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59)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当时李好问回应,便提到了自己也有妈妈和妹妹,“将心比心,我希望她们过上由我的生活。但我也同样希望她们的意见会被尊重,她们的人生能够由她们自己掌握。”

“好问,这就是你阿娘选择的人生。”崔真笑望着儿子,腰板挺得笔直。

“可是……”

李好问却低下头:“阿娘,我还不大明白!”

崔真的笑容越发地灿烂:“好问,你只需要知道一点,在这个世界上,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存在。”

崔真的一席话,似乎瞬间解开了李好问心中的所以谜团,但也令他震惊莫名。

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存在!……难道妈妈和妹妹,是因为执念而存在?

崔真女士和李十五娘这两位,原主一直不肯相信她们已经过世,努力想象她们存在,想着想着就疯了,在自己的执念之中,这两位便好端端和他一起生活着。

而李好问刚刚穿来这个平行时空时,为了寄托对自己亲人的思念,便顺水推舟地接过了这种执念,甚至为了维持这种“想象”,不惜与族里翻脸,也要护下敦义坊的这座宅子。

最终这便造就了崔真女士与李十五娘小姐获得了真实的躯体,自主的意识,从而成了完全真实的人?

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里的门神可以交流,神话生物会凭空出现,只有在千年前的典籍中有一两笔记载的仙人,也能在现实中驾鹤飞临。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人相信祂们存在。

祂们之所以为神,是因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相信他们的神明能够降下难以匹敌的伟力,从而给予人们庇佑。这两者互为因果,自成逻辑。

林嫱说过:尊重科学讲逻辑。

而崔真女士刚才说的话,则刚好为这个世界夯下了最重要的基础规则。

如果你相信,请努力相信,拼尽全力去相信,那么祂……就有可能存在!

看见李好问震惊莫名的样子,十五娘笑得花枝乱颤,几乎要倒在坐榻上。

而崔真则用饱含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儿子,温柔地道:“好问,阿娘和十五娘必须感谢你,正是因为你的笃信,我们得以存在,能够活在这世上。”

“而阿娘,在重获新生的那一刻,就发誓了绝不会辜负你。”

一面说着,崔真一面向李好问伸出手。

李好问迟疑着,但崔真眼神中的乞求令他的心瞬间软化,于是,他的指尖触及阿娘的手。

崔真的手暖暖的,她的手掌细长而柔软,指节纤小,指尖的触感十分细腻。

这令李好问回忆起自己年幼时,和妹妹一起住在外祖父母那里时,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够见到从夜校进修归来的母亲。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也是这么伸出手去,触及母亲的指尖,感受那里传递过来的温暖。

那个时候,妹妹多半早已在他脚边熟睡。母亲的那双手便会轻轻拍拍他的脸颊,然后那枚纤长的食指会轻轻放在唇上,提醒他,别吵到了小妹……

此时此刻,崔真轻轻握着他的手,似乎想要将他牵到身边,揽入怀中。

“阿娘……”

李好问的声音里却有压抑不明的情绪。

他有很多话想说,却发现在这个场合里说什么都不合适。

他心里最大的那枚问号属于炼石宫,昨夜固然是炼石宫出手襄助,帮忙护住了诡务司——

可是以后呢?

炼石宫的立场能与他永远保持一致吗?

如果双方不可避免地起了冲突,崔真……母亲,也会将那枚威力强大的法器指向他吗?

这是他心中乐见的结果——他的思念与想象,创造出了真正的存在。

可是这两位存在拥有了自己的意识,便从此不再属于他。

但凡独立的个体,都有分道扬镳的可能。

……

终于,李好问恭敬地低下头,轻轻挣脱了崔真的手,并与她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在一旁冷眼看着十五娘嘴角一撇,不高兴地别过头去。

而崔真没有说什么,只是轻柔地叹了一口气,望向李好问的目光依旧慈爱。

第 119 章

腊月初七, 午时,丰乐坊。

数九寒冬,朔风似刀。此刻天空中的灰云压得很低, 天色却泛白。有经验的老人们都知道这是下大雪的前兆。

但即将到来的坏天气丝毫影响不了丰乐坊中人来人往。不少坊内百姓已在为即将到来的年节做准备,储备柴薪, 采买各种食物、布匹, 希望阖家能过个欢欢喜喜的好年。

好些去外地经商营生的游子也选择在这岁末之际返家团聚,此刻丰乐坊内的十字街上处处驮马, 家家卸货,人声喧哗,热闹至极。

然而人最多的地方,却还是诡务司门前。

此刻诡务司大门虚掩着,门板上贴着一对新的门神。但和以前的神荼、郁垒不同,如今左右两尊门神都画的是同一人的相貌, 此人年轻英俊,再加上画工画技出众, 将他画得英气勃勃, 栩栩如生。

诡务司门外摆着一张陶案, 旁边摆着一只炭炉。

陶案上用镇纸压了厚厚一叠, 都是绘着门神的纸张。老王头在陶案旁摆了一只小马扎,自己大马金刀地坐在马扎上,半眯着眼, 享受着身边炭炉带来的暖意。

早年间唐人过年时的风俗, 是大在门上悬挂写有门神名字的桃木。后来武周时印刷术突飞猛进,各种彩印套印技术层出不穷。年节时的风俗便渐渐改成了贴门神的绘像, 主打一个辟邪消灾、震慑鬼怪。

“劳驾,我来请一张‘新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