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594)
已经移步到了枢密院办公房的,绝望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放弃了形象。
他们一屁股坐在了办公房外的台阶上,面面相觑。
“现在如何是好?”
这话是吏部尚书,就是张慎之的上峰,卫尚书问的。
“自然是要去聊城,捉拿.......”连兵部尚书一下子都不知道该说到底捉拿谁了。
捉拿太皇太后?!
.......像话吗?
捉拿康王?可康王.......他只是回了自己的封地,捉拿他,用什么理由?
有了!!
程奇突然站起身道:“捉拿康王世子,他无召出都城,有违国法。”
“也对~~~”伊相点头,“不过禁军无诏不能出兵,那捉拿康王世子的事........要不然就交给都指挥使司吧?”
老臣们纷纷点头。
程奇说就让安山卫的指挥使,负责去抓人。
安山卫所,负责的是聊州的稳定,所以去聊城抓康王世子,倒也不算僭越。
伊相此时也点了头。
因为他并不知道,安山卫的指挥使,是程奇的二女婿。
一般人只知道,程奇有个儿子在户部。
正当众人以为这事儿目前就只能这么处理之时,已经长远没说话的孟相突然开口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康王世子,是咱们想抓就抓的吗?
既然皇上和太皇太后现在都在聊城,那就有两种情况。
其一,太皇太后和皇上,是自愿去的聊城,那咱们到时候把聊城围了,是不是算要弑君?
其二,太皇太后和皇上,是被康王世子绑去的,那咱们把聊城为了,世子会不会撕票?
我现在就一个问题,你们急着去抓康王世子,为的到底是什么?”
“自然是........救皇上。”程奇一下子觉得,他自己说的话,自己都不怎么敢相信。
孟相没有答话,只轻呵了一声。
众大臣也开始争论,现在这个情况,到底该怎么做才最妥当。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提议,“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办。依我看,不如由两位相爷出面,去聊城会会康王世子,试探试探他是否有谋反之意?”
“皇上都被他带走了,这谋反之意,还用问吗?!”说话的,是吏部卫尚书。
他这人,其实谁都不站。
他只站,钱。
目前来看,三位王爷之中,齐王还是财力最为雄厚的一个。
且齐王这人,看着非常精明,实则很容易被情绪控制行动。
这样的人,就很容易被人看透。
所以相比起向来不露声色的宁王,和惯会装疯卖傻的康王,卫尚书其实更希望齐王成为下一任皇帝。
他现在就准备站一站齐王。
所以卫尚书想坐实康王世子的谋反之名。
可孟相却又不同意了,“前面你们不是还说,皇上是太皇太后带走的吗?!康王世子说不定也只是听了太皇太后的。”
“孟相,”程奇突然发难,“你为何如此维护康王世子啊?难不成........康王世子干的事儿,你早就知道了?”
面对污蔑,在官场浸淫这么多年的孟相自然不会紧张。
他‘呵呵’一笑道:“那程尚书,你拼命要坐实康王世子谋反的罪名,是想替齐王扫除障碍吗?
对了,之前御史台收了好几本折子,说是齐王在齐州境内私开铁矿,这事儿,有人去查了吗?查的怎么样了?
康王世子的事儿且不论,我就想问问,私开铁矿,是不是该当谋反之罪论处?!”
“孟相慎言!!!”程奇急了,“莫要在此时说这些没有凭证的风言风语,我们现在说的是康王谋反之事!”
“哈!”孟相朝程奇啐了一口,:“我就说嘛,为什么你死咬着康王世子不放,原来真的是想把罪名按在康王头上,为齐王殿下扫清障碍啊?
老实跟你说吧,我对任何王爷继位,都没想法,我也不站任何人。
我只想让皇上和太皇太后,平安回都城,仅此而已。”
“你!”
程奇才要说话,便被打断了。
“行了行了,”伊相揉着太阳穴,站到了剑拔弩张的两人中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吵什么吵!
既然之前有人提议让我和孟相去趟聊城,那咱们俩就走一趟吧!有什么事儿,等我们从聊城回来再说。”
孟相是不是支持康王,伊相并不知道。
但是他也看出来了,孟相绝对不会是支持齐王的。
那他们俩,就有了共同点。
既然这样.......一起去一趟聊城,就去一趟呗,反正也不远。
可程奇却不乐意了。
他说自己可以不去聊城,但是只去两位相爷肯定不行。
最后还是卫尚书主动请缨,说跟两位相爷一起去。
另外,安山卫的守军,可以先派一部分去聊城外。
至于要不要行动,怎么行动,就等两位相爷和尚书大人,去试试深浅再说。
身心俱疲的众位大臣,都说这么办最为妥当。
程奇自然也不好再反驳什么。
于是被委以重任的三位大臣,各自回家简单收拾了点行李,准备即刻出发。
可在孟相出发之前,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神秘访客。
孟相在听说那位访客姓季之后,立刻就见了他。
来者,自然不是季崇宁。
而是太皇太后身边最得力的暗卫。
因为深得太皇太后喜欢,所以被赐了季姓,跟太皇太后一个姓。
暗卫见到孟相,也没说多余的话,只掏出了身上的一对玉佩。
孟相面上冷静,心中却已掀起巨浪。
这么看来,果然是太皇太后,劫持了皇上,想要把康王扶上皇位吗?