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92)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叶小楼顿时也想起来了:“一炷香,这一次是一炷香!”

他也难忘那一炷香里经历过的恐怖。

但是这一次,李好问的身形随着滴答声隐去之后,那滴答声似乎也迅速远离,进而完全消失。

一炷香,两炷香……十炷香!

李好问的身形再也未曾随那滴答声重新出现。

诡务司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他们的司丞……好似,就这么消失了?

第 130 章

李好问请叶小楼帮他“护法”, 其实也真没什么好“护”的。

他这么说,一方面是提升身边伙伴们的参与感,另一方面, 是请他们帮忙确保自己在回归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 不至于一回来就猝不及防遇到危险。

然而这一次他回溯时间起来比较特别。他需要先前往建中四年的长安恐怖夜, 然后将那里作为“梯子”的第一级,继续向前回溯。

他需要一定的时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 作为第二次回溯的起始,并且需要确保自己在返回的时候那里依旧安全,毕竟那里可没有人能为自己护法了。

好在“回溯之轮”提供了这个机会:它能够安全地提供两次穿梭时空的机会,第一次持续六个弹指,也就是约42秒,第二次将持续一炷香的工夫, 也就是5分钟。

李好问的如意算盘是,在第一次回溯的时候, 确定一个较为安全的地点, 然后马上开始第二次回溯。

当手中法器的“滴答”声响起的时候, 李好问回忆起他所经历过的建中四年——泾原兵变时的长安城是个鬼蜮横行的地方。

而李好问能想到的相对安全地点, 也就只有诡务司了。他手中这枚“回溯之轮”,不出意外将把他带到六十年前的诡务司中。

那时,不止他自己, 就连他身边的这些同僚们, 都一个还没出生。

一个甲子,对于古人来说, 属实是长了点。

随着手中的法器滴答作响,李好问的视野迅速暗淡。

——他来了, 建中四年。

借助夜眼,李好问发现自己正置身于诡务司院中。

六十年前,这座院落的格局一点儿也未变:此刻他背后是写有“万法归宗,为我所用”的照壁,面前是诡务司的正厅,两侧排着密密的廨舍,一寸土地都未曾浪费。

甚至那座壁挂钟,依旧悬挂于诡务司正厅前。只不过此刻那钟的钟面上戳着一枚羽箭,让它停在了七点四十分的位置上。那钟摆甚至还在不屈地摆动着,时针却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法儿绕过这一枚羽箭去。

除了这一枚羽箭之外,诡务司院内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既没有尸体也没有血迹,与当初李好问在敦义坊的所见所闻对照鲜明。

而李好问一抬头,便见诡务司园子上空架着一层淡金色的屏障,这屏障仿佛穹隆,将整座公廨罩住。

能听见“砰砰”的声音,李好问抬眼看去,才意识到那是鸟雀、流矢之类撞在这层金色屏障上方。它们会立即被弹开,然后顺着屏障滑落,根本进不来。

“咚咚!咚!”

李好问听见这凶悍的砸门声悚然回头。

却听外面的人在说:“兄弟们别进这里。这地方有鬼!”

诡务司……有鬼?——李好问忍不住伸手扶额。

“之前有好几个兄弟攻了进去,进去就没影了,再也没出来过。你们瞧,箭也射不进去。”

同时有人附和:“是呀,咱们造反为什么?不就是气不过上头克扣咱泾原军的军饷吗?如今反正已经动手明抢了,犯不着将自己的小命也搭在这里……”

李好问环视一圈诡务司内,见不到人。想是在这个恐怖的夜晚,这个衙门的属员有更为重要的事要办。

而他的第一次回溯的时间也快到了。

李好问觉得还挺顺利,至少确定了一个安全的“支点”。

于是他顺势返回大中二年,笑着与同僚们打了个招呼,随即再一次转动手中的“回溯之轮”。

随着滴答声响起,他再一次抵达建中四年的诡务司,在这空无一人的公廨中伸手一拉,从虚空中拖出带着栅格的时间。

果然,在这里拖出的“历史”,都是以建中四年为起始的。

他总算不是左脚踩在自己的右脚上向上爬了,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当做梯子横档的“支点”。

他必须果断行事,因为这一次“回溯之轮”的使用时间是五分钟。而他再使用时光术回溯的时间也是五分钟。他必须返回158年前的长安,看清楚是什么情况之后,再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这里,再返回当下。

于是,李好问在此,向着带着栅格的时间,向那最遥远处,纵身一跃——

*

晚间,大明宫中。

半边身体扁扁的王子乔立在左金吾仗院紧缩着的昭训门跟前,支着耳朵皱着眉,细听里面传出的动静。

几名小黄门跟在这位“仙人”的身后,望着那被道压得扁扁的腰,忍不住相顾失色,都有点心里发毛。

左金吾仗院按照李好问之前的要求,暂时先锁闭了。里面还是会时不时传出些响动,相当瘆人。

但除了这些响动之外,大明宫中再无其余异状。因此也渐渐有人倾向于相信诡务司一方所持观点:这是人们误打误撞,听见了过去发生在此地的惨祸。

然而王子乔立在昭训门外,听了片刻,便转了转眼珠。

就见他从被压扁了的怀中抽出一个扁扁的麻袋,迎风一晃,那用粗麻编成的袋子立即变得巨大,飞上夜空,罩住了整座左金吾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