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58)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其次,便是司务一切如旧。

诡务司中人,该查案查案,该算账算账,该卜卦就卜卦,诡务司,还是那个专职处理诡奇事务的大唐普通衙门。

被秋宇这位教导主任一顿好训,连李好问在内,机要室里个人都诺诺点头。

而这时室外天色已经快要大亮了。

李好问便起身让众人去休息。而他自己,则打算进宫看看。

虽然早先已经说好了“今上”李忱并不可信,但李好问为了维持表面的“君臣和睦”,还是决定去见见李忱。

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道门为什么那么看重天子——大唐朝廷用层层的行政架构构筑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再加上划分等级与强调礼制的儒门,将所有百姓都纳入这个体系之内。

若真有大事,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动员本朝所有有余力的人,确实是唯有“官府”可以做到的。

所以虽然大唐天子“不可信”,但从“万法归宗”的角度上来说,就算是不可信,也要用。

果然,昨夜他拒绝了李忱入宫一叙的请求,李忱虽然不快,但听说今日一早,李好问便去朱雀门前守着,算是给足了天子面子,李忱心情也很不错,信口给诡务司诸人又添了几匹绢作为赏赐。

李好问从宫中辞出来,找了个借口,自行回敦义坊。

他在出太极宫的路上,就已经找了个机会,将昨夜张武所见的那一段历史影像拉出来看过——

当时确实是两名黑衣女子沿丰乐坊十字街向诡务司这边过来。其中一名女子手中所持的法器,威力巨大,竟然是李好问这点浅薄的“昔日重现”无法再现的。

他只能看见一道耀眼的光柱刺向尖叫着逃逸的时乾兽,瞬间给那没毛的畜生一个前后贯穿的大洞。

而那道耀眼光柱的背后,是诡务司自己的护持阵法。李好问昨夜已经听章平等人说起过。

不过无论如何描述,还是不及亲眼看得震撼。

看来昨夜丰乐坊中,是一场不亚于兴庆宫中的战斗。

而参与这场战斗的人……

李好问也通过历史影像确认了。

这令他心中百味杂陈。

以前他或多或少都有点儿疑惑,但是总是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

可是,今时今日已由不得他不去想。

*

敦义坊李宅。

今日李好问是一人独自回家来的,卓来被他留在了丰乐坊司内。

他推开门板,进入空空荡荡的前院,心头难以抑制地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这里斩杀时乾兽的事。

那时如果没有妈妈和妹妹,他很可能就被那妖兽纠缠,无法摆脱,当时便送了性命。

李好问在院中背手站立了一会儿,终于抬脚,迈入北堂。

北堂内能听见环佩轻轻敲击的声音,应当是家里有“人”。

李好问柔声问了声好,才道:“阿娘,最近司务很忙,儿子一直没能回家来看看。阿娘您和妹妹都还好吗?”

北堂内传来十五娘的一声轻笑,然后是母女两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的声音。

不久,崔真温柔的嗓音响起:“好问,别光顾站在外头吹风,进屋呀!”

李好问一低头,依言迈入北堂内。

崔真正坐在北堂中,身边十五娘手中捧了一面铜镜,正在为母亲照见一侧发髻挽成的模样。

李好问一抬头,心头一惊,差点儿没惊呼出声。

只见崔真今日穿着一件黑色的胡服,向外翻的领子里却是玫红色的。胡服的式样既潇洒又干练,颇有点像是林嫱林前辈在“教学视频”里穿的那一件。

这一件近乎于男装的胡服,令崔真一改平日里的温柔气概,让她平添了十分的英姿飒爽。与林嫱一样,崔真也依旧挽着女子发式,甚至还戴着她最喜欢的发簪和好几件头饰,在英姿中又足见妩媚。

但在那件黑色的胡服衣角,绣着一条盘旋而上的金色小蛇。

以及在那窄袖的袖口,绣着几道火焰状的纹路。

这令李好问感觉自己一下子与眼前的人拉开了距离,他忍不住既失望又懊丧,伸出双手捂住了胸口,低下了头——眼前的,到底不是自己的妈妈和妹妹啊!

崔真对李好问由此反应并不感到有多意外,爽快笑着道:“好问,有什么想问的,你就直接问吧!”

李好问却问不出口。

虽然他一直都假想着母亲和妹妹都好端端地活在人世上,但是他一直都以为眼前这两位仅仅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幻象——

毕竟他清清楚楚地确知,这两位都是已经过世的人,是原主亲自为她们办的丧事,还为她们守了孝。

那些记忆固然痛楚而且深刻,但更令人痛苦的是:李好问为了确认这些往事的真实性,今天在回家之前,他甚至又回溯到原主为妈妈和妹妹入殓的时候,亲眼又旁观了一次……

他与崔真和十五娘已经相处了这么久,今天却要强迫自己,亲眼见证这两位死亡的全部经过,再体会一遍原主痛入心扉,哀莫大于心死的感受。

他如此这般折磨自己,只是想要一个答案。

妈妈,妹妹……你们是,真实存在的吗?

还是……仅仅是我珍贵的回忆,以及随之想象出的幻觉?

见到李好问的样子,崔真双眼明亮,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缓缓开口道:“好问,好孩子,你可还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你希望阿娘和妹妹过上自己选择的生活?”

李好问低头略略回想,忽然记起来了:他确实说过这话。

那是“踏影蛊”一案案发之后,“炼石宫”的人替张嫂抱不平,因此连夜找到他这里,要求他“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