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弄(40)
“把这地道填起来。”西门轩随意地甩了甩头发,漫不经心地吩咐了一句。
“填上?”钟青吃惊地反问了一句:“可是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
刚说了一半,他突然想起什么,急急地打住话头,低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填上,今晚的事情谁也不准说出去,如果泄露出去,在场的人都准备身后事吧。”西门轩冷淡地强调了一句,然后重新拉起东方焰的手。两人都是湿淋淋的。
“离开这里。”他说。
她环顾了一下周围:城南的郊外,久违的野风,风吹草低。
自由的气息。
“去哪里?”她仰头问,水滴从她光润的脸庞上缓缓滑落。
“回西离国。”西门轩淡淡地回答:“我已经打草惊蛇了。”
东方焰低下头,额前的散发搭住了她的眼睛,“西离有什么?”
“我的保护。”
“还有呢?”
“风,很惬意的风,西离是一个多风的国度。”西门轩悠然道。
东方焰微微一笑,看着天际灿烂的银汉,星光璀璨,照耀着她未知的世界——只是,她已学会从容。
“离开之前,我想见一个人。”
“谁?”
“温玉。城南世子,温玉。”东方焰回过头,望着他,平淡地吐出一个名字。
没有涟漪。
(四十三)天下(上)
“城南世子,温玉。”东方焰回过头,望着他,平淡地吐出一个名字。
西门轩并不惊奇,当初她离开皇宫投奔温家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只是她离开温家而被禁方家的缘故,还有点不甚明了而已。
“没有城南世子了。”思索了一下措辞,西门轩淡淡地回答道:“城南王在两年前因为造反失败,而被明殿下下令满门抄斩,温玉也在当日失踪。”
东方焰有点始料未及,“温玉失踪了,那方柔……”
“方家在温家事败之前便已解除婚约,她现在的夫君是明殿下派遣到城南的镇关将军御武,并不是温玉。”西门轩似乎看透了她的疑问,继续说道:“有人说温玉去了北滨国投靠了新上任的北滨王北言冰——可一直没有准信,这个谣言没有得到证实。”
“北言冰登位了?”东方焰又是一惊。
西门轩看了她一眼,随即问道:“你在方家滞留了多久?”
“三年。”
“难怪……”西门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转开视线,遥望着远处的星河:“这三年时间,天下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北滨国皇后政变,挟持天子,将锦妃一行流放出境并迎接北言冰回国继位,然后便是温家在北滨国的支持下试图推翻东方王的统治,那场造反进展得很顺利,只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当时仅14岁的东方国太子东方明竟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温家里面也出现了内鬼,结果兵败如山倒,到最后树倒猕猴散。东方国也由此收留了锦妃一行,公然与北滨国为敌。”
“那你呢?”东方焰静静地听完后,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你回去后,又怎么样了?怎么会出现在方家呢?”
“西离王的亲身骨肉全部离奇去世,他只剩下我一个私生子,所以,即使不情愿,他也只能培养我——不过同时拥有继承权的,还有西离各诸侯的长子,也就是我所谓的堂兄堂弟们,所以,如果我要得到西离王的位置,就必须立功,而这个时代,最大的功劳无外乎开疆裂土——四国之中,与西离最近也最羸弱的国度便是南诏国,南诏国年年内乱,皇帝多疑,诛杀了权臣藩王无数,其中最有势力的并肩王也在多年前的一个早晨猝不及防地被大内高手灭了满门。”
“灭了满门?”东方焰眼中已经满是了然。
“不错,方和便是并肩王的独子,并肩王在南诏国军方的威信比皇帝大了许多,并肩王出事后,南诏最著名的一个将军方端——也就是后来的方傲雄,带着已经吓傻的小王爷,隐藏到了东方国,在离开时,盗走了国库全部的军饷。这次来东方国,便是想探知,他们盗走的军饷在何处。而南宫小王爷的近况到底如何。”西门轩极坦诚地说道:“不过,现在方和危在旦夕,恐怕想说服他们回南诏国一争天下,时机不符,不如先行离开,再做图谋。”
“哦。”东方焰淡淡地应了声,想了想,又问道:“那东方国的老皇帝呢?”
那个她喊了十几年父王的人,又待如何?
“东方国的政权已经全部在明殿下手中了,老皇帝已经退居二线,听说微服出游了,去了北方。”
“那我们可以去一趟北滨国吗?我有一件事,一直想弄清楚。”她又问。
北言冰当年为什么不告而别,温玉为什么要默许诬害,这一切的一切,每每想起,还是会不甘心的。
她需要一个解释。
“如果你是想找北言冰,我的建议是,再等等。北滨国现在是北言冰的母亲宣太后垂帘听政,兵权则掌握在宣太后的弟弟,也就是当初的国舅陈可南手中,北言冰的权力几乎是架空的。不仅如此,与小皇帝关系略亲密的人都受到了严密的监视,甚至迫害。你去了北滨国,他甚至没有能力保你。”西门轩回答道:“而我的势力范围,也只在西离。”
(四十四)天下(下)
东方焰沉默了一会,突然又抬起手,举在眼前:指尖白玉一般透明,几乎能看到淡青色血管的痕迹——还有里面奔腾的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