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91)
得知此事以后,李好问便请楚听莲从刻书坊买来了当初抄书匠手抄的那本抄本,书册如今正收藏在诡务司的典籍库中。
“长吉,我不在司中时,若是王子乔有什么异动,你不妨在这本书上动动脑筋!”
李好问将《异仙传》翻到讲王子乔的那一页,递给李贺。
李贺此刻兀自在琢磨大明宫中有关“甘露之变”的文牍,听见李好问这么交代,便接了过来,往李好问指出的那一页之间夹了一枚镇纸,随手放在桌上。
*
大明宫中,含元殿前,一片“祥云”悠悠升起,盘旋直上,在空中绕了一个周天,缓缓回到天子面前,这才发出一声嘹亮的鹤唳。
含元殿前,不止是天子李忱已沐浴更衣,在此静候,韦昭等数名大臣,也都恭恭敬敬地候在天子身后,大气也不敢出。
王子乔乘鹤飘然而下,落于含元殿前。随即他又表演了一番“鹤”变“履”的绝技,看得李忱连同大臣们都啧啧称奇,对王子乔的“仙人”身份更加确信无疑,随即将他们一行人都拥入含元殿内。
李忱甚至不敢以臣子待之,毕竟王子乔的身份是周灵王的太子晋,身份大概等同于前前前前朝太子。因此李忱特地改了含元殿中格局,双方对坐,以宾主相待。
王子乔也表现得不卑不亢,款款入座,只是在视线触及这大唐天子准备的待客茶点之时,不禁微感失望:怎么好像还不如倚云楼?
这是当然的,毕竟唐宫中人想象神仙的生活,就只敢将御苑里积攒的清露捧来,又不敢动烟火,怕腌臜了仙人。在王子乔看来,自然没有倚云楼中那般逍遥快活。
所幸王子乔此来,不是为了逍遥快活,而是另有目的,当下问起宫中“闹鬼”之事。
李忱很实诚地将诡务司得出的结论和盘托出:“敝朝诡务司言道,那是历史在此叠放,屏障略有缝隙,便将史上发生的旧事泄露至现世……”
王子乔:“笑话!”
李忱:……
“那不就是冤魂作祟吗?”
王子乔一锤定音,旁边韦昭等人齐声附和:“既然仙长如此说,想必便是如此了。”
这韦昭本有私心,因为十几年前被牵涉入“甘露之变”中的许多人都与他京兆韦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见到天子有为“甘露之变”中涉案诸人平反的意思,韦昭不仅要推波助澜,还要尽量将这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以换来这些罪臣家族的感恩戴德,以此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
韦昭之后,秘书省的文应贤与钦天监的阮霍也应声点头。他二人就纯粹是看诡务司不顺眼,想要踩一脚李好问而已。
于是文应贤也抢着开口:“臣以为仙人说的有理。如果是那历史叠放,因何早不叠放晚不叠放,非要到圣人即位之后才叠放……”
其实李好问说的是那“历史叠放”一直存在,只是偶尔壁垒破损,当下便与过去形成了交互。阮霍想要提醒文应贤说得不妥,但是却插不进嘴。
“……分明是怨魂见圣天子即位,因此作祟,只是恳求他们的冤情能上抵天听,以洗雪奇冤……”
阮霍:竟然被这位大忽悠给圆回去了。
而李忱也觉得文应贤这一番话颇为中听,“圣天子”云云让他听得颇为舒服。
再说了,若能纠正侄子在位时办出的冤假错案,岂不是更能彰显他得位之“正”?
于是,李忱抛去了此前将宫中闹鬼的案子交给诡务司全权处理的想法,转而望向王子乔。
“那么,若是朕厘清此案,为以前枉死之人洗冤平反,仙长可否确保大明宫中,再无此等诡异发生呢?”
可还没等李忱把话说完,这位天子忽然发现王子乔的身体从中一扁,变得如同一张纸般薄。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王子乔似乎完全没有办法将自己重新撑胖。
“见笑……唐天子见笑了!”
王子乔尽力维持着脸上的雍容微笑,额头上却渗出汗珠来。
*
李好问做好各种准备,站在诡务司正院跟前,对聚拢在他身边的章平、卓来、李贺、叶小楼、吴飞白和老王头道:“各位,我去去就回,司内各要务,还有秋郎中,就都托付给诸位了。”
他手中持有一枚圆筒状的法器,这法器的腰际有一道轴线,只要双手握住上下两端,反方向一转,这法器就会发出滴滴的响声,并且带着持有者回到建中四年的长安恐怖夜里。
叶小楼是认得这个玩意儿的,一见之下,回忆起往事,眼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恐惧之色。
然而李好问却安慰他道:“叶参军不必与我同往,你在此为我护法!”
下一刻,李好问双手拧动,这枚圆形法器顿时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随即这响声变闷,似乎有一层屏障将李好问的身体连同这枚法器整个儿裹了起来。
李好问的身形消失不见,但这滴滴答答的响声却隐隐约约地始终在那里,似乎持有法器的人并未彻底远离。
叶小楼伸手拉拉幞头,想了半天忽然记起:“李司丞应该挺快就能回来的!”
果然,下一刻,李好问的身影随着那滴答声变清晰,再次出现在诡务司诸人面前。
此刻的李好问,神情颇为激动。他见到睁大眼睛张大嘴的叶小楼章平等人,忍不住上扬嘴角笑了一下,道:“原来,六十年前的诡务司,是那等样貌的。”
紧接着他再次转动手中的“回溯之轮”,一边转一边对众人道:“各位,这一次我约摸会离开的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