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62)
赵生决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于是他按计划,一边浸“百日灵芝酒”,一边日夜不停地唤着屏风上的女孩,“真真真真真真真……”
(李好问:真的连喊了一百天啊……单说赵生这份毅力,还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百日之后,那真真就真的成真了,踉踉跄跄地走下屏风,扑倒在赵生怀里。赵生给她灌下灵芝酒,她便完完全全和好人一个样儿。
于是赵生与真真成婚。他们成婚时赵家老两口曾到长安城来看过,十分满意催婚的结果,并且接着催生。
两年之后,真真得了一个儿子。
到今年腊月,赵生与真真的孩子差不多一岁多。赵父赵母听闻孩子大了,便让赵生携妻子回家,老两口要抱抱孙子。
赵生欣然应允。
谁知赵生在携妻子动身之前,路上偶遇一个疯疯癫癫的道士,应是说赵生身上“有妖气”,便借给赵生一柄剑,让他带回家中,悬挂于内室,那剑自会“除妖”。
赵家,真真见到这柄剑,便哭泣对赵生道:“您曾百日连呼我的名字,为了不让您失望,我方才下屏入世。如今您既怀疑我,我自然不会再住下去。”
于是这真真便缓慢后退,退至屏风前却依然不停,继续后退,最终退入屏风中,重新成为一幅画像。
赵生呆在原地,再看那屏风,见到真真如旧,然而屏风的画面上,又多了一个孩子。
(李好问:怎么感觉又是一个许宣和白娘子的故事啊!
借用佛家的观念,如果赵生所述属实,那么这位真真女士恐怕就是一位“非人”。
这赵生一面贪恋“非人”的美貌与温柔,一面又从心底惧怕这位“非人”其实“非我族类”,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于是这赵生便报官了。”
说完整件事,姜有年郁闷万分地道:“说是让官府捉拿道士,赔还他妻儿。”
李好问:这让官府上哪儿找去?
“主要是他急着带妻儿回乡拜见父母,若是不能交差,恐怕有的是饥荒好打。”
李好问听到这里,顿感无语,为这赵生的薄情寡恩。
感情对方并没有为失去了妻儿感到痛苦,着急纯粹是因为应付不了“催婚”和“催生”啊!
这件案子万年县处理不了,只能移交给诡务司。
而诡务司一行人如今就是跟着姜有年一道,前往赵生家中,勘查现场,同时也看看赵生说的这些是不是真的。
赵生家住敦化坊十字街西南,是一座颇为敞亮的宅院。赵家应当财力不菲,方能支持子弟在地价昂贵的长安城里购置这样一栋房子。
李好问进门的时候,便觉得赵家主妇应当相当了得,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座小院在雪后,拥有宛若水墨画一般的意境。
而眼窝深陷、胡子拉茬的赵生瑟瑟发抖地从屋内出来,一见到李好问等人便急急地跑上前,拉扯着姜有年的衣袖,问:“可有那道士的下落,可有将我娘子请下屏风的法子?”
姜有年不动声色地将衣袖从对方手中抽出,指着旁边的李好问与秋宇等人道:“这几位是诡务司的长官们,案子已经由本县移交到他们那里了。”
“诡务司?”
赵生扭过头来,上上下下打量李好问,似乎觉得李好问太过年轻,不该穿这么显眼的绯色官袍。
半晌,他才问:“诡务司可有方法能帮我唤出真真?”
李好问一挑眉:“帮你唤出真真,然后呢?过几年你又觉得她是妖,再收了道士的法器去降妖?”
赵生被李好问一口气噎得说不出话来。
诡务司余人也颇有些惊讶,没想到李好问竟会有这样言辞锋芒毕露的时候。
李好问:本来嘛!整件事的因果都在赵生一人身上,若不是他心志不坚定,也不至于闹到这份上。
但此刻不是逞口舌之快的时候,李好问一挥衣袖,抖去衣服上的积雪,道:“今日我们先来看看你家中的情况,验证一下你说的都是真的。”
赵生无奈,只得将诡务司众人往里迎,很快便将一行人迎至内宅他们夫妻的寝居内。
“这就是真真。”赵生指着屏风上一位手中持扇的美人道。
李好问和秋宇、叶小楼两人同时向前迈步,一起观察。只见真真做妇人打扮,手中捧着一枚团扇,微微侧头,做娇羞状。
杭知古的画工确然厉害,这屏风上真人大小的美人当真是惟妙惟肖,似乎下一刻这位美人就能从屏风中走出来。
在美人身边,屏风上也当真有一位一岁年纪大的孩童,粉妆玉砌,如同雪团子一般可爱。
李好问清清嗓子问:“你还记得当初是什么时候将真真从这屏风上唤下来的吗?”
赵生已经被李好问的气度所慑,赶紧回答:“三年前……会昌五年,五月……”
还没等赵生将准确的日子说出来,李好问已经笑道:“足够了。”
然后他随手拖出一副几乎一模一样的屏风,道:“让我们来看看你有没有说假话。”
第 120 章
随着赵生一声惊呼, 李好问拉出的“历史影像”现于人前。
这是四年前赵家的花厅,厅内陈设与现在并不完全相仿。但在同样的位置,摆着一副同样的大小, 同样材质,连木制边框上的雕花都一模一样的屏风。
屏风之上赫然是一位执扇的俏丽美人, 看五官眉目, 确实是真真无疑。然而这美人却还梳着未嫁少女的发式,眉目之间也透着青春气息。与众人此刻面前这一幅美人屏风上的显露着成熟风韵的少妇, 气质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