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是故意成为皇后的(62)

作者: 十二溪 阅读记录

与面对皇后来时不同,这会方宥丞没有赶柏若风走,相反还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

柏若风不解其意,犹豫着要不要先离开。

就是这一犹豫,错过了离开的最好时刻。

两人去拜见了皇帝。皇上端坐在上首看着他们,深邃温和的面容一如寻常,“都起来吧。”

柏若风连忙起身,主动搀扶着一瘸一拐的方宥丞站起身。杖责太子、令其禁足自省还是昨天的事情,皇帝今日就跑来东宫,也不知道是要继续罚太子,还是要说些父子间的话。

没想到,皇帝看着形影不离的两人,第一句话是先问起了柏若风,“吾儿,看来你很喜欢朕给你新寻的侍读?”

看起来似乎还是那个关心孩子的好父皇,看不出半点昨日的无情。

方宥丞点头,“若风武功厉害,儿臣喜欢。”

皇帝满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朕听闻,你把段公良儿子也劫来了?”

劫?柏若风眼神微动。所以皇帝是知道段轻章的事情的?

方宥丞泰然自若:“儿臣这几日须得在东宫养伤,去不得上书房了。请表兄与若风过来与儿臣作伴,才不会落下课业太多。”

“嗯,你做得不错。”皇帝赞道,“朕之前就说过,会来检查你的课业。今日你们都在,正好,童英,让人把东西拿上来。”

童公公应是,招呼着人把东西抬上来。

柏若风险些绷不住面上表情,他可算知道太子刚刚的幸灾乐祸的表情是什么意思了。

他不过来吃顿饭而已,还给太子带了好吃的豆腐花,这人怎么这么恩将仇报!竟拉他一起考试。

方宥丞看出了他的心虚,乐得唇边的笑就没下去过。

童英带人抬上来两方矮矮的条案,上边摆着空白的画卷,和用得上的笔墨。

皇帝兴致颇浓,“今日春色正好,不若你二人即兴描一副春景图吧!”

画画?柏若风疑惑,但这疑惑显然是无法说出口的。他扶着一瘸一拐的方宥丞到了桌案边,等人跪坐下来,自己才去了另一个位置。

柏若风以前在北疆只略学过一些绘画,但并不精通。来了京城入读上书房后,短短几天学习,不可能一下子拥有精湛画功。

而今皇帝正儿八经端坐在上边监考,他咬着笔杆子抓耳挠腮半天,才在洁白的画卷上画出一条河,河边用红色点了几棵花树。

与他情况截然不同的是,隔壁的方宥丞胸有成竹地拿起画笔,动作一气呵成,快得仿佛没有思考过一样。

灼热的日头温度慢慢下降,殿内的阴影在转换着。

皇帝叫停的那一刻,两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笔。方宥丞面无表情,柏若风着实松了口气。

两幅画卷被宫人拿起来,一左一右展示着。

柏若风画得显然就是城外的护城河。他早上前往见君山路过时见到开了不少花,远远看去粉的白的环绕着奔腾不息的河水,十分动人,完全符合皇帝对‘春景图’的要求。

他的画技平平,选题也平平。皇帝扫了一眼过去,毫无感情地夸了两句勤奋之类的词。就把视线挪到方宥丞的画卷上。

第一次见太子画画的柏若风比皇帝还好奇,他往那副画卷看去的时候,被画上的内容惊到,诧异不已地看向方宥丞。

谁知方宥丞也正凝视着他,逡黑的眸中带着似有若无的讽意。

下一瞬,柏若风耳边响起了皇帝再满意不过的叫好声和掌声。

第27章 下棋

只见画上假山流水相得益彰。花团锦簇的背景上, 一家三口跃然纸上。虽然因为时间关系,画作上的人物只寥寥勾了几笔,稍显潦草。但仍能清晰看出来:画上白衣女子在磨墨, 黄袍男人在提笔画画,旁边一个小孩探头探脑看画。

任谁看了,都会感叹一家三口的温馨惬意。

现实和画卷间,分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一个旁观者都看得清, 身处其间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感觉呢?可不管是习以为常的方宥丞, 还是欣喜不已的皇帝,都没有觉出问题。

本来将要完全扯开的毛线团, 似乎越扯越乱,线条都纠缠在了一块儿。柏若风看向方宥丞,盯着对方歪了歪头。方宥丞没有给他解惑的意思, 率先移开了视线。

皇帝叫好的声音在耳畔犹如雷鸣。他绕着那画看来看去,欣赏之意溢于言表,他抚着画上的女子长叹:“不愧是吾儿,几日不见, 画技提高了不少, 瞧瞧这乌发,纤毫毕现。”

总管太监童英连忙附和:“殿下这画简练生动, 可比外边什么绘画大家厉害多了。这都多亏了陛下的教诲,俗话说得好, 虎父无犬子嘛。”

“对对对!正是如此。”皇帝激动地把画卷起来,“朕要拿去给皇后看看。”

他急急把画卷攥在手中大步迈出殿门, 又想起什么般回头, “赏!重重有赏!童英,你去朕私库再选两幅笔墨过来给丞儿。”

“陛下……”柏若风见皇帝心情极好, 是个难得的机会。他起身,希望趁此机会把太子的禁足令消了。没想到才喊出声,就被方宥丞拽住了衣角。

方宥丞冲他摇头。

柏若风不解其意,但终究没有追上去。

皇帝一行人来得突然,走得也很突然。

“一下午的时间,都用来画画了。”柏若风边倒茶边感叹着。方宥丞拿着他的画认认真真地看,贪婪的视线像是要把每一寸画卷都吞了一样,舍不得挪开。

被人欣赏自己并不完美的作品,柏若风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扑过去想要抢回来,“别看了,我画技平平,无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