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倾(33)

作者:马萨卡 阅读记录

时过境迁,楚荆识趣地没有戳穿他。

这食盒有两层,陆随把上面那层掀开,才显出一壶茶来。

楚荆哑然失笑,道:“你就这么嫌弃我,连我这的茶也喝不得?”

“此言差矣。”

陆随还把两玉杯带来了,壶嘴倾斜,倒出的不是清茶,而是暗红色的液体。

“你可知这是什么?”

楚荆闻到一股果香味,又隐约带着泥土的气息。

“不知。”楚荆答道。

陆随说着就给他到了已满杯,“这是一种果浆,西域多种植一种名为蒲陶的果实,会制成这种汁液,卖给中原来的商人。据说一滴贵如黄金,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楚荆喝了一口,入口时只觉得酸涩,咽下后又隐隐回甘,萦绕着一股独特的果香。

又是半杯下肚,楚荆又觉得有些困了,呆愣愣地盯着手中的空酒杯。

“好喝吗?”陆随问他。

“嗯。”楚荆缓缓点了点头。

“还想喝吗?”

“想。”楚荆又郑重点了点头,幅度之大差点把头磕在桌上。

陆随忙伸手给他垫着,说:“那我问你几个问题,答对了才能喝。”

“……好,你快问。”晕乎乎的楚荆耐心急速下降,还催促了起来。

“于子和是你什么人?”陆随想问这个很久了,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小孩儿,天天寺卿前寺卿后的,每回他俩独处都被这人打断。

“他是上一任大理寺卿的遗孤,祖籍常山,曾祖父曾……”

“这我知道,”陆随打断背起了户籍的楚荆,问道,“我是说,他为什么总粘着你?”

楚荆想了想,说:“因为要办案,不办案就没俸禄,没俸禄就得饿肚子。”

“……”

陆随放弃,说:“算了,下一个问题。那个户部尚书张笠泽跟你是什么关系?”

这题他会,楚荆马上回答:“他是我的朝中好友,我们曾经在翰林院共事。”

陆随有些醋意,追问道:“有多好?比我还好?若是我跟他一起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楚荆捧着“茶壶”有点意犹未尽,颠三倒四地说:“好……你也好,张兄他为人仗义,可是你知道我不会水,我们大理寺那主簿范山倒是会,我见过你泅水的,张兄我倒不大清楚,他老家那边没什么河。”

陆随被他逗笑了,按住茶壶捏着他半边脸,让他必须得救一个。

楚荆叹口气,似乎是十分不舍得让张兄淹死,抉择道:“救你。”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陆随放开手,楚荆仰着头倒酒喝,那酒液从嘴边溢出,把干净衣襟染成了紫红色。

楚荆感觉有点热,解了腰带,半敞着领子,依靠在桌上,半睁着眼睛看他。

陆随问他:“醉了?”楚荆摇摇头。

最后陆随还是成了伺候人的那个,把他扶到床上解了外衣,又擦干净了脸上的酒液。

才给他掖好被子,楚荆一挥手把被子掀开,说:“没醉!我还要喝!”

“你醉了。”陆随把人按下去。

“没有。”楚荆固执地要坐起来。

陆随见他舌头都快捋不直了,说:“你看还认得出我是谁?”

楚荆仔细辨认半天,只觉得这人摇摇晃晃的,没控制住力度一巴掌重重拍在他右脸上,让他别乱晃。

“我知道,你是我的……旧相好!”

【作者有话说】第一卷 完参考嘉庆三年彭莪案

辛酉祭天案

第20章 秋后算账

深夜,大理寺。

“我受不了了!”

张笠泽把笔一摔,险些把案上小山高的奏疏掀翻。

账簿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困得差点睡着的楚荆一下被这动静惊醒。

只听张笠泽几近抓狂,抄起一份奏本说:“好歹也是个大学士,你看看这王旷写着什么?!”

楚荆接过来细看,这上面洋洋洒洒骂了上千字,大意是:我,内阁大学士,举报工部左侍郎胡常廷是阉党。

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前工部尚书为阉党亲信,他上任后仅半年胡常廷就被提拔为左侍郎,此二人私交甚深。

其二,此人与韩文忠是同乡,先德宗帝在位时曾多次召他入朝为官,都被他屡次推脱,而韩阉掌权后任命,他立刻就去了。

其三,这人是个老不要脸,一把年纪了还纳妾,出门都要带在身边,品行有很大问题。

楚荆摇摇头发下了奏本,说:“胡侍郎是因修黄河水利有功,被先帝钦点提拔的,至于他所说的不受召,则是当年恰好在服丧期,后来三年期满便入仕了。”

不过好色倒是京官中出了名的,据说他家中有九房姨太太,上月才纳了比自己小三十余岁的小妾。

王旷跟他的过节,正是因为胡常廷纳了他最喜爱的艺妓作妾,据说进门那日,王旷还去他府上冷嘲热讽了一通,场面一度十分难看。

私德尚待议论,为官政绩还是不缺的。

自从科考舞弊大案以后,礼部尚书吴圩被斩,韩文忠倒台,阉党党羽四散,皇帝先是下令捉拿了几个韩文忠的心腹宦官,又从韩文忠家中搜出五千万两白银,以及上万顷田宅、各种私产。

各地纷纷上疏,朝廷举报成风,朝中大臣战战兢兢急着自证清白,生怕跟阉党沾上一点关系。还有不少人借机攻击政敌,与自己政见不合的,统统打为阉党。

眼看形势不妙,刑部尚书也在被查到他头上之前自请辞官回乡了,这清查的苦差事便落到倒霉的户部尚书张笠泽和大理寺卿头上。

皇帝命他们半月内清查完毕,还剩三日到期,两人已经两天没有好好合过眼。

上一篇: 旧国怀中雪 下一篇: 佛系古代生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