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243)
还有,绿柳为何唤那人为耿主子?
称呼是不敢乱叫的,格格只是个侍妾,是不能被叫做主子的。
武格格素白的小脸微微皱起来,若是她不曾记错的话,雍亲王府空悬的侧福晋之位,应该落在万岁爷亲自指婚的年家才对。
*
兰院里,葡萄正在和于进忠商量新格格的事。
葡萄气哼哼的道,“青杏就应当被按着打,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敢瞒着”。
青杏绝不是个自作主张的人,她既然敢瞒着,必然是得了主子爷的授意,也就是说,主子爷也不想叫主子知道,也不想让她为此伤神。
但不叫主子知晓,给他们透个底也是理所应当的。
于进忠何尝不是这种想法,新格格进府没有什么动静,戏班子也没叫上两场,只福晋赏了一桌席面,若不是昨日他去膳房的时候张二宝提了一嘴,怕是整个兰院的人都不知道这事儿。
于进忠道,“现下说这些都没用,主子还怀着身子,绝不能叫旁人冲撞了她,若是人来了,直接拦在外面就行”。
葡萄斜了他一眼,恨铁不成钢的骂道,“福晋和李侧福晋都让人进院子了,咱们主子能把人拦在外头吗?”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就像赈灾祈福的时候,福晋若是捐了二百两,李侧福晋只能捐一百五十两,绝不能越过这条线。
放在府里这是这样。
于进忠叹了一口气,“你还是那般老鼠胆子,放心罢,这事儿我亲自来做”。他不是傻大胆不怕死,只是他心里清楚,在府中如何行事最终看的还是主子爷的心意。
武格格走了好一会儿,光是兰院的围墙她就走了小一刻钟,愈走她愈发的心惊,这个所谓的兰院,除了位置不在中轴线上这点,比不上正院之外,其他的无论是大小还是排场都是极好。
说句越矩的话,这兰院怕是比李侧福晋的院子还要大。
怪不得被称为‘那位’。
武格格咬住下唇,稚嫩的脸上满是不服气,她干脆停下脚步,“这兰院原本就是这般大小?”
绿柳缩缩脑袋,“奴婢听人家说兰院原本极小,跟咱们院子差不多,也就三间屋子,后来扩建了两回才成如今的模样”。
她又摇头道,“至于何时、缘由为何,奴婢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不用说所有人也都知道,必是得了主子爷的宠爱,才能一步一步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武格格有些羡慕,原来‘那位’,当年也同她一样,只有三间屋子。
她正出神的想着,身后传来动静,好像是青栀的声音,“格格,格格,主子爷赏了一桌席面,说不定待会儿就来了,快随奴婢一道回去罢”。
第132章
武格格被说的脸上郁气尽去, 一旁的绿柳也是喜上眉梢,而快步走来的青栀脸上喜意与焦急混在一起,呈现一种奇妙的神色。
武格格没有裹过脚, 一双天足走的飞快, 等进了院子,绿柳的动作又快又稳, 不过一刻钟就为格格重新换了衣裳, 还化了新的妆面。
她坐在桌前刚等了一刻钟,四爷就进来了。
武格格立刻离席跪下磕头, 又抬眼悄悄的偷看,阿玛说雍亲王是个冷面阎王, 如今看着却与阿玛口中所言大不相同。
在她看来,四爷虽肤色黑了些,神色淡漠了些,却眉眼修长疏朗, 俊美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 看着像哥哥一般年岁, 却比阿玛更有气度。
一时间,她只觉得心口直跳,面上不知不觉就爬上了些许绯色。
四爷坐在上首, “起来罢, 不必拘束”。
待武格格起身, 他又交代道, “你年岁小,若是遇到什么不懂的, 可以多问问,但有一条, 你耿姐姐正怀着身子,不宜见生人”。
他说完就走了,留下武格格在原地,脸上由红转白,双眼也渐渐蓄满了水。
四爷确实来了,却不是为着她。
绿柳给炉子里加了一块碳,又给烧干的锅子加了些高汤,米饭已经凉透了,她就放进小茶炉里热着,等到坐在桌前的格格回过来神,她才问道,“格格想吃什么?”
武格格无精打采的指了咕噜咕噜直滚的锅子,拿着金腿烧鱼圆的汤泡上半碗白米饭,食不知味的吃了几口,剩下的席面则是让绿柳和青栀拿出去分一分。
火腿的鲜味混着鱼肉的鲜味直往人鼻子里头钻,绿柳吸吸口水,跟着这位武格格当真是值了,旁的不说,光这席面就够拿出去吹一辈子的。
*
冬天,院子里的树都是光秃秃的,不见一丝绿色,窗户边上的月季花也剪了头,等来年再发,长得会更旺。
不仅如此,趁耿清宁在院子里溜达的时候,于进忠还带着人在月季树下埋了几条鱼,勾得百福与白手套在一旁凑头凑脑的看,要不是被人抱着,怕是要冲过去扒土。
小贵子将白手套搂在怀里,用手从上到下替它挠着全身的毛发,口中还在不停的哄道,“小祖宗,这肉是给月季吃的,您的还在锅里头蒸着呢,急不得,急不得呐”。
花房里的人说月季是吃荤的,若是埋些鱼啊肉啊的在根旁边,第二年长得好不说,开的花也更艳。
只是鱼、肉腌臜有味儿,怕熏着主子,才趁主子溜达的时候埋,而且,这肉要埋到三尺深以下,还要一层草木灰一层土的压着,保证一丝味儿都传不到主子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