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609)
拖来拖去一直拖到八月初,叶十一兵进萧关,彻底断绝大军回援长安的希望。小七气得倒仰,与张凌大吵一架。张凌急恼交加之下,少爷脾气发作,一掌扇到小七脸上,骂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对我张氏之事指手画脚!”这一下,两人彻底闹翻。此后,小七果然百事不理,无论张凌如何负荆请罪,都不肯再“指手画脚”了。他这一撂挑子,张凌自己一个人当然不是乌虚大单于的对手。于是局面愈加不堪起来。至此,全歼乌虚的大好局面彻底付之东流。
叶十一进入河西的时候,面对正是这种局面。
想到自己无意中帮助乌虚创造了逃出生天的机会,叶十一心中也颇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然而转念又一想,当初若不是他自己将玉门关外的防线地图送给乌虚大单于,乌虚骑兵一开始也不大可能攻得进来。他这么一想,心里也就没什么好过不去的了。
“总而言之,由我来把乌虚赶出去就是了!”叶十一这么对自己说。
然而,虽然叶十一抱着类似于赎罪的心理,决心将乌虚痛殴一番,使之彻底消失,但这种决心一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就是乌虚大单于的毛还没碰到一根,他反倒是先跟“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也没有放弃和乌虚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河西军勇士”打起来了——
没办法,人河西军战士们没想到他抢了萧关之后还不肯回头,放着好端端的帝都长安不去紧着收复,反而有那闲情儿继续前进,跑他们河西来了。人家压根不欢迎他。不可能,也不敢放他进来——河西,张氏最后的领地了。叶十一当然也不是那种人家不欢迎他,他就会乖乖回去找妈妈的好孩子。于是,双方开打。
一旦确定了叶十一的确亲自带兵来了河西,统万城下心灰意懒的小七立即就是精神一振。他自发与张凌讲了和,主动要求带兵去收拾叶十一。
“现在既然叶十一自己送上门来,那长安就有救了!”他说道,“你不是担心救援长安,乌虚会趁机抢占河西吗?现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可以出兵了吧?我来把叶十一和乌虚一起在这里解决掉,让后慢慢去恢复关中。”
张凌正在焦头烂额间,闻言虽然未必以为能这样天随人愿,但还是立即就拨了几万人马出来。
小七能不能是叶十一的对手,张凌实际也没谱。叶十一战场上有多可怕大家都知道,而小七,张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虽然知道小七打仗很厉害,但小七是他之前那个时代的人物,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他是无从知道起的。
不知道,就不放心。张凌心里其实很怕小七也跟他的叔父一样,就那么马革裹尸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临行时,张凌突然拉住小七的手,颇为沉重地嘱托道:“七啊,你可要小心,就算打不赢也千万别……”
小七骑在马上,屈指轻轻弹了张凌脑门一下,道:“在战场上我并不比他差!”
于是,三天之后,叶十一接连吃了两场败仗。
第一次是在一座黄土漫天、破旧不堪的古城附近遭遇到了伏击。当时,为了追击一大股从关中、萧关一路败退进河西的残军,他将军队都派出去了,身边只有两千人左右的护卫,而伏击他的至少有两万人,而且都是河西军的骑兵精锐。叶十一当机立断,立即逃跑——是的,当年在中原叶十一的确曾经用同样的兵力击溃过甚至是这两倍以上流寇的包围。但决不能以此就证明他退步了。叶十一又不傻,他分得清流寇和河西精骑之间的区别。
这一次小挫,一开始,叶十一并没有放在心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嘛。他的确因为河西军目前的主帅是张凌的缘故有一些轻敌了,被人伏击一次并不算冤枉。何况在稍稍损失了一定的护卫之后,他还是顺利突围了。
然而,紧接着,叶十一集合大军把这拨伏击的军队从黄沙草地里撵出来,加以歼灭的时候,又被他们提前识破,还小小地各个击破了一把之后纵容逸走。叶十一这才警惕起来。他仔细一回想,发现前一次伏击似乎也不是意外,而是有意谋划。
这就非同寻常了。虽然说两次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这样地连番受挫,实在是叶十一近年来的第一次。叶十一是什么人啊?从来百战百胜,从未败绩。有什么人能够像这样兜头就给他一闷棍啊,而且一给还就是两棍!
“这绝不是张凌能够做到的!”叶十一支着下巴坐在大帐里自言自语道。然后他一敲桌案,下令:“去查,查查这一批骑兵的主将是谁?”
片刻之后,回报送上来了,就一个字——七。
“七?”叶十一疑惑道,“河西军的将军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众将也都一片茫然。是啊,要真是河西军的将军,他们怎么能一点儿影儿都没听说过呢?
鬼头刀咽了口吐沫,顶着众人的鄙视建议道:“不然把老赵叫来问问吧。以前在河西,咱们都忙着打仗,就老赵搁家闲着没事儿,到处军营里听人讲故事打发时间。他说不定知道。”
老赵者,大名赵有利,就是当年被迫跟叶十一一起投了河西军的倒霉蛋。这位老人家打仗的本事是没有的,因为资格老,目前在军中主要主管伙房工作。也算叶十一军中一号风流人物,举凡狐仙鬼怪、陈年辛密等等不靠谱的消息,找他打听就都对了。
叶十一虽然也觉得问老赵不靠谱,鬼头刀出了个馊主意。但问一句仿佛也没有什么大碍,于是便派人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