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291)
甯楚格素来敬重这位张姐姐,见她几乎将胆汁呕出,强行按捺下心中急躁,待船身稳定之后,方才按照张凤仪所说,左右交替划桨。
片刻后,小船虽摇摇晃晃,到底是往前动了些许。
甯楚格大喜,怪不得先生总说,身边可以绝不可独独倚重一人,原来只有一家独大之时,便是船团团转之时。
她对着岸边大喊,“嬷嬷,再叫人制一个桨来”。
双桨并进,想必很快便能撵上前方仍在捂肚大笑的坏心眼额娘,而额娘这般模样,定是早已把龟兔赛跑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
果不其然,甯楚格率先到达中间的分界线,得意的冲着额娘和弟弟做鬼脸,“如何?懒惰的兔子们!”
‘三心二意’的弘昼委屈的瘪嘴,看向骄傲的不得了的姐姐气哼哼道,“弘昼花花,不给你,都给额娘”。
耿清宁毫不客气的将船中荷花全部归拢到自己这处,“谢谢弘昼,额娘收下了”。
弘昼数着自己手里的荷花,“一、二”,又去看额娘那里数不清的花花,终究还是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耿清宁素来说话算话,满舱的荷花全都赏给了兰院众人,准备举行第一届‘兰院荷花灯大赛’——彩头是她腰间的花丝镶嵌对开香囊。
此香囊虽名叫香囊,实乃是金饰,上有玛瑙松石点缀,内部镂空,可放香片,既香又轻,最适做为夏日压襟所用。
金子的重量其实没多少,但工艺却足足有十二道,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可是妥妥的皇家御用品,谁若是能得上一件作为传家宝,那绝对是祖坟冒青烟才有的福气。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上至下,从积年的徐嬷嬷到庄子上伺候的仆妇,没有一人不精心对待。
待到月亮高挂在夜空之时,凌云台上已是繁星点点——楼内各色花灯闪灼,亮如繁星。
耿清宁换了件新衣,挨个欣赏众人的心血,有钉在墙上的荷花瓶样式的高照灯,有吊在廊下的花开富贵连荷灯,有提在手里的荷花荷叶灯,甚至有人还搬来了阔口的浅缸,将荷花灯置于其上。
各个都精致非常。
耿清宁并不觉得为难,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这花灯之冠自然也得是人民的选择,她打算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最后再开奖。
楼外的民间小调咿咿呀呀、淳朴可爱,杜丽娘梦中与爱人相会,订鸳盟,两相欢。
楼内张灯结彩,一楼摆着投壶与射箭,投中或是射中,就能从一旁的盘子里拿茶果子吃。二楼则是摆着‘人马转轮’,拨动转盘,上面的小人就会骑着马儿跑动,最终停在不同的图案里——以此来获得奖励或是惩罚。
耿清宁在这里连灌了三杯酒,吃得小脸通红,精神愈发亢奋,赌徒心理更是让她舍不得离开,没想到这回马儿跑到了盲人摸象的图案上。
依旧是个惩罚。
葡萄取来纱巾蒙住耿清宁的眼睛,扶着她走向一旁的玩偶堆里,她需得摸出三个玩偶的形状才算过关。
耿清宁摸啊摸,第一个毛茸茸的,短耳朵长尾巴,肯定是猫咪。
第二个玩偶有着圆溜溜的大脑袋,上面只有一些细微突起,想来应当是气鼓鼓的河豚。
耿清宁得意一笑,这些玩偶都是她想出来的点子,岂会难倒她半分。
她继续摸啊摸,猝不及防间,她摸到一个温热的东西,唔,还有些硬梆梆的。
不对啊,哪个玩偶是这个样式的?
第160章
骏马一路飞驰, 两个时辰的行程被压了又压,待到庄子外围,四爷□□的骏马已经开始口吐白沫, 不知是累的还是热的。
巡逻的护院先是听见马蹄声, 然后见一行人突至眼前,领头的老王暗自呸了两口飞扬的尘土, 提起灯笼试图看清来人——只是来人并不下马, 高坐在上方实在难以看清。
职责所在,老王只得上前盘问, 不过刚开口便被扔了一个腰牌过来,他手忙脚乱的接住, 就着月光细细查看,只见腰牌上的字,与门口的那两盏气死风灯笼上的‘雍’字一般无二。
他立刻低头,不经意间从马腹的一侧瞥见袍子的一角, 上面绣有华丽的蟒纹——竟是王爷亲至。
老王来不及给身后的那些憨瓜蛋子使眼色, 当即双膝跪下, 高举腰牌以示臣服。
有个穿深色太监袍子的人引着马直奔二门而去,颜色浅些的袍子取走了他手中腰牌,好些侍卫装扮的人也纷纷下马, 桩子般戳在大门两边。
顷刻间, 马蹄踏在青石砖上的声音便消失不见, 老王松了一口气, 悄悄拿衣袖擦拭额角的汗水,小声叫道, “成娃子,过来扶我一把”。
刚晓得那是雍亲王的一瞬间, 他的腿就不自觉发软,此刻仍不太利索,只能叫外甥帮上一把。
“成娃子,成娃子?”
老王喊了几声,都没见有人回应,他回头一看,几个憨瓜蛋子正着迷的盯着那些侍卫的腰刀看,口水都不知道擦一擦。
“哎呀,这些个倒霉孩子”,老王强撑着起身,在几人的头上一人敲了一脑袋瓜子,雍亲王身边的侍卫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八旗子弟,平日里那也是被人尊称少爷的人物。
这么直勾勾的盯着人家,也不怕无意间得罪了人。
“孩子小不懂事,见大人们实在威武神气,这才失了礼数”,老王连连弯腰赔笑,“莫怪、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