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61)
似乎就在崔真女士亲口说出:“对,这就是我们选择的人生”时,一家人之间便相互划分出了立场。
妈妈是炼石宫一方,儿子是诡务司一方,妹妹的立场待定。
虽然诡务司与炼石宫曾经短暂合作,毕竟连盟友都算不上。
自从那天起,李好问越来越沉默寡言,以前他愿意向自己的“精分人物”说的那些推心置腹的话,他也渐渐不敢再说了。
不止如此,崔真和十五娘如今已经能被一些“外人”看见了。主要是一位名叫“赵兰娘”的炼石宫执事——李好问几乎可以确认,她就是当初那位,因为张嫂之事登门质问的蒙面女侠。
只不知道妈妈和妹妹是不是那时认得赵小娘子的。
另外,卓来还是看不见家中主母和小娘子,但似乎能感知到她们存在。
李好问不打算多说,只希望能保持现状。毕竟他也怕吓到卓来。
“李司丞,李司丞……”
恰在此时,有人顶风冒雪地赶了来。
李好问见是万年县的不良帅姜有年,姜有年此刻只是在日常公服外披了一件毛毡大氅,此刻冻得嘴唇发白,连忙请他进屋,并且斟了一碗炉上一直温着的热茶递上去,让姜帅捧着暖暖身子。
姜有年看着李好问穿着一身单衣立在雪中依旧若无其事的样子,也有点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冷的天,您还这般急着赶来,想必是有大案子?”
李好问眼看着姜有年将茶水一口气饮了,然后抖落了头上身上的雪花。
“是啊!”姜有年总算是呼出一口热乎气,抖了抖才道,“案子不算是紧急,但是……邪乎得紧。再加上苦主缠人,敝县县尉实在是没办法了,打发我过来请李司丞……”
正说着的时候,叶小楼、卓来、章平和秋宇都已经闻讯赶来——看姜有年的样子,众人就都知道又出了十分诡异的案子。
“边走边说!”李好问马上招呼平日里一起出外勤的几人上马。
然而这时,外面忽然一片喧哗。
老王头进来报讯,竟是宫中的车马来了。
李好问赶紧出去迎接:毕竟此前他给诡务司定下的宗旨是“表面上对李唐皇室极为尊敬”。
来的人是宫中内侍总管王宗实,他是奉天子之命,亲自来传口谕的。
李好问并未像对待姜有年那般,邀请王宗实入诡务司正厅内烤火饮茶,毕竟他定下的宗旨还有后面半句,“但是一定要与李唐皇室保持距离”。
王宗实这车马的条件不错。这车厢四壁都铺着厚厚的毡毯,车厢中则放了好几个暖炉。车帘一卷,里面温暖的龙涎香气味铺面而来。
李好问便彻底绝了请王宗实入内小坐的心思,只苦笑着说:“王总管,这大雪天里,我若是把您挪去诡务司内坐着,那才是真正对您失礼……”
王宗实温和地一摆手:“李司丞和咱是什么交情,怎还在乎这些虚礼?”
说着他向李好问口述了天子李忱的旨意:竟是关于除夕至元日宫中迎新的安排:李忱诚邀诡务司全员入大内观礼,而且还可以带家属——不止是卓来有机会入宫觐见天子,章平的妻女也可以作为外命妇,入宫参拜皇后等宫眷。
“李司丞,”王宗实一面说一面流露着真心实意的羡慕,“咱家这些年一直在宫里,可还从来没有见过圣人对哪个衙门如此礼遇的。”
李好问大概能猜到:一袋蒸饼所引起的惨……不对,所积累的功德。
他接了这口谕,然后委婉表示,又有悬案上门,自己这边要赶着去查案了。
王宗实顿时眼露一丝惊恐,连说不敢耽搁,然后命驾车的小黄门赶紧赶车去下一家。
李好问这才顺利摆脱了这位从嘴里套不出半句真心话的大总管。
而这时,秋宇那边已经都准备好了,李好问送走王宗实的车驾,就立即上马,冒着风雪,跟随姜有年赶去万年县的辖地,敦化坊。
一路上,李好问听姜有年说了案件的经过,发觉还真是一件奇案。
这案子的事主姓赵,名学义,因是个读书人,姜有年尊称他为“赵生”。
这赵生在四年前,从东市淘来了一枚名家杭知古所绘的屏风,屏风上绘着一枚美人,据卖家所说,这画上的美人还有个名字,叫做真真。
(李好问:等等,怎么又是屏风案?怎么又是杭知古?)
这赵生极其喜欢这幅屏风,因此将其放在寝室内,朝夕相对,而且总是真真、真真地叫着。
这时,赵生遇上了自己的同龄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家人催婚。
赵生迷恋真真,无心相亲,只想随便找个由头将此事应付过去就算了。
可是家里催婚又催得紧,老家那边赵父赵母表示,孙子不生,催婚不止。
于是赵生动起了脑筋:与其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一场,为何不娶自己喜欢的女人?
这赵生的家乡曾经流传过一个法子:但凡有画得极其逼真的画像,只要昼夜不停地唤画像的名字,连续呼唤上一百天。与此同时,取一枚千年灵芝浸于酒中,也是浸上百日,让这酒成为“百日灵芝酒”。
待这“双百”之数圆满,就将这“百日灵芝酒”灌至画像上的人口中,那人就能活过来。
赵生既动了这个念头,便着手准备。谁曾想,二手的杭知古屏风好买,千年灵芝却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这该怎么办呢?
一边是屏风上温柔貌美的真真,一边是没完没了的家人催婚,于是赵生将心一横,自己去龙首原的老林子里去找千年的灵芝。谁知还真的让他找到一枚,只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