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565)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叶十一的神情凝重起来。他握着那地图说:“虽然这道防线是我主持修筑的,但我从来不以为应该修。世上无有最后不被突破的防线,越是坚固的防线,越是让躲在防线之后的国家衰败得更快。除此之外,别无好处。就此毁了他也好。等这一切都结束了,我必率百万雄师,扫荡阴山。”

“这是……在德不在险……”江中流低喃的声音里有一丝拨动琴弦般地颤抖。他有些疑惑地转向欧阳怜光,仿佛是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什么确认似地。

欧阳怜光却正望着叶十一,脸上是复杂难辨的情绪。她就这样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等到开口说话的时候,才发现嗓子竟有些嘶哑了。

“借力乌虚本也无可厚非,只做唐高祖,不做晋高祖便是。”

她用黯淡地音色说出这一番话之后,突然一探身,从叶十一手中抓过那地图,毅然道:“既然江大人不去,臣去便是。只要主上允诺,安内之后,定要攘外。”

因为欧阳怜光很少有表现得如此大义凛然的时候,一时之间,叶十一也是为之一怔,不由举手为誓。之后,他回过味来,不免愤懑,面上也升起一层薄怒,道:“你将我当成什么什么人了?”然而,虽然不满于欧阳怜光对他的怀疑,但叶十一转念间想到去深入蛮荒与乌虚人谈判这么危险的事,实在不应该让欧阳怜光一个女人去冒险。于是,略一迟疑,还是开口阻拦:“不过,乌虚你去并不合适……”

欧阳刚待要说:“有什么不合适?难道因为我是女子的缘故?”江中流在旁边突然咧嘴一笑。

这家伙大约是想通了。那点儿在他身上偶然才会闪现的春秋大义、大是大非之类的美德这会儿统统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眼见着又变成了歪歪斜斜没个正形的惫懒模样。

这让叶十一感觉舒服多了——总算是正常了。

江中流哈哈一笑,道:“欧阳大人,这等骂名千载,遗臭万年的事而还是让给我老江去干吧,你就不要跟我抢了。下次有什么美差,你再跟我抢不迟。一旦跑了这一趟,将来史书难免要记上一笔,多多少少要被人骂作汉奸。你年轻女子,前途无量,有个汉奸的名声终究不好。我倒是无所谓,反正我也不在乎这个!再说了,乌虚那种地方,茹毛饮血,丝毫不知礼仪,再怎么也不能让你一个女人跑去冒险吧。这名声可比汉奸还不好听,万一扣到我头上,以后还让我怎么傢人哪!”

他说着,一把从欧阳怜光手里夺过那地图,抱在怀里,道:“所以啊,出使乌虚还是我跑一趟合适。你去成都嘛!你自己出的主意,当然是你去。何况,听说你和陆子周特别熟!那是十多年的交情。这你还推辞什么?合该你去啊!你不去谁去?只消你这一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合约立时可成。咱们这叫人熟好办事嘛!”

江中流这一番话说得是天花乱坠。欧阳怜光听进去听不进去实在不好说,叶十一在一旁听着却是连连点头。当然了,他是不知道欧阳怜光和陆子周以前很有些老交情的事儿,就算刚刚从江中流嘴里知道了他也不关心。只不过既然能有一番不应该叫欧阳怜光出使乌虚的道理,他总是要点头以壮声势的。以他看来,欧阳怜光这样的严肃冷漠之人,连他都几乎忍耐不了,更不要说乌虚单于了。由她出使,一言不合被乌虚人宰了点天灯的可能性着实不小。虽然说欧阳怜光其人相当让他讨厌,但到底也没有特意要她送死的道理。这样说起来,反倒是江中流的性格更合适一些。

事实上,任江中流如何贫嘴,欧阳怜光却是丝毫不为所动,仿佛铁了心要去送死。她静地待江中流吐沫横飞地说完,伸过手去,从江中流怀里将那卷轴轻轻抽回来,道:“唯其太熟,所以更加不能去。”

“为嘛?”江中流翻着眼睛问。

“人太熟,不好下手。”她说。

风起

凤仪元年三月,江中流使巴蜀,欧阳怜光使西戎。纵横天下的态势就此展开,轰轰烈烈的战争在金戈铁马声中,宛如疾风骤雨,席卷九州。

凤仪元年三月二十七日,根据洛阳方面的命令,驻守武昌的水军都督罗文忠移师沔阳。近十万的水军溯汉水而上,撤离了武昌。

武昌方面,在几乎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撤出主力向中原腹地靠拢,这就形同于放弃武昌。各方面都猜测,这是叶十一集合主力,进攻关中的前奏。因为不止武昌,南阳、彭城方面近来也有大批的兵马调动,一致是往洛阳、晋阳方面集结。于是,各方据此得出结论——秦晋之战,一触即发。

这个鹬蚌相争,如何渔翁得利?众多的谋士们立即就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一时之间,那叫一个吐沫横飞,那叫一个奋笔疾书。献计献策之人挤得差点都没打起来。

谋士们在大后方怎么动嘴皮子是一回事,前线的统兵的大将们却不可能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战机一纵即逝,必须得立即反应。哪有工夫东想西想,琢磨那些个没用的啊?反正在九江前线磨刀霍霍的曹秋何一听到罗文忠主力撤出武昌的消息之后马上就跳了起来。

“全军倾巢而出,攻打武昌。立刻,马上!”他大声下令。

“现在?”王余不禁抬眼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夜。

曹秋何瞥了自己这得力部下一眼,反问道:“那你还想等到什么时候?”

王余吓了一跳,期期艾艾道:“便是连夜出兵,总要先留点时间造饭,让将士们吃饱了肚子才好打仗。”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