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倾世妖娆(112)

作者: 温筱晴 阅读记录

“你们都还小,父皇今日所说的话,你们能记得多少,便记多少,能懂多少,便理解多少。但父皇必须要说,因为过了今晚,父皇会下旨,峥儿十五年内,不得回京城。而父皇,在不久之后,也不能再照顾你们。”

那一年,赵邵凌五岁,赵邵峥三岁,赵韶华,尚在襁褓。

赵轩在吟婉离世的那一刻,就已绝了生念。和幼小的孩子们交代的,实已是遗言。

他并不指望邵凌和邵峥能将他所说的话全部记住,但他两个儿子确是聪颖过人,心智也绝非常人可比,索性也就将所有的事情,倾囊而出。

“父皇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于国,父皇没有做出过任何贡献,且因宠爱你们的母后,纵容她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将国策法规视若无物。于民,父皇没有做到为黎民百姓造福,更曾为一己之私多次动兵,引起无端杀戮,罪孽深重。父皇这一生,做过很多错事,有些是为你们母后,有些是为自己,从没有一件是为国为民。父皇明知道自己在错,却仍错到丧尽天良,是非不分,实乃昏君。”

“父皇是皇帝,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但父皇没有做到。父皇的心里,从没有天下苍生,也不想名垂青史,父皇的所做所为,皆为你们母后的所思所想。其实只要父皇愿意,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但是,任凭世间万物,也换不来你们母后的一颗真心。所以,我既然得了这真心,便心甘情愿的为她舍弃世间万物。”

谁主沉浮 第122章 转变(二)

“人世间最难看破的,莫过于一个情字。但真情亦有惧怕,无论是什么事情,即便再艰难,再困苦,也都抵不过一句心甘情愿。”

“父皇告诉你们这些,是希望你们明白,有朝一日,若你们有幸遇到一个可以令你们放弃名利地位的女子,那么,不要犹豫,干干脆脆的放手,去追求你们的幸福。不要以为坐上这龙椅是何快事,这世间最不好坐的,就是这张四不着边的椅子。一旦做了皇帝,就等于失了自己,江山贡你万物,万里江河都是你的,但若是坐上这龙椅,你就是天下的。不光是你这个人,你的思想,喜好,身体,乃至一举一动,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属于你,都属于国家,社稷。”

“凌儿,峥儿,记住父皇的话,不要为了皇位争斗,皇位只有一个,一国又不可有二君,所以你们必有一个人做不了皇帝。你们现在还小,没有感受过权力的美好,等你们长大后,一旦起了贪念,就会兄弟相谋,骨肉相残。这是父皇最放心不下的事,理应让你们两个从小在一起,共同长大,才能建立起深厚情感,可是,势不由人,父皇亦有无奈。”

亦有无奈……

邵峥仰起脸,苦涩的笑了。

迎风处,雪花扑面。天黑的很彻底,没有明月当空。

空旷的院中,只有几盏忽明忽暗的灯火闪动着微弱的光亮,绕上他清俊的脸庞。

为什么?

父皇,你有这样的安排,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确实不是个好父亲,你太自私。

自私到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你本该承担的一切。

邵峥笑,静静的,没有声响。

此时此刻,他的心底,就像是压着千万斤重的大石头,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直要窒息。

他是皇子,是镶亲王,是高旋之主,他是……

一颗被人设定了位置的棋子!

他的至高地位,他的滔天权势,甚至于他与赵邵凌之间的淡漠,都是他的父皇,他的亲生父亲,安排给他们的。

十七年前,他走的那晚,赵轩说的最后一段话,并不是对他只身一人远赴千里的安慰,而是将当前的政局,清清楚楚地交代给他们兄弟二人。

赵轩说:“峥儿去高旋后,继承桥东兵权,封地为王,可自养军队,不受任何人差遣。京中内卫兵权以后由凌儿继承。你兄弟二人不可自相残杀,若日后朝中有变,当一致对外。”

他说:“朝中兵权四分,出去你们两个,便是瑞阳王掌岳都,福康王掌北野。父皇之所以将峥儿送走,是想为凌儿日后巩固皇权保住股势力。”

“瑞阳王妃,是你们的亲姑母,姑母可信,姑父却绝不可信。父皇和你们母后,曾想要铲除瑞阳王,但你们母后禁不住你姑母的苦苦哀求,最终做罢。此事瑞阳王并不知晓,所以构不成大碍。记住,等这十五年时期一过,凌儿便将峥儿召回京城,到时候若皇权大势已成,第一个需要废去的人,便是瑞阳王。若不先下手为强,瑞王得势,势必造反。”

瑞王得势,势必造反!

势必造反!

这四个字,如同恒音,在邵峥脑中久久回荡。

他蹙眉,叹息。

可是,父皇,你可知人算不如天算,如今想造反的人,何止瑞王一个!

邵峥深呼一口气,又轻轻的吐出,仿佛一声绵长久远的哀叹。

他的父皇,可以谋算到世上任何事情,惟独没有算到他的心。

除去瑞王爷,对赵邵峥来说,并不算难事。

可爱上瑞王爷的女儿,对他来说,却更加简单。

赫子际和庞莞落是个什么结果,他已经见到。

他怎么还能为了当年的一番交代,而毁了与颜颜之间的感情。

这天下,本来就不是他的。凭什么要让死去的人,主宰活人的思想?

赵邵凌想夺权,那是为了他的江山,他的皇位。

但赵邵峥不一样,他什么都没有,连舍弃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