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822)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培养了叶十一的人应该是你吧?张襄心里想,然而体贴地没有说出口。

“而且……“赵瑟继续说道,语气里带了些晦暗的苦涩,”她怀孕了,快要七个月马上就要生产。做母亲的为自己的孩子做出点儿牺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是吗?”

张襄“唔”了一声表示理解。事实上,赵瑟的心情张襄是不可能理解的。他想到的只是:“七个月的身孕那是不能上战场了。”再有就是,他通过元元的身孕联想到了赵瑟怀孕的事实。赵瑟的孩子也将近五个月了吧?张襄的视线向下扫过,发现赵瑟高腰襦裙之下,小腹微微隆起。于是便道:“你是不是也该找一个对象结婚了?”

“你要毛遂自荐么?”赵瑟反问道。

“我有妻子了。”张襄目光中闪过一抹哀恸,复有一振道:“我要带着对她的忠诚进坟墓。”

赵瑟怔住了,半响才说道:“你不会进坟墓的……其实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叫其他什么人做父亲的。”

我会与金陵一起灰飞烟灭,的确不可能有什么坟墓了。张襄不无自嘲的想。赵瑟后半句话,更是只听起来就像是浸透了血泪的过往人生。张襄本能地不愿细想,于是把注意力拉回到即将来临的危局上。“既然巴蜀联合无望,那就只有调动水军阻击一途了。”他说。

赵瑟有一些迟疑,说道:“王余的水军现在在湖州,一旦金陵有变,随时都能扬帆出海。可如果前往阻击罗文忠,能不能拦得住姑且不说……现在已经九月下旬了,很快秋汛结束,长江水位下沉。现在动用水军,就算能阻住了罗文忠顺流而下,王余也要在被困到湖口,只等静等明年春汛才得脱身。”

“跑你就暂时不要想了。”张襄喝道:”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能立即调集到足够的兵力阻击北军的攻势,就算你想跑也跑不掉。整个江南再也没有一座能喝金陵防御力相媲美的城池了。目前看,唯有依托金陵防守才能阻止住北军的进攻,赢得足够的时间。金陵,绝对不能放弃。所以,没有其他选择了。”

“十月到三月……”赵瑟沉吟道,“你能保证守住金陵五个月么?”

“我保证。”张襄说道。

“好吧,下命令给王余。”赵瑟想一旁的郎官说道。

乙酉年九月二十四日,王余率水军全师十万,号称为十五万,前往阻击武昌罗文忠水军。两军在武昌下游湖口相遇,爆发一场大战。两军鏖战数日,不相上下,陷入对峙。十月,长江水落,罗文忠退回武昌,王余避入鄱阳湖,静待时机。至此,南北两方面的水军同时搁浅,暂时无力干预下游的战争。

于此同时,北方诸路援军源源不断地开过长江,通过京口这个桥头堡,向江南发动猛烈攻击。铜陵、当涂、采石、新林、白鹭、潥水、宣州相继陷落。十月初九日,南征军主帅宇文瀚以十五万大军兵临金陵城下。

蜀色

乙酉年,欧阳怜光是无可争议的年度人物。河北之乱以前自不必说,即使是河北之乱以后,在叶十一已经非常厌恶她的情况下,欧阳怜光仍然无所不在。

欧阳怜光太忙了,哪里都需要她!

比如说,八月份欧阳怜光就接受了担任钦差前往巴蜀封元元为蜀王的使命。然而,却一直没办法立即成行。先是劝降傅氏余部的事,邯郸归降之后,又是废立皇帝的事——虽然这些事情没有欧阳怜光也能进行下去,但毕竟有她会更不一样一些。何况诏书形式上也需要等新皇帝的印章才像样子。

这就充分说明了欧阳连光的重要性,叶十一的确离不开她。重要而外,这件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似乎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无论什么理由,欧阳怜光八月初就接受的使命一直等到九月初才出发都是不争的事实。从启程之日算起,光只路上她就走了二十来天,等进到蜀中人到成都,九月下旬了。很有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怕死的余地。毕竟元元说是归降,实际却随时有可能翻脸。土匪翻脸,可是不管你什么“两国交战不斩來使”的。并且,叶十一也未必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这么说起来,成都对欧阳怜光而言,无异于龙潭虎穴,轻易闯不得,她有心拖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么,欧阳怜光到底是不是怕死拖延呢?这问题欧阳怜光自己都但笑不语,不做回应。只有在她的小童清风追问得紧的时候,她才似是而非地答道:“成都,总是要去的。有些事情现在不谈,以后大约也找不到机会了……” 就这样,欧阳怜光拖拖拉拉的到了成都。

元元正式接受朝廷册封的敕书和金印是在九月二十二日,然后,然后就没有了。欧阳怜光此来,除了宣旨册封元元为蜀王之外,是担负着与巴蜀谈判的重任的。册封和接受册封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结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真正的问题只能在之后私下的谈判解决。这是很明显的事,元元不可能不知道。然而,元元表现得就像是真不知道一样。接受册封之后,她就把欧阳怜光推给沈文秀去招待。她自己除了偶尔出现在宴会上片刻之外,基本不和欧阳怜光照面。不但元元自己不肯见欧阳怜光,甚至她不允许陆子周出面与欧阳怜光交涉。总而言之,权当没有要谈判这回事。而如果欧阳怜光单方面提出来要会见蜀王,也立即会遭到拒绝。理由只有一个,但正当无比——“大王身怀六甲,大夫说不能操劳,必须得卧床静养,所以暂时不能见欧阳大人了。”至于陆子周,自然没有越过元元,单独要求见陆子周的道理。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