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167)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但他相信林嫱的想法和自己一样:既然知道这种能力能够带自己回家,就算明知有严重的副作用,也绝不可能止步不前。

于是他继续伸手触摸,读出林嫱在笔记上继续写道:“如果将来有读者能够读到我的这些笔记,也希望通过笔记里的线索掌握‘时光术’的话,那么我希望她是能和我一起进步,一起克服这些‘副作用’的。”

“所以,以后我会考虑将我后续的笔记存放在只有运用时光术才能前往获取的地方。”

李好问手指触碰这一句时,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只有运用时光术才能获取笔记?

难怪后人们能搜集到的林嫱笔记,就只有她穿越最初的这几年的。

这也意味着,只有掌握了足够程度的时光术,才能根据林嫱提供的线索,前往某个特定的地点,获取新的笔记。

压力来了!

原本李好问感觉不需要妹妹帮忙在敦义坊自家宅院里种芭蕉了,现在他自己就给自己种上了一排,绿油油的。

不过,他也佩服林嫱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时光术水平不到家,或者不能克服副作用,那么就没有资格获取线索,修习下一个级别。

不愧是你啊,林前辈!

李好问匆匆伸手,将林嫱在这一年写的笔记尽数读完——其中记录了很多垂拱年间的见闻,以及她为建设大唐所作出的新贡献。

但是对于时间术还有哪些副作用,以及如何掌握“一炷香”级别的时间术,林嫱在这一份笔记中都没有再提。

李好问顿时呆住——诡务司所藏的林嫱笔记就这么些,他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林前辈,您好歹留下一点线索,再把笔记藏起啊!

这下真的,不蕉绿也不行了。

李好问想了好一会儿,丝毫没有头绪,只得先将笔记都放归机要室内的抽屉墙,返回诡务司前院,转过一圈,发现司内竟然没人闲着:

屈突宜又去西市寻找关于踏影蛊的线索去了;

章平今日没有迟到,而是正将昨天提到的那件堪舆点穴的活计转交给吴飞白;

李贺在典籍库中埋首于案牍;

老王头带着卓来,正在药圃中为各种珍稀药品除草施肥。

也就是说,整个诡务司内,暂时就他一个闲人。

“当当当当当……”

诡务司正堂前悬挂着的壁挂钟忽然敲响,随之而来的是坊外荐福寺的“人工”钟声。两处钟声交织,雄浑激荡。

李好问突然想起,诡务司墙外一街之隔,就是大名鼎鼎的荐福寺。

罗景与那条隐藏在长安水系中的那伽,都与佛家有极深的渊源。

而他所修习的“时光术”,也一样与佛门有关。

当初林前辈不也曾向大德高僧义净师父请教的吗?

一想到这里,李好问便决意前往荐福寺,看看能不能同样邂逅某位高僧,请教请教与那伽或者时光术有关的问题。

想到就做,李好问当即从诡务司出发,出了丰乐坊坊门,穿过朱雀大街,来到对面的安仁坊。方位极好辨认,地标建筑小雁塔就建在这里。

然而李好问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荐福寺本院在安仁坊北面的开化坊里。安仁坊这里,只是荐福寺附属的一座塔院。

原来世事变迁,荐福寺原本建在开化坊,后来因唐末战乱所毁,重修时便干脆与小雁塔修于一处,寺塔合一。

开化坊里的那座庙宇,才是荐福寺始建时的原址。

心中感慨着,李好问迈入荐福寺。

寺内寂寂无声,连一个香客的影子都见不到。斑驳的山墙之下,落叶铺满了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也无人清扫。

这就怪了!——李好问回想起在现代时他也曾经到访过荐福寺。虽然在古都里不算是最热门的景点,但好歹也是著名古迹,4A级风景区,节假日一向是游人如织,很难拍到单人照的那种。

若说前几年的“会昌法难”对荐福寺有影响吧,荐福寺说到底也是武则天建来为丈夫李治祈福的寺院。

武宗当年以那样大的决心下令灭佛,也不敢彻底毁损这座荐福寺,而是明令长安城将荐福寺与慈恩、西明、庄严三寺一起保留,同时允许寺中保留三十名僧人,算是网开一面。

只是没想到,会昌法难已经过去,灭佛令已被当今天子中止,这荐福寺内依旧是这般萧条。

李好问穿过山门,一路向北面正殿走去,走出数十步,才听见远处传来刷刷刷,笤帚清扫地面落叶的声音。

李好问再靠近些,发现那是一名穿着黑色僧袍,头顶戒疤的僧人,正目不旁视地将道路上的落叶扫至一旁。

“这位大师,敝人有些事情想要请教。”

闻声,那黑衣僧人转过脸来望向李好问,随即放下笤帚,双手合什行礼道:“施主,小僧这里有礼了。有什么是小僧能为施主解答的?”

他脸庞稚嫩,声音清亮,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年纪,比卓来大不了多少。

“这……”

李好问原想找一名在荐福寺中多年的大德高僧请教一二。谁曾想对方竟比自己还要年轻。

于是他有点尴尬地开口:“小……小师父,寺中就你一人,没有其他师长了吗?”

年轻僧人略微一怔,随后苦笑道:“施主有所不知,寺中连我在内不过十余僧人,白天里要分出一半照料塔院。师长们各有课业,眼下只有小僧在此洒扫。若是能帮得上施主,小僧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剩十余人了呀?”

李好问十分惊异:“先皇在世时不是允许荐福寺保留三十名僧人在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