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将女为帝(120)

作者:喵圆喵 阅读记录

晏清琢磨着,提笔顺手在纸上画了武安南、北、西三疆同外国接壤的边界线,以及大致的势力分布。

“南川洲那边不用盯了,将人都撤回来,在西南联防营外的盲森里找地方扎眼,派精通医毒,最好是识蛊、驱蛇之人。能拿下盲森中的某个寨子最好,拿不下,也务必要能打入其内部。”

晏清笔尖将盲森中的某处圈了出来,“这个地方,死亡谷,盲森瘴雾起源地,让去盲森扎眼的人多留意一下,谨防羌人突袭。”

说罢,晏清笔尖一转,自南川洲往怀临县所在画一条弧线,又在怀临往羌国方向的某一点画上一个叉。

“怀临县鼓楼乡,通知舒王修书西南联防营,调兵把守鼓楼乡,凡进出鼓楼乡周边羌人,务必严查。”

鼓楼乡不是羌国进入怀临的必经之路,但其复杂的地势条件,极其适合作为屯兵之所。

“让他们派兵之前,先着人查一下鼓楼乡,若有异常,直接发兵三万,直赴怀临。”

最后晏清将笔停在了同怀临一河之隔的余淮,问,“前往江门上任的钦差,如今到了何处?”

“已过了丘处,最迟十天,便可到达江门。”

燕七在晏清画的草图上点了个位置。

晏清将那一处点出,又在草图上圈出了此次漳怀水患受灾的区域。

略做沉思,晏清笔尖在江门所在位置停留片刻,又挪了开去,“罢了,剩余的也顾不上了。”

晏清笔尖又落回余淮,“把京中盯着的晏齐威的人撤出来吧,随他去。让京中剩下的人把手底下的产业都清算了,下线放出去,主事人撤至周边城镇,整体进入静默状态,资产往北地转移。”

燕七微惊:“主子是打算不再回康都?”

晏清却摇头:“依情况而定。让人撤出来,是如今我们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地,一旦京中出事,将是鞭长莫及。”

“此外,那幕后之人现在也没有头绪,但可以肯定是朝廷高层,一旦对方开始有所动作,京中必然会大洗牌。提前撤出来,是为了以防万一。”

晏清在余淮往东北方向画了一条直线将丘处相连,又将其中心点圈了出来,“此次水患虽然没有波及沪锡,但老家那边也定然会有流民前往。如今晏齐威在京城,老宅无主,让京中撤出来的人,分一两个主事的回沪锡主管大局。”

此次晏清携晏秦氏北上,并没有带上晏齐威。

一个是晏齐威作为晏家老人,随堂侄媳妇回娘家这事儿各有各的说法,但总归不是件合适的事儿。

况且,晏齐威此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另一个则是晏齐威年纪大了,并不适合长途跋涉。

于情于理,将他安置在京中,都是最合适的做法。

借方老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且叫他自己翻天去,看他一个糟老头子能有几分能耐!

但晏齐威在京,晏家老宅便只剩下些旧仆,随着时间推移,久无主人看管,难免会懈怠。

等日后诸事皆定,还是得寻个清净祥和的地方扎下根来,将老宅祠堂迁过去,再慢慢将晏家立起来。

想到这,晏清思路有些跑偏,直到触及纸上“余淮”二字,才倏然醒过神来。

晏清又想了片刻,确定没什么遗漏了,才又对燕七道:“且先如此,将事情都安排下去吧。”

燕七领命离去,转瞬便无声无息地出了驿馆。

没人知道他怎么做到的,就是晏清也没学明白过。

只知道他们这些原本江湖上走的,都自有一套自己的潜行方式,很多都需要从小学起,且能学成的没几个。

燕七不是跑江湖的,而是从小在晏家暗卫营练出来的。他如今学的,是晏家第一代暗卫统领摸索出来的训练法子。

在这一点上,燕七是学得最好的。

按理他该接卫统领的班,跟着兄长做事,却不知怎么被调到了她手下。

而原本跟随兄长的那位,以及护卫父亲的卫统领,却都已随父兄长埋黄沙之下。

也因此,父兄手下的暗卫势力,就都转交到了晏清手下,归燕七统管。

接过父兄手下的线,晏清才算是明白为什么功夫最好的燕七,一开始没有成为卫统领的接班人。

甚至在这之前,晏清从来没有想过,世代忠于皇室的晏家,除了明面上掌管西疆疆域之外,暗地里还有这么一股足以渗透大半个武安国的势力。

上辈子自己能迅速接管北疆残军,也是因为晏家暗地里这支庞大的势力,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北疆所有主事人的情报,才得以统合整个北疆的力量同雪原十二部对抗。

第108章 如坠梦魇

晏家暗卫,或许该称其为暗部——独立于西疆晏家军之外,隐藏于阴影之下,独属于晏家的部队。

暗卫只是暗部中的一个小分支,主要负责保证晏家人的安全,以及处理一些暗杀、传信等事务。

整个暗部中最庞大的,莫过于其几乎遍布整个武安国的情报网。

这些东西,晏清在接手父兄手下的暗部势力之前,只是略有耳闻。

当真正窥见这股势力的强大时,晏清才知晓为何新一批暗卫中实力最强的燕七,为什么没有跟着兄长。

燕七实力虽强,但性情平直,能管理好整个暗部下属,却很难将暗部在已有的规模下继续扩大。

而跟随兄长的那位虽然实力不如燕七,但却只用一年时间,就将其手下的情报探子壮大了一倍不止。

暗部存在的本质,便是拥有足以窥听天下事的能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