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摄政王他不肯退婚(270)
她半带讥讽,半带贬低,像是沈清漪这皇后之位有多难得似的。
沈清漪挽唇,恭敬道:“不敢当,太后说的是,我沈清漪出身低微,又水性杨花,曾是先皇后钦定的儿媳,又同楚世子有不清不楚的流言,身份如我这般的女子,想来必然同陛下极为相配。”
她明褒暗贬,将苏太后的话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赵旭。
苏太后自然听得懂她的讥讽,不由怒道:“你——”
沈清漪自顾起身,撩袍落座,端起茶来,冷笑道:“太后不会真的以为全天下都惦记着赵旭的皇后之位吧?说身份,我父是陛下的老师,长兄是烟庆人尽皆知的清官,受百姓爱戴,上任多年并无错处,百姓之中口碑极佳,二兄长跟随楚世子征战沙场,若此战胜,我兄长在其中亦是有功无过。
“而我沈清漪是剿灭玄武山的功臣,是先帝钦封的郡主,赵旭却恩将仇报,只允我一个小小的六品嫔位,名为赏赐,实为软禁,如今更是胁迫我为后,若我不答应又如何?赵旭敢对我沈家这上上下下的功臣下手么?!”
她“啪”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搁在桌上,任由茶水泼湿了桌面。
她起身直视苏太后,道:“我倒要看看,若太后娘娘敢逼迫我受这皇后之位,史官笔下,赵旭该如何在后人跟前抬起头来!”
她的话让苏太后哑口无言,嫣红的指甲抠在桌案边,竟是半个字也说不出了。
沈清漪转过身去,冷声:“还不快送太后娘娘离去!”
太后身边的宫婢自然是不敢多言,搀着苏太后便离去了。
沈清漪冷笑一声。
太后才离去不久,柳嫣的人便来了。
领头宫女挟着一群虎背熊腰的婆子入门来,一脚踹开了永和宫的门。
领头宫女还只当她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宫女阿瑶,便极为傲慢,礼都不肯行,盯着沈清漪的一双眼满是不屑。
“宜嫔进宫匆忙,竟以下犯上公然忤逆陛下,贵妃娘娘为后宫之首,派奴婢好生教导,宜嫔娘娘,听奴婢一句劝,您若是现在回头,还能免受皮肉之苦。”
沈清漪早已换上了一袭玉色宫裙,发髻雍容,梳的却是未婚女儿家的披发,肩上绕着狐皮大氅,坐在软椅上随意地歪着,是寻常人所不及的华贵典雅。
恍惚间,她还是前世那个千尊万贵,事事好胜的皇后娘娘。
宫女带着婆子们前来时,她正淡然地擦着手中的小弩。
宫女说话声落下,她亦是头也不抬,眼中略过前世的记忆。
那时,她还是赵宪的皇后。
西辽使者来访,她为了永昌的颜面,夜夜苦练箭术,摄政王殿下漏夜造访,与她耳鬓厮磨之际,教会了她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
便是凭借着这一手箭术,成功让西辽忌惮永昌,多年不敢来犯。
而今生,她重新握紧了弓弩。
她漫不经心抬眼,黑玉般的眸子之中分外平静,显然丝毫未曾将众人放入眼中。
她张弓搭箭,微微抿唇,轻笑出声。
“你们是一起上,还是一个一个来?”
……
另一头,苏太后和柳嫣正坐在一处。
柳嫣正为她捶着腿。
在太后宫中,她换上了一身清浅的素衣,平日里的娇娆妩媚消失不见,唯剩下讨好谄媚之态。
她笑着抚慰道:“太后娘娘何必为她动那么大的气?臣妾已派人好生去游说,想来宜嫔很快便会想通的。”
苏太后挨了沈清漪一通骂,正在气头上,柳嫣能说会道,又极尽讨好,总算将她的气消了大半。
她看向柳嫣道:“怪不得这些妃嫔之中,皇帝最爱的就是你,果真最懂事聪慧,若那沈清漪有你一半的乖巧懂事就好了。”
柳嫣眼中闪过冷意,抬眼却消失不见。
她趁机道:“太后娘娘何必生气,臣妾的宫里来了极好的舞姬,歌舞极佳,不妨请太后一观,也好消消气儿?”
第242章 找到你了
苏太后点了点头。
有宫女在门口冲着柳嫣使了个眼色。
柳嫣趁机告退。
然而柳嫣才踏出慈宁宫,便见派去永和宫的宫女匆匆而来,一张脸面如白纸。
一见柳嫣,她如同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上前气急败坏地骂道:“那女人简直就是个疯子!奴婢带去的几个嬷嬷都是宫中的老人儿,竟都被她给杀了,那几个宫娥太监更是被她打的不成样子!现在谁都不敢踏入永和宫半步,娘娘,您快想想办法啊!”
柳嫣不耐:“怕什么?沈清漪不肯做皇后难不成本宫还要逼着她不成么?一群废物,既奈何不了沈清漪就快些离开,只消将消息递到陛下耳中也就是了,不过是折了几个婢子,慌什么?没出息。”
宫女一愣,这才明白柳嫣醉翁之意不在酒,怎么可能是真的逼沈清漪应下皇后之位,不过是做给赵旭看罢了,便出言称赞道:“娘娘果真聪慧,如此,陛下只会称赞娘娘大度,反而觉得沈清漪是个不知好歹的疯妇,权衡之下,陛下自然会更加喜爱娘娘。”
柳嫣只是冷笑。
她意味深长。
“你以为,沈清漪的目的只是不做这个皇后么?”
宫女看着她的神色,这一次却猜不出了柳嫣的话中之意,便有些糊涂了。
柳嫣这一次却未回答她,只是自顾离去。
伶人舞技过人,歌声如清泉潺潺,同弦乐相辅相成,耳目一新,如痴如醉。
苏太后极为满意,吃着点心赞扬道:“到底是贵妃有心,若说心细,旁人不及你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