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228)
苏培盛接过一旁小太监递来的帕子,把脸、脖子全都细致的擦了一遍,确定不会腌臜到主子,才慢条斯理的道,“这不是主子爷有吩咐……”
这小子,把心眼使到他头上了,可惜啊,他是跟着主子爷的,主子爷来的勤,他自然就来得勤,若是主子爷不来兰院,他可没有来这里的道理。
话还没说话,外面葡萄已经来请了,苏培盛甩甩袖子,“哎哟,不巧,只能下次再叙旧了”。
屋子里,耿清宁换了衣裳坐在榻上,“今日怎么是苏公公亲自过来了?”
得,不愧是主仆,这话都是差不多的,苏培盛甚至开始反思,难不成兰院他当真来得少了些?
任由心中百转千回,他面上却笑道,“给耿主子请安,主子爷今儿吃了一道三鲜河虾,说是不错,叫奴才送给您尝尝”。
哟,四爷这是给她点外卖呢。
甭管是什么,这份心意都很难得,耿清宁决定无论好不好吃,都要给他一个正面的回复。
葡萄已经有眼色的支起炕桌,又拿来银制的碗筷,又将食盒内的菜色摆在桌上。
耿清宁凑过去一瞧,三鲜应当指的是黄鱼、豆腐鱼和河虾,豆腐鱼嫩到入口脱骨,黄鱼鲜美异常,河虾饱满有弹性,名叫三鲜,做法却更像是红烧,带有一丝丝的辣味和酒香。
她本就起得晚,早上只喝了一杯牛乳,配着用了两块点心,刚才按摩又忘了午膳,此刻当真是饿了,一筷接一筷,连吃了好几口才舍得放下筷子,毕竟苏培盛还在一旁候着。
耿清宁擦了擦嘴角,强行给自己挽尊,她不过真情流露罢了。
还有,投桃报李,她是不是也应当给四爷送些什么。
第123章
苏培盛虽赶着回去, 但脸上笑眯眯的,没有一丝不耐烦,来的时候只有一个食盒, 回去的时候却带了一个足以压弯脊梁的包裹, 至于怀中荷包的重量实在不值一提。
户部那边,四爷枯坐苦算一下午回来, 他刚一进屋就见房内多了一抹亮眼的红色, 满瓶的月季花被修剪成相同的高度,全部束在一个白釉花口四楞双耳小花瓶之中。
苏培盛在一旁笑道, “这些都是兰院里头的花儿,耿主子说是香的不得了, 也给爷熏熏屋子”。
四爷凑近一些,果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香,像是昨夜里从窗外飘进来的那股香味,他含笑碰了碰红色的月季花, 觉得这花儿虽然插得头重脚轻, 但也一副花团锦簇的模样, 是个好兆头。
苏培盛在一旁陪笑,甭管以前主子爷喜欢什么样式的,但眼下这瓶花就是最好的, 他奉上一杯热茶, “还有这茶, 奴才听说耿主子劳繁了好几日才得的呢”。
四爷接过茶碗轻撇浮沫, 茶还没喝,就闻到了荷花的香气。
苏培盛舌灿莲花, “也不知耿主子的心思怎么这般灵巧,竟然想出将茶叶放在荷花蕊心上头, 荷花晚含而晓放,等第二日一早,这茶就带了满满的荷花香气”。
四爷嘴角的笑意不自觉的扩大,他饮了一口茶,矜持的点头赞道,“确实有几分巧思”。
除了这些风雅之物,兰院中的寝衣,腌好的糖蒜,治痱子的荷叶露、金银花露,吃的用的穿的一概齐全。
这些看着零碎的东西实则都是宁宁的心意,四爷拿起一个瓶子打开一闻,金银花中添加了淡淡的薄荷,提神醒脑,让人头脑都随之清明。
正好,让他写折子的时候,心气也能稍微平和些,不至于气摔了笔。
之前四爷虽知晓国库无银,可清算之后他才发现这银子的缺口极大,不仅仅是借银,主要来源于亏空挪用。
老八掌管户部多年,难道就任由这些蠹虫肆意妄为吗?
“去把戴先生请来”,四爷抿了一口茶,努力心平气和,意图压下满腔的火气。
戴先生这些时日一直都跟在四爷在户部,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他也是一清二楚,见苏培盛来请,一面走,一面在心中打腹稿。
国库亏空之事应当算是制度性亏空,从顺治爷那里开始国库与地方钱粮起存相半,但即便这样,国库的银子仍旧不够花,没办法,开销实在太大。
等到这位万岁爷上台的时候,地方已经几乎不留钱粮,全部都上缴国库,遇事的时候,自然没有趁手的银子,只能靠挪用。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官员在里面中饱私囊,挖朝廷的墙角,但与万岁爷平三藩、灭葛尔丹之事相比都是小事,不足挂齿。
戴先生也很为难,巨额亏空和借银的根子都在万岁爷身上,但涉及天家之事,他怎好肆意开口。
他没提国库之事,只问四爷从小陪他长大的奶嬷嬷是否还在身侧,若是其人挪用了一百两银子又该如何。
四爷回话斩钉截铁,“错便是错,若是奶娘开口相求,我必鼎力相助,但若是私下挪用,这情分自然就耗尽了”。
戴先生被噎了一下,竟然忘记这位主儿是个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人了,没办法,他只能另找一个切入点,“不提孰错孰对,我且问你,这一百两银子与奶娘的情分孰轻孰重?”
一百两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十来年的嚼用,娶妻、生子、置办田产都包含在内。
对于戴先生和府医来说,一百两也不是小数目,够家中一年的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