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343)
她又着重对林家康道:“爹和娘都在后面。慢了约半个时辰,应该很快就都能回来了。”
“姐,你歇着。”林家康眼睛微红,拽了一把杨广北,二人出了车厢。
“小姐,奴婢该死……”蓝田和蓝心都跪了下来。
“不关你们的事,是我打发你们下去的。”林宜佳并不是迁怒的人,缓缓在铺上坐稳了,示意蓝田让人起行。瞧着蓝田面上似乎有擦伤。右手也不灵便的样子,知道她是摔的不轻,便关切地问道:“……怎么样?”
“奴婢没事儿……”蓝田更衣不能言。
林宜佳反而安慰了她们。
本就离林府没多少路,马车走的稳,很快就驶进了林府的大门。一直行到了二门,林慧佳带着一顶软轿在二门外,接了林宜佳,什么话也没说,就让她进了软轿,吩咐人送去风荷坞。
“去松林院。”林宜佳却摇头道:“大姐,我真的没事,本不过是一场风寒,如今也大好了。一会儿爹爹和娘前他们回来,我也想听听你们说话儿。”
顿了顿,她又道:“总是我的事情。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什么,才能想清楚该怎么做。”
林慧佳眼中含泪,见她坚持,便点头应下了她。
松林院紧邻正堂的耳房,是常年为她们几个姐妹准备的。就算后来她们年纪都大了甚至出嫁了,这耳房依旧有留着,衣裳鞋袜之类的,也都有备下。
林宜佳换上一件淡橙色的家常小袄,深青色的襦裙盖住了脚面,亭亭玉立,温暖而庄重。
林宜佳平常都不爱这种灿烂绚丽的颜色。这小袄也不是她的,而是林敏佳的。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看着这个色彩很好,很温暖,她很喜欢。
用了一碗姜汤驱了寒,林宜佳觉得浑身暖意融融的,十分熨帖。她照了照镜子,对自己的面色很满意,才走出了耳房,进入了正房。
李氏和林诗佳也赶了过来。瞧见林宜佳出来,立即起身拉着林宜佳仔仔细细地看,见她真的很好,才各自舒了一口气,安慰地拍了拍林宜佳的手,没有说话。
也许她们都不知道此时该如何开口。
林宜佳笑了笑,在自己惯坐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神色自若,问她对面的杨广北道:“……你当真捉到了白天鹅吗?”
杨广北看着林宜佳,神色不自觉间就缓了下来,有些自得地道:“可不是?我捉了两对白天鹅呢!怕北边天冷不好养活,特意找工匠给它们定制了能放炭盆的大笼子,总算是活的好好的。不过,下面人走的慢一些,你大概要过几天才能看到了。”
“二十二那天能见到么?”林家康直视杨广北的眼睛,神色严肃。
这就是在向杨广北要保证,问他能不能保证二十二日,也就是三日后能不能来林家下聘。
在座的人都听懂了,却都没有开口。
林宜佳右手摩挲着茶盏光滑的口壁,淡然自若。
杨广北目光在林宜佳干净的手指上顿了顿,抬目直视林家康,十分认真地道:“自然能的。我杨广北在这里向各位保证,到时候必然能够见到两对鲜活的白天鹅。”
为了保证成活率,他一共捉了六对白天鹅。就算路上有照顾不到不好了的,总能剩下两对出来。
“那我们就等着大开眼界了。”林慧佳轻快地笑了起来,开始问起杨广北如何捉到那些鸟儿的:“……这么冷的天,总不能下水去吧?”
于是,话题就转到了杨广北这一次南方之行上,从捕捉白天鹅的经过,到江南时兴的首饰,新到的洋人玩意儿,等等等等。
言笑晏晏,轻松自若。
仿佛就像是冬日里亲人朋友们聚在一起,再寻常不过的一次聊天。
半个时辰之后,林世卿一行人也回到了林府,又是一番叙话。
杨广北直待到在林家用过便饭,才同林慧佳夫妻,以及林诗佳夫妻一同离开了林府。
才出林府不远,寅一就出现在杨广北身边,低声回禀道:“主子,府上老太君一共打发了五拨人来请您回去,按照您的吩咐,小的们没让他们上前打扰您,都给扣下了。您看,他们那些人该如何处理?”
“一会我回府之后,就将他们都好生放了吧。”杨广北淡淡吩咐道。那些人左不过都是长公主叫他回去的。他既然都回去见她了,那些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扣着也是浪费粮食。
“是,小的知道了。”
月色有些清冷,地面上都上了冻,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摔一跤。
杨广北骑马走的也不快,本来没多远距离,他硬是走了两个多钟头,才抵达杨府的大门前。
一排八盏大红灯笼下,是红通通的“兴国公府”的匾额。从前那黑底描金由已故老侯爷亲自所提的“武兴候府”的匾额,早已被送给了杨家三爷手中,由他收藏了起来。
微光院有通往外面的侧门,所以杨广北极少从这大门走。
他抬头看了一眼门楣上的匾额,正要继续前行,却见一个人从门洞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边走边问道:“是大哥吗?我是广南。”
杨广南比杨广北只小一岁。他和杨元心一样,容貌都随了兴国公夫人,算是十分俊美。加上他也是习武之人,也是在军中历练过的,更有了几分英武之气,正是最受闺秀们喜欢的类型。
只是从前他人多在西北,回盛京后先是在守孝,露面的时候不多。也就是在杨元心成了皇后之后,他本人才算是炙手可热起来,每次饮宴,都少不了“偶遇”的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