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八千里路云和月(13)
至少,我将来的阻力会少很多。
四月,勤王兵马日益聚集,西北那群兵马,果然同我所料不差。
原本就无心救援,得到停止进兵的诏书,就统统的回去了。
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个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的上司罔顾王命,不堪重任,想要前来投奔与我。
我看了看写这封信的主人署名——刘光世。
我随即也回了一封信,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要求刘光世的上司带兵回关陕,而让刘光世带本部人马前来。
在收到刘光世的信的时候,我亦接到了宗泽的消息。
他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本部兵马少,大宋手中有兵的将领又无人肯帮他,他竟招纳各路的流寇,土匪,甚至还单枪匹马的去见一个手中有着十万众的土匪头子,将那土匪头子纳入麾下。
这绝不是个什么好兆头。
我那已经被废为庶人的大哥和父亲,尚且在离汴京城不远的青城,若是宗泽当真能召集这十万之众同金兵一战,那两个人,很难说不重新回来。
于是,我写了封信给宗泽,还有,宗泽手下的,我所派去的前军统领刘浩。
刘浩是汪伯彦的人,我写个他们两个的信,都是同一内容。
很简单,让他们打出康王的旗号。
外族入侵,想要那个被征服的国家,永久的听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剿灭被征服国的所有的皇族血统,彻底的破灭掉所有人的幻想,让他们乱成一团粥。
第二件事情,就是建立一个听话的伪政权方便控制。
这两点,金人都做到了,只是漏掉了我。
对于我这条漏网之鱼,金兵当然是除之而后快。
宗泽的部队,若只是打着勤王的旗号,根本不足以引起金人的重视。
而如果打了我的旗号,明目张胆的告诉金人,我在他军中。
我想,宗泽手下那一帮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十万能征善战的金人的对手。
事实如我所料,归附宗泽的一名叫做王善的土匪头子扛不住金兵的进攻,首先叛乱。
宗泽自己的部队也顶不住金人的猛烈攻击。毕竟,他手下的部队,不是他一点点的打出来的亲兵,而只是临时招降,战斗力有限的很。
最终宗泽抵挡不住,转战各处,移军河上。
三月二十三日,金兵的东路军带着我那个荒淫无耻的父亲和诸位亲王北行。
四月一日,金兵西路军带着我那个大哥和他的皇后,北行。
他们,离开了汴京城,离开了中原,离开了大宋。
属于我的时代,终于到来!
登基金人已经带兵离去,危险暂时解除,大势已定。
宗泽的手中,招募了数十万众的流寇,我就不给他添“乱”了。
将前军统制刘浩的部队,划归黄潜善部,宗泽要搞定他手底下的那帮流寇,还是很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四月八日,张邦昌名他手底下的人,捧着“大宋受命之宝”的玉玺,送到了大名府我的手中。
宫中的八枚玉玺,竭尽被金人抢走,只剩下这一枚。
登基之事已经是势在必行,然而我却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我在等,等到所有人都表态。
特别是现在最有战斗力量的宗泽,他如果不拥立我的话,我就有那么点小小的麻烦。不过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他除了我,没有其他的更好的选择。
百官请立,宗泽最终表态。上书请我称帝。
他这上书有点不情不愿,毕竟,在他心中,我那个大哥,才算的上是真正的皇帝,我不过是个临时的替代品,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五月一日,我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
那一天我穿着临时赶制起来的十二章华服,头上戴着的冕冠是王时雍从汴京送来的,只是那冕冠的珠帘上的明珠少了两颗,后来又补上去的。
在祭天台上,我披上龙袍的这一刹那,忽然有股想哭的冲动。
天下至尊来的是如此的虚无和捉摸不定,而动荡不安的中原,则是我想要控制的地方。
为何,我的父亲,却能够在汴京城的大庆殿上睥睨众生,为何我的大哥,却能够端坐在崇政殿的龙椅上,接受朝臣的拜贺。
而我,我并不比他们两个要差,甚至,我认为,自己比他们两个要强。
却迎来的,却是这样的命运?用自己的母亲,妻子,女儿,换来这个破破烂烂的,甚至还缺了两粒明珠的冕冠?
我忍不住要悲戚,可这种情绪,不能让下面仰视我的人发现。
我对着北方遥遥拜跪,那是金兵掳走宗室的方向,那是我的母亲所在的方向。
等我再次站起,我刻意的将脊背挺得直了一些,我举目四望,这里,将会是我的天下。而我,将要创造出另一个神话!
登基大典举行的不紧不慢,从汴京城赶来的一名叫做赵鼎的司仪主持者这一切。
当一切结束,已经是太阳偏西,我去了华服冕冠,换了常服,坐在狭小的应天府的宫室中。
却听见外面一串脚步声,我抬眼,是一直跟在身边的蓝硅蓝公公。
他看了我,欲言又止,在我的示意下,他才带给我一个消息:“官家,王妃……哦,不,皇后娘娘被金人掳走,金兵强行令她骑马,她……她腹中的小皇子……没了!”
犹如晴天霹雳,我倒退了一步。
蓝硅说的隐晦,我却全然能够想象那一幕,我的妻被金兵鞭打,拖拽,她的发寰散乱在地上,她的衣衫被撕得凌乱,她还要在金兵的威逼之下,跨上颠簸的马,反复的上下,甚至,甚至在上马下马期间,引起了金人的色心,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