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550)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若非洪辩暗中点化,又让他独自在佛窟里参悟时光术,李好问自忖也没法复现“神律之磬”,也就没法儿调动天地之力,令刑天一击毙命。

张义潮连连点头,赞同地道:“确是如此。等回头我就捐一笔钱粮给洪辩师父,嗯……就以节度使府供养的名义,再布施十座石窟,供养十窟佛像与壁画,以助莫高窟积累功德,成为佛家圣地!”

李好问一边听,一边想象莫高窟的僧人与工匠们继续夜以继日地开凿石窟,绘画塑像的情形。或许他今日的小小成就,也能稍许助推莫高窟积累更多的的文化瑰宝。

想到这里,李好问当真是心怀舒畅,忍不住便捧起手边的酒盅,饮了一口张义潮亲自给他斟的葡萄酒。

“好酒!”

从西域深处运来的葡萄酒,酒体醇厚,口感温润,是难得一见的佳酿。

这时,张淮深等几个年轻将领突破了李贺与叶小楼的“双重防线”,敬酒敬到了李好问这里。李好问笑着饮了,又目视张义潮也一饮而尽。酒宴中欢腾的气氛这时达到了顶点。

李好问的视线在他的同伴们身边扫过,在李贺身上停住。

此刻李贺的身影在他眼里与其说是像人,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影子,在灯火之间竟微微有所波动。

李好问顿时想起蚩尤将李贺随手撕了个四分五裂的情形。

在他看来,李贺真的很像是一个字面意义的“纸片人”,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他被撕碎了之后粘粘又能拼起来,重新成为一个好人。

可是,在李好问内心,他真的已经不在乎李贺到底是“什么”了。

在他单枪匹马一人面对蚩尤的时候,当李贺出现在莫高窟前山脊上的时候,李好问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他永远都将李贺当做队友,当做诡务司的一份子。

正想着,叶小楼忽然回头,见到了李好问愣愣出神的模样,顿时垮着脸埋怨道:“好哇,李六!将我们几个推到前面,自己在后头躲酒?”

李好问身边,张义潮也喝得有几分酒意,闻言乜斜着眼朝这边看过来:“哈哈哈李司丞,你的僚属和你还真没大没小啊!”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好问太过年轻,所以张义潮也跟这位“天子使臣”一道没大没小起来。

那边叶小楼抗议不干了,而李贺已然喝高,脚下发飘,为李好问“挡酒”的阵线顿时瓦解。几名行商模样的异邦人便都捧着酒碗向李好问这边走了过来。

“这位就是救了窝们大家的泥司丞?”

李好问一听这塑料味十足的汉语,便想起查克。同是异邦人,查克的汉话说得实在太流利纯熟,非眼前这些人可比。

他客气地站起身,也举起了酒碗。

但对面的人已经眼泪汪汪地快哭出来了。

“多谢泥司丞救了窝们。碰上这无妄之灾,原本以为窝们这辈子再回不去吐火罗了……”

李好问听见“吐火罗”这个地名,顿时来了精神。

对方三言两语便交代了他们的经历:说话的这人叫做圭亚罗·齐木查·罗格里真,有个汉名叫做“罗贵”。这几位,就是当初那骑着驼队在敦煌城门前经过的行商。不巧遇上了无首民,被二话不说砍了脑袋,也变成了无首民。

此前张义潮不知道他们的底细,说他们是羌人,谁想得到竟是货真价实的吐火罗人。

如果没有后来诡务司出手拯救的事,他们估计就真的一辈子也无法返回故土了。所以这一行人听说救命恩人就在节度使府,特地上门来表达感谢。

不止李好问听见“吐火罗”几个字,就连卓来也听见了。少年悄咪咪地蹭到李好问身后,探头打量这些“同胞”们是什么模样的人。

这时,几个吐火罗商人正都用着蹩脚的汉话磕磕巴巴地表达着对李好问的感谢,突然有一个人眼角扫到了卓来那张小脸,惊骇地尖叫了一声,丢掉手中的酒盅,踉踉跄跄地向后退去。

这名行商的同伴也有点懵。罗贵当即转脸向这名同伴看去,只见他面露惊恐,双眼紧紧地盯着李好问身边的卓来。他的酒杯被扔在身边,酒浆洒了一地,极为失礼。

可还没等罗贵开口叱责,那名失态的行商已经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几句什么。

紧接着,其他行商也同时面露紧张,眼光向卓来看去。

罗贵还算是冷静,赶紧用吐火罗语和同伴们说了几句,然后小声向李好问询问:“这位……这位小兄弟,是泥司丞的什么人?”

李好问泰然自若地回答:“我的伙伴,我的家人。”

罗贵:“原来如此!”

他迟疑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这话应不应该说,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坦诚告知。

“我那位同伴以为,这位是……是‘圣子’。”

听见“圣子”二字,李好问马上记起在长安西市客栈内发生的事,顿时收敛了笑容。

反倒是当事人本人没有任何反应。卓来只当是认错了人,直接耸了耸肩。

罗贵赶紧双手齐摇,说:“不,不……窝们没有,没有冒犯的意思!纯粹只是……误认。”

李好问开口追问:“你们为何会觉得我这个同伴是‘圣子’?各位难道见过那位‘圣子’不成?”

他很好奇这些外来的商人是怎么认出卓来的,毕竟这小孩自从一岁起便从未涉足吐火罗,而且脸上也并没有写着“圣子”二字啊!

最先失态的行商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大祭坛有……有圣子的画像……这位,这位……”

罗贵赶紧帮腔:“这位小兄弟的面貌和画像上的一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