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投胎被读心,我成皇朝团宠(428)

作者:棠灿灿 阅读记录

“皇上谬赞,这都是微臣分内之事。”

柳致远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这红薯种本就优良,他只是想将它们培育的更方便百姓种植而已,当不得夸。

“柳爱卿,让人挑一挑今日挖出来的红薯,能作种的全部收好存放,不能做种的,都悉数装好,朕回宫时带走。

哦,还有今日到场的文武百官,一人送他们一个,不过要煮熟之后才给他们,让他们尝尝味吧。”

永平帝没忘记,自己今日将朝堂搬到这里来的目的。

今年红薯丰收,明年,红薯便要种植到百姓的田地里去。

百官是百姓的父母官,当然要他们为百姓的生计出一份力。

朝臣们:“......”

眼睁睁看着挖了六千多斤,竟然只给他们一人一个?还是煮熟的?皇上敢不敢再小气一点?

“微臣遵旨,微臣这就去安排。”

柳致远告退后,就又带着自己的手下和籍田里的仆从们下去忙活了。

他整日在地里忙活,倒是早就习惯这样的节奏,只要没人给他添乱,他是怎样都行。

付嵩今日也在这里,他名下还有几个庄子也全都种植的红薯。

看到这里的收成,他眼里也时刻都带着笑。

今年丰收,明年春种,怕是会能忙死他。

毕竟,他是专管红薯育种和推广的农官,这差事关系着他们付家能否改换门庭。

商改仕,那可是跨越阶级的改变,他不得不重视。

“付农令,不必紧张,皇上不会真的让你一人担起这般重要的担子。”

柳致远看出付嵩的压力,忙出声安抚。

近一年的相处,他对付嵩也有所了解,对付家的遭遇更是唏嘘不已。

家里养出那么一个不知轻重的女儿,也真是苦了付家人。

不过,有再多银子,也不比一个官身重要。

付家这一遭,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柳大人说的是,下官省的了。”

付嵩明白柳致远话中的意思,又看了看依然站在路上的那些朝臣,只希望这些人,都是真正为百姓作主的好官吧。

朝臣们拿到红薯的时候,已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柳致远不让他们帮忙,他们只能在路边等。

等拿到红薯的时候,他们也是真的饿了。

天知道他们一路从京城坐了一个半时辰的马车赶到这里,又在这地头上站了足足快两个时辰。

期间,连一口水都没处喝。

这个红薯,说是他们的救命粮,也不为过。

“让他们慢些吃,别噎住了。”

永平帝自己尝一口,便拿起楚沁姝的那个喂她一口,还不忘提醒朝臣们,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噎死了,他可不算他们工伤。

“姝儿,好吃吗?”

永平帝问。

“好吃,皇爷爷吃。”

楚沁姝细嚼慢咽的吃着,觉得这红薯粉粉糯糯的,有些香。

“好,皇爷爷也吃。”

永平帝细细品着,也觉得手中红薯香甜。

这是粉薯,适合做粮食的那种,可加工制成多种耐存放的食材。

“这红薯是甜的?”

“哎呀,这味道,好香甜,竟比点心还好吃。”

“可不是,又粉又糯,还有些噎的慌。”

“你不会吃慢些吗?小口吃就不会噎。”

“哎呦,这小东西还挺管饱,一个下肚就感觉肚子里有货了。”

......

朝臣们拿到红薯就开始品尝,有人吃的慢,有人吃的快,但都对红薯充满了好奇。

等到都吃完时,对红薯味道的评价是一致向好。

只不过,这一个红薯着实是让他们尝的越发心痒。

若是明年自家庄子里也能种上一亩红薯,那该多好呀,一亩就产六千多斤,能抵往年半个庄子的产量了。

于是,好多朝臣都在心里决定,要找柳致远拉拉关系。

“户部尚书可在?”

永平帝吃完红薯,便开始处理朝政。

既来之,则安之嘛。

不能只看看挖红薯,吃个红薯就回去,还得解决红薯推广种植的大事。

第361章 越听越上头

“回皇上的话,老臣在。”

户部尚书李圣舟忙出列站在两列朝臣的中间,以便永平帝能清楚的看到他。

“红薯你也尝了,亩产你也看过了,对推行种植一事,可有见解?”

农作物种植,必然要占用百姓的土地,可百姓手中的土地都在户部的账册上。

种一亩,便要缴一亩的农税。

要让百姓种植红薯这种新作物,少不得要牵扯到农税上。

“皇上,老臣还有一事不明,可否劳烦柳大人解答一二?”

李对舟是个很严谨的人,对于各项赋税制度也是了然于胸。

“可。”

永平帝点头,示意他有问题便问。

柳致远也随着永平帝的声音,出列站到了朝臣早就自发分两列站开的地方,等着李圣舟提问。

“柳大人,这红薯的亩产真有老夫刚刚看到的六千五百斤吗?

这样的亩产是只有籍田才有,还是百姓家中的土地也能种出来,如若是肥力普通的土地,那最低亩产能有多少斤?”

李圣舟问的犀利,百官们听后也鸦雀无声,都在等着柳致远的回答。

“李大人,今日刚刚当着众位朝臣挖的这一亩红薯,的确是各位看到的六千五百斤。

本官前日挖的那一亩用做来年育种的红薯,亩产就不如今日这一亩高,原因是做种和用做吃食的养护方法有所差别。

众所周知,粮食的产量与土地肥力有直接联系,甚至与老天爷是否降雨下雪都有关系,所以这般高产让下官保证百姓都能做到,下官并不敢打包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