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85)
因为江陵的长相年轻英俊,动作又儒雅守礼,再加上他把皇帝的名字放在太后前面,更加打动赵煦的心。
赵煦温和地笑道:“爱卿请起。爱卿是何方人士,祖上可有官职?”
江陵愣了一下。他并没站起来,而是跪着答道:“臣祖上乃是明州农夫。父亲早逝,母亲亦为江湖崎路人。”
赵煦和向太后各自一愣。吕大防在旁边看得好笑。
惊讶吧?惊讶就对了,我当时也被这小子惊到了。
赵煦的吃惊程度还更胜一筹。虽然朝廷科考对天下万姓开放,但真正像江陵这样从底层考上来的人还是极少数。
不过赵煦还是高兴的。江陵这样的人物能上来,才见得朝廷举试公平,没有放走民间的人才。
想到这儿,他笑着道:“爱卿出身贫寒却能修得满腹经纶,确是实属不易。请起吧。”
江陵再次叩谢赵煦,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
他站到一边时,位置正好在吕大防的对面。江陵抬头看了一眼吕大防,大防却没有看他。他赶紧把头低下,再没有往吕大防的方向看。
此时子骏正与其他士子一起站在殿外。江陵进去后,他也在心里揣测殿内发生了什么,皇上和太后会如何问话,江陵又会如何对答。
不过他并不为好友担心。子骏心里也清楚,若论吟诗作对,自己偶尔还能胜过江陵几分,但若论为人处事,自己连江陵的脚后跟都追不上。
这可能也是一种老天爷的安排…
他正在胡思乱想,殿内的卫士又开始喊起来。他刚才分了神,只听到一个“马”字。
子骏的心头一跳,连忙屏气凝神地竖起耳朵听。
过了片刻,只听殿中又传出洪亮的唱名声:“第二名次,马涓!!”
随着话音落下,队列中又走出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士子,整理衣袍后朝殿内走去。
子骏轻轻吸一口气,心里不知为何有一种淡淡的自嘲感。
从目前这个态势来看,自己前三位一定是没戏了,最好的结果就是考上个普通进士,发放到外县做官。
不过大哥说了,到了外县以后就脱离了爹爹的管束,为人做事都更加方便一点。这样一看,这结果倒还不算太糟。
那如果没考上呢?
没考上倒是有些烦恼。一来自己以后生计有问题,凡事还是要依靠家里。二来如果没考上,如何给霖铃好的生活呢?
但是如果科举真的剥落了,石家应该也就看不上自己这个乘龙快婿了吧?如此一来,自己反而因祸得福,可以不用娶石娇了。
哎,总之有好有坏。是福是祸,一切都看上天的安排了!
他正沉浸在幻想中,忽然听见殿中又传来一阵大喊,就像滚雷一般落在他的耳膜上。
“第一名次,马逊!!!!”
子骏呆了一呆。
这声唱名后,殿外短暂地安静了一会。紧接着,又一轮更加浑厚响亮的唱名从大殿里传出来。
“第一名次,马逊!”
“第一名次,马逊!”
第209章 请求剥落
按照惯例,唱名要持续三四次,被点选的士子才可以站出来。
但这次念了三遍,子骏还是没站出来。
佟云此刻正站在子骏的身边。他见子骏一直愣着没反应,赶紧用手推了推子骏。
“子骏,”他轻声道:“你快进去,在喊你。”
子骏其实也并没有发呆。只是在刚才的一瞬间,他脑子里划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画面:近年来各处的游历,和江陵的相遇闹翻又和好,和霖铃的相识相恋,石娇对自己的厮缠,大哥的照顾,霖铃的出走,父亲的逼迫…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唱名开始的那一刻起在他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转着…
直到他听到佟云在边上喊他,他才回过神来。
子骏在这一刻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一个一直在他心里发芽,却一直没有破土而出的念头。
在这一刻,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却莫名其妙下定了决心。
子骏咬咬嘴唇,提袍快步走进了集英殿。
一路上,他感觉到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从其他士子,到传名的殿前卫士,到坐在集英殿里的太后和皇帝。
说他不紧张是假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任是心理素质多么强大的人也会紧张到两腿发颤。但子骏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反而比江陵还多了一份笃定。
他走到赵煦面前下跪叩头,朗声说道:“臣马逊拜见皇上太后!”
刚才唱名唱了半天没有人应,赵煦心里还有些奇怪,甚至有些小小的不高兴。
但现在状元过来给他行礼了,他又有些好奇。因见子骏低着头,他便说道:“爱卿把头抬起来。”
子骏依言抬起头。赵煦一见子骏的长相,心中立刻生出欢喜,心里暗赞一声:“这个好!”
他这次本来就想选长相好一点的士子,将来与西夏契丹谈判时也好多一些胜算。没想到考中的几个士子相貌都大大超越了他的想象。才貌双全,如何不让他高兴?
赵煦立刻笑道:“爱卿请起。爱卿这篇文章字字珠玑,朕读得爱不释手,今得见爱卿,果然相貌不凡。不知爱卿出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