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摄政王他不肯退婚(269)
被子吞没了大半的哽咽。
她挂着泪痕睡去。
窗棂被无声推开。
有人无声无息跨步入门。
床榻少女蹙眉而睡,双手死死抓着被面,显然未曾好眠。
来人无声叹息。
狼狈的床榻,和地上嫣红的血渍,刺痛了他的双目。
双手狠狠握紧,又一点点松开,紧接着为她拂去泪花,掖好被褥,正要越窗而出,却又恋恋不舍地折返而回。
他想要伸手拂去沈清漪粘在脸上的发丝,却忽然被一把牵住,少女声带祈求:“别走!”
他吓得浑身一僵,可细看她双目紧闭,只是心慌意乱,并未醒来。
他闭上了眼。
接着,是狠心地挣脱。
窗子被重新落了锁。
来的无影,去时无痕。
唯剩床上满面忧思的沈清漪。
……
连着三日,赵旭都未曾再来烦过她。
然而虽是人未曾到,却是每日贵重的赏赐流水似的送入永和宫中,即便是盛宠一时的柳贵妃同她相比,简直都不值一提了。
后宫众人眼热不已,沈清漪的身份便亦是瞒不住了。
柳嫣有意顺水推舟,赵旭也因在沈清漪跟前受辱而有意纵容,流言便愈加发酵,以至于到了不堪的地步。
到了第三日,内容便成了那位传闻中的康和郡主进宫前便不知廉耻自荐枕席与楚世子,趁楚世子征战在外又设法入宫扮作宫女,在梅林之中装神弄鬼勾引皇上,这才不顾自己太傅之女及康和郡主的身份坐上了一个小小的嫔位。
沈清漪抚着身上的白狐皮披肩,撑着额角冷笑一声。
这些日子柳嫣成日里在宫中召见各嫔妃说笑,其实便是说她的坏话,将那些谣言添油加醋一番,前世柳嫣便善用此计,让她这个皇后丢尽了脸面。
可重生一次,这些俗事她便看淡了。
她身为宫妃,却当真这般浪荡,那世人只会笑话皇帝被戴了绿帽子,所谓登高跌重,她一个小小的妃嫔,谁还能真去费力打探她姓甚名谁不成?
更何况郡主和世子的风流韵事,哪有皇帝心甘情愿戴绿帽子这样的传闻更令人喜闻乐见。
更何况她又懒得出面,管柳嫣能跟人添油加醋地说些什么。
清者自清,又何必大费周章地费力澄清?
反倒像是欲盖弥彰一般了。
更何况既是跟楚峥越有染的传闻,她倒也乐得接受。
正聊赖地扯着狐皮上的毛,罗仁又匆匆抬了一箱子的金银珠宝来,看着沈清漪恭敬地行了个礼,接着招呼众人将手中东西搁下,末了从袖中拿出圣旨。
沈清漪看着那圣旨,也懒得下榻,便闭着眼,道:“直接读就是了。”
这换了别人,罗仁必然要训斥几句,但眼前这位主儿连赵旭都奈何不得,他一个小小的太监哪还有说话的份,便悻悻道了一声“是”,接着展开了圣旨——
第241章 一起上,还是一个一个来?
当听到罗仁口中清晰地说出封后的消息,沈清漪即便再不屑却还是变了脸色,从榻上坐直了身子。
流言如今铺天盖地,对于一个小小的宜嫔来说,流言不过如此,说破天也只是风流韵事,可她若做了皇后,事情便不一样了。
她同赵旭之间清清白白,就算封了嫔也不能如何,不过是个六品的宫妃。
但皇后乃是后宫之首,地位尊崇,封了后再传出这些风言风语,只会让天下人嗤笑沈家教女无方,背靠临江王不满足,还攀龙附凤,送女儿入宫为后。
这不是明晃晃地送百官一个弹劾沈家的理由么?!
然而当着罗仁的面,沈清漪也不好自乱阵脚。
因此待罗仁递来圣旨后,她拿在手上掂了掂,似乎连打开看一眼都不肯,只是盯着罗仁微微一笑。
——接着抽出发簪来,将圣旨狠狠划成了几段。
明黄的圣旨被狼狈地割成了碎布几片,飘散在空中。
沈清漪的手指顺着拿起册宝挨个抚摸过,接着手指一拨,漆盘中的册宝便都落地了。
将个罗仁吓得目瞪口呆。
沈清漪重新躺回榻上。
“告诉赵旭,他的皇后,谁爱当谁当,别用这些劳什子讨好我!滚!”
她的话将罗仁吓得面如金纸,哪还敢如何,当即便屁滚尿流地跑了。
沈清漪手指绞着白狐披肩,哪还有什么悠哉的心思。
封后圣旨这烫手山芋,只怕只是个开始。
她该赶快筹谋,如何抵挡欲来的山雨。
果不其然,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人来了。
却是苏太后,曾经的苏贵妃。
坐上了太后之位,她亦是丰腴美艳,不失丝毫颜色。
见了她,沈清漪便想起紫兰当年所言,便是她,不顾宫婢死活,却又默许了紫兰等人绞杀太子,助赵旭登临帝位。
只怕以后的某一日,赵旭皇位稳定,苏太后必会将东宫之变有所参与的宫婢全部灭口。
紫兰帮了她一次,她倒不介意还紫兰这个人情。
想到此,她便热情地迎上去,笑呵呵道:“呦,哪里的风,把太后娘娘吹来了?”
苏太后见她殷切,不由面带冷傲,只当沈清漪忌惮自己这个国母,便拿腔拿调地自顾在上首处坐了,道:“哀家听闻,哀家的皇儿意图封你为后你却不肯,天下间,倒未曾听说过有你这般古怪人物。”
她说着又借机嘲讽道:“宜嫔,哀家早听闻你在宫外同楚世子有些瓜葛,更曾是前太后认定的准儿媳,这女儿家,水性杨花四个字可不是褒义词,你如今这样的出身,能够坐上皇儿的皇后之位已实属难得,你这般的不识抬举,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