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倾(67)
楚荆紧紧抓着银戒,脖子上甚至被勒出了淡淡的红印。
“……对不起。”
陆随不知楚荆是做了什么噩梦,一晚上翻来覆去地说着道歉的话,只好轻轻拍着背安抚。
“没事了,别担心。”
楚荆却接着道:“我……必须放走李锂。”
陆随轻笑一声,语气中已经没有之前的怒气,低声道:“几个时辰前还不承认,病糊涂了倒是想坦白从宽了?”
楚荆感受着陆随说话时胸腔的震动,有种莫名的安心,又委屈道:“……必须要放他走。”
陆随权当他在说胡话,哄着问:“那亦安哥哥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放他走?”
楚荆感觉头好痛,陆随怎么总喜欢问他这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一日前——
“本王还不想死,需要楚寺卿帮我个忙,演一出戏。”李锂提剑指向楚荆。
楚荆丝毫不惧,直接伸手去碰,食指被剑刃划破,暗色的血液顺着剑身流淌,在剑尖汇聚成一滴血珠。
他知道李锂的计策,但楚荆摇头,道:“你高估了我这条命,即便我死,皇帝也不会放你走。”
李锂却说:“我自然知道你的命威胁不到李锡,但有人在乎你的生死。”
楚荆道:“你想多了。”
李锂笑道:“听闻你与陆随关系‘极差’,如果我用你威胁他,陆将军一定拍手称快,绝不会冒险救你的吧?”
李锂见他不语,心知自己猜对了,他手一松把剑扔了,一副好商量的架势坐在草堆上。
楚荆终于松口:“我为什么要帮你?”
李锂颇有把握,道:“楚寺卿素来以刚正不啊闻名,岂会任由无辜之人蒙冤?”
楚荆漫不经心地笑了,“抬举罢了。”
李锂当然不认为楚荆会因此而帮他,“七年前的矫诏,你真以为是自己侥幸瞒天过海?”
楚荆心跳如擂鼓,面上仍故作镇定反问:“什么矫诏?”
“你不必试探,事到如今我没有与你打哑谜的必要。”李锂直截了当地亮出他的底牌,“当年先帝调兵攻打北狄,需要朝廷拨军粮运至平凉,当时身为废太子的我正主责此事。”
“我知道。”
“你大概不知,在先帝驾崩的那一晚,他曾下密旨撤回调往西北的军粮。”
陆随率领大军出兵不到半月,速战夺回了平凉,北狄节节败退,边陲百姓都盼望着能迎来西北军。
西北军骁勇善战毫不逊于北狄,不需要朝廷军的增援,唯一需要的是军粮几时供给。
问题却出在了皇帝身上。
也正是在那半月期间,正德帝外出游玩时船翻落水,受了风寒,此后便一病不起。
前线陆随正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皇帝却下令撤走军需,而且是命令李锂秘密截停,丝毫不给陆随留反应的机会。
“这无异于至西北军于死地。”
李锂连夜入宫,先帝却不在寝宫,他担心有人假传圣旨,便潜入书房,案上的朱批便是先帝亲笔所书的撤军粮一事。
“我心中不解,并未擅自行动,正要离开时却听到宫钟齐鸣。我亲眼看到你推门入书房,烧毁了那份撤军粮的诏书。”
“你入了宫?”楚荆问道。
李锂点点头,“私自入宫是大罪,更何况又是在先帝驾崩那日,我只好趁机离开。李锡登基后你颇受重视,甚至命你参与整理先帝的遗诏,我才一直以为烧毁诏书是出自他的指使。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宫中传出消息,李锡本也想下令撤走西北军粮让陆随撤军,你却拿出了一份先帝遗诏。”
「朕决意攻北狄,军粮供给,不得有误。」
李锂至今还记得那份假诏,却不明白为何曾与陆随据理力争,极力反对出兵的楚荆宁愿传假诏书也要保西北军。
人人都称陆将军与楚寺卿七年前就结下了梁子,只有李锡知道若没有楚荆,陆随早在七年前就会因为先帝的诏令死在战场。
“当年我没有拆穿只是不想惹祸上身,按李锡这多疑的性情,若被他知道你曾经伪造先帝遗诏,会不会怀疑他最宠信的大臣与令人忌惮的大将军私下勾结呢?”
李锂摊手,道:“不知这个筹码能否让楚寺卿帮我这个忙?”
身上好热,后背湿漉漉的,被汗水打湿的衣服都粘在身上。
楚荆后半夜终于退了热,幸好头终于不疼了,光线有些刺眼,楚荆抬手挡了下,很快被人扶着上半身坐起来。
陆随照顾他一夜,直到楚荆退烧了才放下心来,摘了片荷叶去岸边取水。
“身上还疼么?”
清水入口,楚荆哑着嗓子道:“不疼了。”
楚荆强撑着想要站起身,陆随先他一步背对着他蹲下。
“走吧,回长安。”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卷 完
神庙藏尸案
第41章 失官落职
“北狄近日蠢蠢欲动,又趁机骚扰我国边境,众卿有何看法?”
王礼率先道:“冬春之际北狄骚扰边陲素来是惯例,不必过于担忧。自去年起各地民变频繁,豫川湖广尤甚,起义军甚至一度攻破荆州,东南又有倭患侵扰,臣以为当务之急需先镇压各地起义军。”
温启国一向爱跟王礼唱反调,立刻说:“此言差矣,起义军已征讨多年,每年朝廷用于镇压起义军的军需库银远高于东南、西北及东北营之和,可现实却是贼寇四处流窜,匪越剿越多。”
只听王礼呛声道:“依温尚书的意思,朝廷只坐视不理,任由起义军各地横行抢掠?”
温启国先前被砸中的额顶已经消了肿,被李锡慰问一番是又精神起来了,“兵部尚书上任不到两月,用于镇压起义军的开支多了四成,成效却甚微,年初忠义军甚至打到了荆州,杀了湖广总督,这就是王大人所说的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