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119)
“好嘞!”
曾成文一应声,就先去找人了。
晏清驿馆内转了一圈儿,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才管驿馆的负责人要了笔墨,回了自己房间。
提笔斟酌片刻,晏清才落笔。待笔墨风干,晏清将信纸装入信封,朝屋中空处交代了一句:“加急将信送往北地,务必交到颜仲祈将军手中。”
话音刚落,屋内便多了一人,正是晏清手下的暗卫头领燕七。
燕七收好信,却没有立刻离去:“主子,水患之事,恐有内幕。”
晏清微点头,以示自己知道了。
上辈子她对漳怀水患的印象不是很深,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但温哲翰到底是死在这上面的,所以这辈子在知道漳怀水患发生之后,她就多方打听了一番。
说什么大坝检修工人偷工减料,致使年久失修,让蚂蚁挖穿了大坝。
简直可笑!
而从孟舒澜那儿得来的消息,也确实证实了大坝是被人炸毁的,但到底是羌人干的,还是朝中藏着的佞臣所为,却没有明确的结果。
“查到了什么?”晏清问。
在得知漳怀发生水患之后,晏清就让燕七去查了具体情况,眼下应该有消息了。
“怀临一带的羌国商人开设了粥棚,大肆接收余淮受灾百姓。”
燕七回道,“民间私下里有传言说,羌国商人放话,说'武安国君不在乎他的子民,但羌国商人却不得不关怀他们的朋友'。”
闻言,晏清不由觉得好笑:“南川洲的蝗灾不见他们关怀自己的族人、朋友,倒是对武安的百姓关怀备至。”
说到南川洲,晏清恍然间便想起已经先前让孟舒澜派人同南川洲洲长接洽的事。
这么长时间以来,这件事一直都没什么进展,就算羌人本身对外族人比较排斥,但南川洲方面对于在蝗灾之时对他们伸出过援手的西疆,不该是这么防备才是。
电光火石之间,晏清脑海里骤然划过一个念头。
如今羌国商人对漳怀水患的灾民进行救济一事,同当初西疆在蝗灾之时援助南川洲的事,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近乎如出一辙。
西疆援助南川洲是有意示好,意图说服南川洲脱离羌国自立。
但只要南川洲的洲长不是傻子,他就该明白,南川洲虽说在羌国内备受压迫,但到底还是属于羌国的领土。
一旦独立,便意味着叛离羌国。而以南川洲一洲之力,定然难以提挡羌国皇庭,也就必然要求助于武安国,那也就意味着选择向武安国臣服。
如此,虽说保留了自治的权利,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但实际上却不过是换了个主子被剥削。
甚至因为南川洲叛离羌国一事,定然会引起羌国皇庭的记恨,也就很可能受到讨伐。
而寻求武安国庇护的南川洲,必然得同意武安军队进驻南川洲。
军队都扎到自己国境之内了,又哪里有什么绝对的自主独立的政权?
也因为如此,原本羌国同武安国交战之地,也将从武安西境与南川洲交界之地,而变更为南川洲同羌国的交界之地,甚至可能是整个南川洲境内。
但就算明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南川洲洲长却也只有两个选择:同意西疆的示好,答应臣服武安国,让族人吃饱肚子;拒绝西疆的何谈,看着族人饥寒交迫地饿死在这个冬天,或者是背井离乡地远赴他国或羌国皇庭,为奴为仆地只为能有一口吃的让自己活下去。
比起后者,前者至少能让南川洲的羌人过得更舒适一些。
在孟舒澜之前的叙述里,南川洲洲长似乎也很属意前者,但在孟舒澜离开西疆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从随风发来的消息中不难看出,南川洲洲长对与先前所谈的合作,有了不小的抵触情绪。
再看如今羌国商人考施舍一口白粥接济漳怀一带受灾百姓的作为,不正跟他们在南川洲所施行的方针所雷同吗?
李定山一死,朝廷派遣的暂管南疆的官员还未到任,那些没能在西疆守将交接时从西疆占到便宜的人,这次倒是借着漳怀水患,将爪子伸向了南疆!
而南川洲洲长的态度转变,恐怕也跟这事脱不了干系。
第107章 暗部势力
看来他是觉得自己找到了南川洲的第三条出路……
晏清眸子微眯,问燕七:“南川洲最近有什么动作?”
“南川洲没有什么动静,南川洲洲长同舒王殿下派遣去和谈的人一直都有交涉,只是近期和谈时,南川洲方面有意无意地暗示我们的人加大筹码。”
燕七说着,忽地想起一件小事来,“近来,因为舒王殿下不在西疆,故而随风加大了对南川洲灾民流入的管控。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导致原本意图东行避难至西疆的灾民数量骤减,倒是南徙的灾民有所增多。”
晏清眸色微沉,又问:“往南的灾民可有人追踪?是往东南赴武安怀临一带,还是往西南至羌国皇庭?”
“皆有。”
燕七回忆了一下,答道,“但深入羌国腹地之后,羌人同我们的人形体差异太大,并不太好安排得过于深入。所以到南川洲边界止,我们的人便没再往下深追。”
“嗯。”
晏清眉微蹙,却肯定了燕七的做法,“如此就好。让我们的人小心谨慎些,以自身安全为重,不必太过深入。”
燕七应了一声:“是。”
“撤一批人回来,将塔里尔过洱郡内境往北地那条线的渣子清理干净了,让负责人与红妆接头,务必将夫人安全送至北地秦莽将军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