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342)
以定国公同武兴候府的交情,肯定是考虑过两家结亲的。若是这亲事能成,早就成了,又何须蹉跎到现在?
“今时不同往日,县主年纪老大不小了,又曾是定过亲的……如今她到哪里去找比你大堂弟更好的人选?”兴国公夫人撇了撇嘴。
魏薇县主的亲事定的晚,直到十七了才许给了昌平候常家的嫡长孙。昌平候军功起家,常家嫡长孙自幼熟读兵书武艺了得,西北战事一起,他也雄心壮志上了前线。奈何他时运不济,没多久便战死了,只追封了一个将军身份下了葬。
他一死,两家的亲事自然作罢。魏薇当时已经十八,又蹉跎了一阵,如今年纪将满双十了。双十的人,是实实在在的老姑娘,如此亲事更加难了,偏偏魏薇此人眼光又高,一般人她又瞧不上……
这些日子,魏薇那丫头找她儿子找的勤,碍于两家亲戚情分她又不能怎么拦着,兴国公瞧着心中当真焦急万分——她可不愿意自己宝贝儿子娶一个老姑娘!魏薇比她儿子大上一岁多呢!
许给杨广北,最好不过。
兴国公夫人算盘打的很精。
杨元心对此有些不耐烦,便道:“娘,别的不说,你当圣旨是随便下的么?如今民间已经将大堂弟同林家小姐之事传成了一桩佳话,若是皇上横插一手,岂不是棒打鸳鸯毁人姻缘?皇室白白落个名声,又什么好处都没有,皇上怎么会下这种圣旨?”
“娘,你不是也说了么?”杨元心不想同自己娘亲再就此争论下去,道:“反正大堂弟娶谁都不碍咱们一房,你就顺着他的心意向他卖个好不行么?”
杨元心心中记得杨广北冒险偿了她心愿的情分,也就愿意看杨广北得偿所愿。她也知道轻易劝不住自己母亲,想了想,便下了一记重的,低声道:“大堂弟并不是任人揉捏的人,我们平白得罪他做什么……”
兴国公夫人也想起了女儿那次出走就是杨广北使人出的力,偏偏就是杨元心身在其中也没察觉出其到底有几分能耐,她不禁有些忌惮,讪笑道:“娘娘说的是,是我想岔了。”
但她也不想帮着杨广北,就补充道:“我只是婶娘,他的亲事反正是由他祖母做主的。他祖母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杨元心闻言心中无奈,但也没有再就这事儿扯下去,端了茶,身子却往旁边歪在了一个软枕上,瞧着茶盏微微出神。
兴国公夫人还是惦记魏薇的事儿,又开口道:“……皇上是不是也该体恤老臣,给县主指桩婚事?就这么耽搁下去,哪哪面上都不好看……”又提起魏薇最近同她大儿子杨广南亲近的事儿,十分不满,道:“……她那性子本来就骄纵了些,近两年亲事不顺,又添了几分古怪来。当然了,这些将来都能好好教导,但娘娘你也知道,我同你姑姑从前就有些不对付,若是薇薇嫁给你弟弟,我肯定左右都落不得好……你姑姑算盘打的精,若是从你祖母和你父亲那里下手,这亲事说不得就算成了!”
“若是真成了,他们个个都高兴了,只我这个婆婆要怎么当?反正我绝不同意她进门……娘娘……”
226 回府
皇宫中兴国公夫人连同安悯公主一同找了皇后叙话,还传了个说书人进宫去,杨广北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同时,他也收到了红月大长公主嫌弃林宜佳名声有损欲遣人退亲的消息。
杨广北这会儿非常庆幸。
他很庆幸,作为信物的林宜佳的佩玉一直被他贴身戴在身上,就算杨家坚持退亲也必须从他这里将信物取走。如此,他总能把握住事情的进展,而不至于被弄了个措手不及。
他同样庆幸,他想出了这么一个“天定姻缘”的主意——若不是他坚持如此,将他同林宜佳的“亲密”展露在世人面前,从而让林宜佳再不能抽身,说不定以林世卿和林大夫人爱女的心思,为了其不会在婚后被长辈不喜刁难,他们得到长公主欲退亲的消息,会先一步退亲也不一定!
不像现在——
世人都认为他和林宜佳的故事是一段佳话,这桩亲事就是板上钉,谁再想否认反对都名不正言不顺了!
很好。
目前为止,杨广北对形势发展很满意。
只是,让她吃了苦……杨广北低头看一眼怀中被包裹的人儿,眼中闪过一抹阴霾——他愿意低调,愿意籍籍无名,却不代表愿意让人欺负到头上来!
所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的人,他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但,也不急。眼下,他和她的亲事才是最要紧的。其他,先放放,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到了城内,杨广北骑马的速度放的很缓,若说是为了避让街上的人群,却偏偏又有几分优哉游哉的意思。就算人群中有人指指点点,偶尔说了不好听的话,他也像是没有听见似的,风尘满面的脸孔上,一直布满了忧虑和担忧。仿佛只一心一意挂念怀中之人,顾不上其他的。
“杨兄。”
直到杨广北带着林宜佳已经将长平大街走了大半,离了林府已经没多远的时候,林家康得到消息带了一辆马车从林家“匆匆”赶了过来,神色有些复杂地瞧了杨广北一眼,担忧地看向紧闭双目面色苍白的林宜佳,道:“让姐姐上车吧。”
杨广北点了点头,也不让林家康插手,亲自抱人下马,将林宜佳送进了马车。马车内。蓝田蓝心眼睛红肿。慌忙扶住自家主子。
厚厚的车毡才一放下阻林宜佳就睁开了眼睛。
她想自己站着。就不自觉间借了杨广北的手想稳住身体。两手交握,林宜佳的内心有什么地方颤了颤,随即垂下眼睑道:“我没事……你和康儿先出去吧,一切回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