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610)
老赵其人,资格既老,又仗着当年在汝州和叶十一很有些同困共饿的旧情,所以十分之倚老卖老。在叶十一面前,并不怎么讲究。因此一问,它就信口大侃起来:
“这么说起来,倒真有一个人。说十六七年前,啊,那时候咱们大伙还都没来河西军,在河西军横空出世了一位少年英雄。相当地年轻,相当地漂亮,相当地会打仗,那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才十七八岁的年纪,整个河西就没人是他的对手了。当时,大都督非常喜欢他,曾经收为弟子。可惜啊,这么前途无量的好孩子,跟着大都督去了一趟上都,好端端地就凭空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没过多久,大家也就把他给忘了。听说他是河西军的马夫捡来的孤儿,从小在军中长大,父母姓氏全不知晓,因为被马夫捡来那天正好是牛郎织女鹊桥会,所以就叫七夕……”
听完这一番话,叶十一楞了一下,然后缓缓地点头,若有所思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然后便不做声了,手指顶着嘴唇不知在想些什么。众将也不敢去问他。
过了很久的时间,叶十一突然笑了,他对众将说道:“我倒是真想和这位不知名的七决一决高下了……你们先下去准备,待我再想想,稍后会有命令。”
众将退去之后,欧阳怜光表情很别扭地说:“你不是输不起吧?”
叶十一看了一眼欧阳怜光,倒是没有生气,只是说:“你最好希望不是,不然你就得为自己准备棺材了。你大概要陪着我死在河西了。”
叶十一是不是真输不起不得而知,反正接下来他和小七就算是杠上了。两人大打出手,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偏又棋逢对手,怎么也决不出个胜负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没几日,熊熊战火就燃遍了整个河西大地。张凌在万般无奈下,与叶十一全面开战。
叶十一这一次来河西,带的都是骑兵。开战以前,他也知道和张氏打仗,函谷关的降卒万万不好使,所以先一步远远地打发到安定、平凉、上邽一带,打起来一点儿后顾之忧都没有。河西军呢,素有第一铁骑之名,自然也是骑兵。双方都是骑兵,素质又相当,对掐起来,那是肆意穿插纵横,纵贯三百里,横穿五百里,整个河西都是被马蹄踏起的烟尘,场面那是相当的好看。
就这样,两拨中国大军内讧不已,一时间,倒把人家乌虚大单于给晾到统万城大眼瞪小眼,没人理了。乌虚大单于从来没被人如此忽略过,坐在统万城里心痒难耐。他是忍了又忍,憋了又憋,八月十八日,他终于忍无可忍,举刀冲出了无人看守的统万城大门,一直冲向萧关,冲向中原花花大地。有东西不抢,有便宜不占,他受不了啊。
于是,八月二十日,乌虚大单于陷入了重围。安定、平凉、上邽三处的函谷关降卒率先迎击,阻在他的前方,然后叶十一和小七相当有默契地从两个方向包卷过来,热烈拥抱了他。他惊讶地发现他陷入了精心安排的圈套。
八月二十一日,在叶十一和小七的联手打击下,乌虚骑兵大败。乌虚大单于连个磕巴都没打,直接就扔下军队跑了。
同日,长安陷落。
魂归
长安陷落的消息,无疑是让两支本来关系就已经够暧昧的军队更加爱恨交织了
消息一经传来,双方立即就各自后撤五十里。这个距离,是骑兵发动一次高效突袭的极限距离,同时也是缓冲对方骑兵急袭的最短距离。刚刚在同一场战争中取得了共同胜利的两支军队,就这样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彼此严格戒备的态度。
撤退的路上,张凌骑在马上,心中是苦乐交织,说不清楚什么滋味。
你说哭吧,似乎真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哭。他们刚刚打了胜仗,全歼了乌虚主力啊。只凭这一战,乌虚至少几年之内是恢复不了元气了。这是多大的喜讯哪?要放其他任何时候,都得普天同庆。从长安的大明宫到边陲的小镇,全天下都得替他们开庆功宴。
可要说笑,实在笑出来哇。汉中丢了,关中没了,现在长安也终于易手他人了。在天下这张麻将桌上最先听牌的张氏就这样被人抢杠而彻底出局了。最初兴起于河西的张氏,现在终于又只剩下河西一地。象征张氏的狮虎已经在函谷关归天,代表着张氏历经千年权势和财富的族人,随着上都的陷落大概也凶多吉少。成王败寇,无可怨怼,然而只凭他张凌和小七两个人,能从叶十一手里守住河西这一片土地吗?
张凌只觉得身上沉甸甸的,似乎张氏列祖列宗的眼睛都在天上看着他。
“为什么偏偏是我呢?”张凌想,“如果是襄哥,大约比我争气得多吧?”
于是,他换了让他感到轻松地话题,与小七轻声地交谈:“七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不是一直和你在一起,我简直要怀疑你们是商量好的了。这场仗,你和叶十一怎么能配合得那么好。啊,你不会一开始就打算和他合作歼灭乌虚吧?可是也不对,你一开始是要救长安的。我的话倒还有可能,你怎么会为了乌虚忽然叶十一合作呢?”
“一开始也不知道,后来打着打着就知道了。”小七叹了气道,“反正总是要打乌虚的,就配合他了。”
张凌搔了搔头道:“那我怎么一点儿都没感觉到?”
小七认真地看了一眼张凌,然后似乎很无情地下了断言:“打仗这种事是讲天分的。你虽然也很不错了,但要进入到那种境界始终差了一点儿。到不了那个境界,你自然感觉不到。”说到这里,小七似乎是心软了。叹了口气,苦笑道:“你这个样子,我还真不忍心把你扔在河西被人蹂躏,可我真没想到,长安竟陷落的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