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398)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请这种罪有意思吗?

莫说这是去年早八辈子的事,万万不可能当初流寇跑到山东的时候没怪罪,现在时过境迁了反而降罪。这样的请罪,分明就是为了把自己身上的责任摘干净!然后,手心朝上,向皇帝索要平卢节度使的官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切都是为了平卢节度使。

这个道理,皇帝明白,但她真的不想给。如此明目张胆的伸手要,皇帝没有办法不疑心。

傅铁云不是说没有诏命济州的河北军不能深入齐地吗?那么,好吧,就给你诏命。

宣化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流寇攻陷泰安,威逼历州之后。皇帝下诏命授傅铁衣为荡寇大将军,引河北诸军入齐地平寇,有节制山东诸军之权。限期一年,彻底清剿为祸山东的诸股流寇。

傅铁衣接旨了,并且当天就于围困历州的流寇打了一仗,成功解了历州之围。此后,傅铁衣就在历州方圆一百里的范围内和与流寇反复接战。超过这个范围以外,流寇分兵去攻傅铁衣也不管。

不得不说,傅铁衣和陆子周配合得很默契。

历州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易手了十三次,一时之间,历城旗杆上反复变换颜色的旗帜成为大郑末年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观。历城的守将薄超,前任节度使的不肖义子之一,似乎立志要趁这个机会将墙头草做到底一般,以投降十三次的记录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而趁着这个时间,,流寇分兵攻下了历城以南的山东全境。

宣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寇陷临淄。皇帝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下旨切责负有剿匪之责的荡寇大将军傅铁衣。在奉献给钦差丰厚的贿赂之后,傅铁衣诚惶诚恐地上表请罪。奏疏洋洋千言,情深意切,大抵皇帝英明神武,微臣罪该万死,然而归结到山东的战局上,就两个字,没钱。

一说没钱,将皇帝陛下外加满朝文武噎得张口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是啊,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啊。大军一动,就是金山银海。傅铁衣说的很清楚,朝廷的军饷粮草还没运到。河北历年战乱,名声凋蔽吗,又正值青黄不接,没有办法补给山东。青州一地的粮饷只允许他在方圆百里的范围作战。倘若硬要出战,那便没有理由要将士空着口袋,饿着肚子还能打胜仗。只要朝廷运来粮饷,他可以立军令状,半年之内收复山东全境云云。

皇帝也很无奈。大郑用兵,粮饷补给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由朝廷负责征调并补给到军中。另一种就是军队直接从当地补给。在山东,偏偏两种都不行。这不是朝廷没钱。事实上,自从均输衙门开张之后,朝廷有钱的很,可问题是从大运河转运粮饷进入山东的枢纽济宁让流寇给占了,有多少钱粮都运不进去啊。等从陆地上运过去,当真黄花菜都凉了。也不是山东没钱。齐地富庶天下闻名,只看流寇被养的膘肥体壮就可窥一二。可关键在于粮饷属政务,归地方官管,武将除非有节度使的官位无权征调。那么,如果要从齐地补给,或者皇帝授傅铁衣为平卢节度使,或者授傅铁衣节制齐地地方文官的权利——这实际上和节度使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皇帝笑了笑,还是为了平卢节度使的权位啊。

宣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济宁失守之后不多不少正好两个月。以山东战守方略故,天子大朝百官于大明宫含元殿,赵瑟列位其间。

她想,她的十一终于可以回来了。

145\

一开始,朝会的焦点很自然地集中在目前山东棘手的战局上。

二选一,或者授傅铁衣为平卢节度使命其收复山东,或者在形势还能勉强控制在不超过一场地方性戡乱平叛战争的规模之前把傅铁衣要的粮饷补给送过去。

为此,朝会上发生了极为激烈的争论。由于赵氏对傅铁衣的承诺,中书省几乎一面倒地支持由傅铁衣兼任平卢节度使。尚书省出于现实性的考虑也持相同看法。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了门下省和御史台的坚决反对。节度使不可兼任是不成文的惯例,一旦傅铁衣的忠诚不能得到保证,则挟河北、山东之势足以颠覆天下,其对王朝存续的危害远甚于流寇。

大臣们争论不休,皇帝却一直都没说什么。她只是微微笑着看手上一张清单,那是开列着傅铁衣所要求的用于山东战事的军费粮秣清单。清单上列出的数目极其惊人,以至于当它通过兵部递交上来的时候,身为兵部尚书的苑国公都觉得这是在敲竹杠。皇帝却仿佛并不吃惊,对着那些狮子大开口的数字镇定如桓。

户部侍郎与御史中丞就是否来得及从上都转运粮饷去山东战场争论时,廷争陷入僵持之局,皇帝打断御史中丞的谏言,点名问道:“均属主薄,你以为如何。”

均属主薄就是赵瑟的同科江中流江大人。皇帝问话的时候这位大哥正站着打瞌睡呢。其实也不独今天,每回大朝他都打瞌睡。主薄的官位虽然不高,却掌握着天下财货转输的权柄。江中流江大人那可是素来做梦都想着发财有饭吃的人,不用说,自接了均属主薄那财神爷官位的头一天起,便再也没有花过自己个儿一分钱过日子。每天晚上都有权贵之家的宴会延庆,这位大哥上人家宴会上蹭顿饭、玩一宿,第二天照例上朝补眠,连买宅院的钱都省了。

这天皇帝点名问他,他正睡得流哈喇子呢。旁边同僚一推,江中流猛然惊醒,迷迷糊糊地一抹嘴,出班禀奏道:“臣附议。”

难得皇帝竟然还能和颜悦色,笑笑道:“朕是问你山东的粮饷来得及运吗?”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