇敬你,将你视为楷模。如你一死,千万民众都视你为罪人,你的族人也会因你而获罪。我若是你,就算拼尽一切也会证明自己的清白以保全家人!你倒好,遇事便退却,这样算什么英雄豪杰!”
戚忠被张公子训得脸色惨白,哑口无言。张公子趁他慌乱之时又问道:“到底永乐发生了什么,你快告诉我!”
戚忠垂头不语片刻,终于开口说道:
“前些日子官家下令,派徐相公和李相公去探查筑城一事,又派曲将军和高将军率中军前往屯兵戍守。
彼时鄜延路兵马都总管种相公也在米脂。我与高将军,曲将军刚到那里不久,便听闻军中有传言,说种相公和徐相公因为建城地址一事意见不合,经常发生争吵。”
张公子打断道:“徐相公,就是徐禧?”
“不错。”
张公子点点头。他知道此人是康州太守黄庶的女婿,起居舍人黄庭坚的姐夫,又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在文官群体中很有声望。
但这样的人带兵打仗,尤其和狡猾凶悍的夏贼开战,张公子也替他捏一把汗。
戚忠又继续说道:“有一日,曲将军从账外回来。我见他愁眉不展,便上前询问他。曲将军跟我说:‘徐相公想在永乐扎营筑城。’
“我当时听了大惊失色。立刻对曲将军道:‘永乐地势孤僻,四面无山无水,离其他城池又远。如果一旦我们被夏贼围困在此,援兵难至,可如何是好'"?
曲将军道:“老种也是这个意思,但徐相公不肯,我有什么办法?”
这时高将军也来到营中。他听说徐相公的作战方案后,也急得跳脚道:“这不是要把我们如蟋蟀般活活困死在城中么?”
曲将军只是一味叹气。我和高将军私下商量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无论如何要劝谏徐相公,不能由着他性子乱来。”
戚忠顿了顿又说道:“我和高将军来到徐相公帐门口时,只见已经有三五个主将和偏将聚集在门口,一个个脸上都焦灼万分。我问了一圈,原来他们都是来劝谏徐相公的。有的人已经在账外等了两三个时辰,当然也有人等不及已经走了。
我和高将军在门口等了多时,见徐相公还是不出来。高将军也是个急脾气,拉着我便冲进徐相公的大帐,准备当面直谏。
我们进去时,徐相公正在和另一位观察下棋。他一见我和高将军二人就须眉倒竖,厉声喝道:“你们没有通报如何进入我的大帐!去外面等着!”
我见他脸色严峻,想说出口的劝谏也缩了回去。
高将军却是直性子,当着徐相公面说道:“徐相公,永乐地处孤绝,水源稀少,不适宜扎城,请徐相公明鉴!”
徐相公怒目而视地骂道:‘你个武夫懂得什么!永乐地势险厄,易守难攻。夏贼若来,我方占据地理优势,何愁对方不败!再说永乐和米脂呈掎角之势,若一方被围,另一方即去救援,有什么难的?”
我见他话说得这么轻易,忍不住劝他:“永乐米脂之间相隔并不近,且此处水源欠缺。万一夏贼将我们围困在城中,救兵一时半会又赶不到,将士们岂非是白白送死?”
谁知这句话一说,徐相公忽然暴怒道:“有谁还没打仗前就说送死?你想扰乱军心吗?再说即使一死又如何,武将当以马革裹尸为荣,我都不怕死,你还怕么!”
我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只能低头不语。
高将军看不下去,和徐相公争吵道:‘我不是怕死,是怕死得不值得!若是死了就能换来一方安宁,那死也值得!但不是像现在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白白给敌方助长士气!’”
徐相公听了大怒,大声喝道:“你身为下属竟然藐视上官,胡言乱语以图祸乱军心。来人,将高永亨拖出去立刻斩首!”
戚忠道:“当时军帐里一片大乱。我和另外几个人都跪下来为高将军求情,再加上另外一位相公也出言阻止,最后徐相公才罢手,把两人各自打了一顿。高将军被投入大牢,我也被降级后轰了出去。”
第122章 雨中的告别
霖铃这时也气得脑壳儿疼,忍不住骂道:“这个徐相公怎么这么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