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467)

作者: 周记的九命病猫 阅读记录

候兵拍拍码在摊位上的土布,笑嘻嘻的说:“我这些料子做的衣服,你那恐怕卖不出去。”

“真找你买布,还要棉花、针线。”林兰把石山岭受灾的事和候兵也说了一遍,“二十来户人家有百十口人,你算一下要多少棉花和被面布料。还要点做内衣裤的细棉布。”

候兵爽快的说:“我有数了,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晓得遭灾的日子难熬,一分钱都巴不得掰成两半花。”

他顿了一下,“我看你就不要买上好的土布了,买那些有线头的,不影响使用,价钱也便宜多了。布我帮你买,买来多少,你给我多少。棉花我也不挣钱给你。”

林兰看着他,感激的说:“真是太感谢了!得亏有你们这些朋友,石山岭的乡亲又能省不少。我替石山岭的乡亲们感谢你们。”

候兵笑着摆手:“一点小忙,谢啥子哟!”

林兰笑道:“我先把钱给你还是等你准备好了再给?”

“你家我还不放心啊,等我买回来了你再给我。”候兵笑道。

林兰想了一下,觉得这么多东西城东肯定堆不了,说道:“好,你准备好就送到利民路百货店,交给我爸或是何丽。”

候兵笑着点头:“行。”

林兰推着自行车走了两步,又回头道:“侯大哥,我先去服装厂看看,如果没有处理的布匹,我就去你家找你买土布。”

候兵想了一下:“要不这样,我收摊去你利民路一趟,你差不多也从服装厂回来了。”

“好,那我走了。”

林兰到了服装厂,在仓库找到正在打扫卫生的李爱红,笑着说道:“李姐,还在忙啊!”

“小林,是你啊!”李爱红扭头看着林兰,笑着放下抹布,拉着她坐下:“什么风把你吹来了?生意好吗?”

林兰笑道:“生意还好,我来找你想问问还有没有处理的劳动布?”她上次跟周小红来买的处理劳动布才三角一尺,比买土布划得来多了。

李爱红笑着摇头:“没了。倒有些积压下来的劳动服,前几天下雨还被浸湿了。厂里准备拿去处理。”

“劳动服!”林兰听后眼前一亮,说道:“有多少套?价钱贵不贵?”

李爱红看着她笑道:“劳动服的样式你又不是不晓得,丑的要命。再说,你店里又不卖那些东西,你拿来干啥?”

“我买劳动布也是帮山里遭灾的乡亲问的。”林兰说着叹了一口气,“我娘家姨妈住在镇江那边的石山岭大队。前几天下大雨,他们那山体滑坡,淹没了二十来户,我姨妈家也在里面……”

李爱红惊叹:“天啊!幸好老天有眼,不然这么多人,后果真不敢想象……”

林兰也庆幸不已:“是啊,山里人本来就过的艰难,眼看日子有点起色了,忽然之间连家都没了……”

李爱红起身道:“你跟我来,我去帮你问问厂长,看能不能给个便宜点的价钱。”

林兰感激的看着她:“谢谢李姐,我替我姨妈他们谢谢你!”

李爱红嗔怪的拍了她一下:“真是的,我不过就动动嘴皮子,谢我干啥!”说罢拉着林兰出了仓库朝前面的办公室走去。

服装厂的办公室是一溜青砖瓦房,门口的花坛里种了美人蕉,月季、栀子花。

这时节栀子花开的正盛,只见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开在翠绿的枝头,远远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浓郁花香。

李爱红带着林兰去了厂长公室门,看到一个五来岁,剪着齐肩短发、看着就十分精明能干女同志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林兰见她身上穿的小方领淡蓝色收腰衬衫,正是店里前些日子从羊城发过来的新品。

李爱红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苏厂长,你要下班啦?”

苏厂长看了她一眼,目光从林兰身上扫过,笑道:“嗯!有事吗?”

第422章 423买(2)

李爱红指了一下林兰:“她叫林兰,是我一个朋友,她说镇江石莲那边的山民遭灾了,房屋都被泥石流埋了……小林来找我买劳动布,我想着我们那批劳保服要处理,就带她过来了。”

等李爱红说完,林兰笑着冲苏厂长伸手:“苏厂长你好!”

“你好!”苏厂长和林兰握了握手,推开门对两人说道:“进来说话。”

李爱红客气道:“不好意思耽搁你下班了。”

苏厂长笑笑,指着办公桌前的椅子:“坐,把情况说一下。”

“谢谢!”林兰和李爱红坐下,对苏厂长说道,“我也是下午才晓得他们那边遭灾了,我姨妈和表哥一家,还有石山岭大队长的孙子周大树,几人背着两麻袋干菌子和两筐干菌菇来找我爸,想用菌子换粮食、棉花,布、还有铁锅那些回去。”

“土布、棉花还有粮食我已经找朋友帮忙想办法了,想着去年在你们这买的处理劳动布,结实耐用,便来找李姐。李姐说没有处理劳动布卖,就带我来找你了。”

苏厂长想了一下说道:“照眼下干菌子的价钱,那些菌子全部卖了,恐怕只能买些粮食回去。就算我把价钱压到最低,也得有钱付给厂里才行啊!”

林兰笑道:“钱我先给他们垫上。等他们捡了菌子、摘了花椒和草寇送出来卖了钱再还给我。还请你给个优惠价给他们。”

苏厂长诧异的看了林兰一眼:“好,既然你都能为受灾的乡亲垫付买衣服的钱,我就给你们一个优惠价,三块钱二一套,你要多少就买多少。”

李爱红说道:“小林,我们厂里的劳保服全是用劳动布做的,一尺劳动布的进价都六七角,一套劳动服要七尺多布料,不算工钱都要四、五块了。厂长给你这个价钱真的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