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173)

作者: 红摇 阅读记录

方小杞点头:“没错。”

羽氏神情中带着些许忐忑:“我早年有个闺中密友,因故被流放安西,不知她近况如何,想着方姑娘会不会碰巧认识她……”

方小杞心口突地一跳:“她……叫什么名字?”

“赵袖笙。她叫赵袖笙。”

方小杞一时失语,转头看了一眼内室。内室的门帘安静地垂着,看不到沈星河的身影。

她稳了稳心神,道:“我,认识她。”

羽氏手一抖,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吗?袖笙姐她还好吗?”

方小杞垂眸,语声艰涩:“袖笙姨母,已经过世了。”

羽氏呆住,眼眶漫上泪意,猛地用帕子捂住了脸。

烛光下,方小杞把赵袖笙的事告诉了羽氏。像对沈星河述说时那般,避重就轻,粉饰了苦难,免得故人太伤心。

羽氏却依然心碎。她流着泪来拉方小杞的手,方小杞下意识躲开,只被她揪住一角袖子。

羽氏哽咽道:“谢谢你,谢谢你和你的阿娘能在最后时刻陪伴她。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她会过得怎样,会吃多少苦,受多少痛……还好,还好有你们。”

方小杞眼眶发红,泪珠却没掉下来,似倒流入喉,嗓子眼发苦。

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内间门帘,不想让里面的沈星河听得太难过,赶忙岔开话题:“夫人你跟袖笙姨母很熟悉吗?”

羽氏擦着泪迹,连连点头:“我为姑娘时是个绣娘,袖笙家是开裁缝铺的,常用我的绣品,因此与她结识,我们性情格外投缘,从而成为手帕交。”

她忽尔抬头,目光坚定,清晰说:“我今日来,是想告诉姑娘,袖笙是个很好的人,绝不是如坊间传言的轻贱女子!”

方小杞心中一凛。她看着羽氏,突然明白了什么。羽氏在来此之前,并不知道她认识赵袖笙,只因她是安西人就深夜拜访,是不合常理的。

羽氏来找她,只是个借口。羽氏想拜访的人,是沈星河。要说的话,也是想对沈星河说的!

内间安静无声。

方小杞郑重道:“夫人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羽氏胸口起伏着,压抑着悲愤:“我……我想告诉你,袖笙她,从未勾引有妇之夫,她是被侵犯的!”

赵家裁缝铺一家三口都手艺卓绝,京城贵妇不惜重金争相订制,一衣难求。

不过,对文宜长公主来说,自然没有“难求”这回事,那年刚开春,裁缝铺接下订金,袖笙来到长公主府,给文宜长公主量新衣的尺寸。

她干完活后即告辞,送她出来的婢女中途腹痛,跑去如厕了,袖笙便独自穿过府中空无一人的园林,恰与酒后的驸马爷沈书允偶遇。

沈书允在文宜面前受了气,回头又被圣上训了一顿,喝了一顿闷酒,满腹憋屈无以发泄。

袖笙长相甜美,手巧的女子,自带一股灵气。却也不是国色天香。文宜长公主才是国色天香。

但她身上有文宜身上绝对没有的气质:乖巧,恭顺,卑微。

沈书允找到了发泄的对象,酒壮怂人胆,他就近把袖笙拖进园林暖阁,侵犯了她。

第159章 师父威武

袖笙从狼籍中爬起来,裹紧衣衫逃回家,惊恐万状,失魂落魄。阿娘看出不对,解开袖笙的衣衫,看到一身青紫。

袖笙的阿爹赵裁缝当即抄起了剪刀,要到长公主府讨公道,被袖笙死死拉住了。袖笙嘶哑地哭道:“沈书允说,这事若让长公主知道了,我们全家都得死。”

赵裁缝知道这话说得没错。一家人内心剧烈斗争之后,决定忍气吞声,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但沈书允没有就此放过他们。他对袖笙上了瘾。

沈书允背着长公主,以心腹之名盘下一座别院,将袖笙强掳到别院软禁。借长公主的威势恐吓赵裁缝夫妻,令他们守口如瓶。

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雷霆手段,这便是沈书允。

……

蜡烛的火苗在寒夜里晃动,孱弱得一缕轻风就能扑灭。羽氏是个爱哭的人,一边说,一边哭湿了帕子,又哭湿了袖子。

羽氏攥着自己的衣襟,仿佛攥住自己的心,怕一松手就碎一地。她哭道:“袖笙被软禁别院的时候,我想方设法买通看守进去看她,也只能与她抱头痛哭,我没有办法救她,我恨我自己没有办法救她。”

“你那时只是个平民家的小姑娘,你能有什么办法呢?”方小杞喃喃道,“无权无势的贱民,就算有天大的不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羽氏终于被婢女搀扶着告辞了。

方小杞走到内间门帘前,竟不敢掀开。站了一阵才走进去,看到沈星河坐在凳上,枯僵如木,双眼睁着,眼神却空洞一片。

就像坐在那里死去了似的。

方小杞心中一惊,疾步上前,打量着他的眼睛:“大人……”

沈星河眸子颤动一下,却没有看向她。

他的失明症又犯了。

方小杞心痛如绞,她不由自主伸出双手,想抱一下他。手离他肩头两寸,却无论如何也落不下去。

她恨死了自己的心病。

沈星河忽然感觉到什么,一抬手,捞住了垂在面前的她的袖子,双手捧着,把脸深深埋了进去。

长风凄号,暗夜稠窒,唯有她的一角衣袖的包裹下,他才能呼吸。

方小杞犹豫地抬起自己另一只手,小心地落在他的发顶。像一小片云,带着点温度。

*

次日,方小杞起了个大早,换上公服,匆匆用了早饭,准备把从江府中得来的“杀人陈情书”送去大理寺,呈给易寺卿。

上一篇: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下一篇: 佞相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